邢千超,王胜林,仇恒志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图1 颈髓IS(箭示病灶) A.矢状位MR T1WI; B.矢状位MR T2WI; C.矢状位增强MR T1WI; D.病理图(HE×200)
患者女,61岁,无明显诱因四肢无力1.5年,以右侧肢体为重,伴麻木感,加重2个月。查体:双侧小腿肿胀;右侧肢体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2级;左侧肢体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左上肢远端、右上肢、双下肢痛觉减退,右侧为著;双侧巴宾斯基征、右侧霍夫曼征(+)。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椎MRI示C3~4水平椎管内稍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T2WI信号欠均匀,周围脊髓水肿增粗(图1A、1B),增强后肿块均匀强化(图1C);考虑髓内病变(星形细胞瘤可能性大)。行C3~4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中见髓内灰红色肿物,质地硬、韧、血运丰富,脊髓受压变薄呈纸样。病理:光镜下肿瘤由Antoni A区和Antoni B区组成,以Antoni A区为主,见大量梭形瘤细胞呈栅栏样排列;Antoni B区瘤细胞少,胞浆突起彼此连接成网状(图1D)。病理诊断:(颈髓)髓内神经鞘瘤(intramedullary schwannoma, IS)。
讨论神经鞘瘤椎管内是常见良性肿瘤,多见于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外。髓内神经鞘瘤罕见,推测其来源如下:①胚胎发育时期的异位施旺细胞;②髓内异位迷走神经纤维的施旺细胞;③脊髓内血管周围神经丛的施旺细胞;④脊神经后根的施旺细胞;⑤脊髓创伤或慢性损伤导致施旺细胞增殖;⑥中胚层软膜细胞转化或间质细胞分化的施旺细胞。IS生长缓慢,多发生于颈段脊髓,临床表现与病灶大小及起源部位关系密切,大多包括受累脊髓节段平面以下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IS影像学表现多同时具有髓内肿瘤和髓外神经鞘瘤特征,体积较小(小于3个椎体节段),边界清楚,偏心性生长,MRI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病灶内可见囊变,少见出血,可伴周围脊髓水肿或空洞;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IS需与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等其他髓内肿瘤相鉴别。室管膜瘤好发于脊髓圆锥,呈中心性生长,MRI呈等T1长T2信号为主,T2WI可见其上下极低信号“帽征”,增强后多均匀强化。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儿童,为偏心性、浸润性生长较大肿块,边界不清,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增强后多不均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