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飞,李 红,刘晓华
(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就诊于我院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并行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的患者50例,年龄19~40岁,平均(29.22±6.74)岁,流产史0~6次,平均(2.1±1.1)次,患者平均孕周(19.73±3.164)。本研究术前均获得患者知情同 意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超声提示宫颈长度<25 mm,宫颈内口扩张呈“Y”、“V”或“U” 型;②既往流产或早产病史。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妊娠期各种并发症;②宫口已开,胎膜已破,宫内感染者: 体温≥37.3℃;心率≥100 /min;子宫有压痛;WBC≥15×109/L;③胎儿较严重的缺陷。
完成麻醉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导尿管排空患者膀胱内的尿液,阴道消毒。阴道拉充分暴露钩患者宫颈/穹隆部位得,环形缝合打结,检查缝合点无渗血,同时做好术后治疗和护理工作。
①患者流产次数;②宫颈管长度;③进行环扎术的周数④延长孕周的周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流产次数及宫颈管长度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s)
分组 例数 流产次数(次) 宫颈管长度(mm) 环扎周数(周) 延长周数(周)成功组 41 1.51±1.048 21.92±2.548 19.67±2.784 8.43±4.43失败组 9 2.64±1.804 9.36±4.249 20.34±3.519 4.78±3.23 P P<0.05 P<0.05 P>0.05 P<0.05
两组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甲减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影响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n(%)]
相关研究已证实宫颈环扎术可有效提高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妊娠活产率。宫颈环扎术可协同宫颈内口承担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带来的负荷。宫颈机能不全病因虽未明确,但相关研究明确多次流产史尤其是妊娠期中晚期流产史为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之一,有以上病史并在超声检测下宫颈管长度<25 mm的患者具有行宫颈环扎术的指征。本研究发现在进行治疗性宫颈环扎术的患者中,成功组与失败组分别在宫颈管长度、流产次数存在明显差异,甲状腺功能低下也是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之一。
通过本研究,针对有多次流产史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流产史的患者,建议患者应于妊娠12周后定期产科检查,尤其关注宫颈管长度及宫颈内口的宽度。尽早发现宫颈管长度的异常,可有效延长孕周,提高临床妊娠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