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6-01 11:15张艳秋
科学大众 2020年3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张艳秋

摘   要:“文学概论”课程作为高校中文系的基础课程,一直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尴尬情况,且教学过程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文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师范院校;文学概论;教学改革

“文学概论”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和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目的是向初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介绍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文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作家、作品、世界和读者的四要素是如何息息相关、相互作用并形成有机整体的。它所着眼的不是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而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也就是说,“文学概论”不是单纯地就理论探讨理论,而是要教会人们分析、了解具体作品的方式方法,这一点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尤为重要。高师院校的中文系学生未来毕业后大多要走向基础教育的讲台,对于中学语文老师来说,单纯地向学生灌输文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时候也不能实现教学要求和目的。面对学习基础不一的中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自然是基础,但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基础知识“不着痕迹地”融入对类型、风格、形态不一的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样式、结构、层次、叙事和抒情技巧等,进而具备较强的分析作品的能力。但尤其重要的这一点,对目前的高师院校来说却往往是极缺乏的。

1    “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课程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足。所有“文学概论”课程的相关教材,包括文学理论的经典教材—童庆炳等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都首先强调这是一门关于文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要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虽然教材中也都有相应的方法论指导,也有关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分析,但教师却往往只看到“理论”两个字,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满堂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认识不足,虽然知道空谈理论是很教条的,但大多数教师还是在一开始就将这门课定位为理论课程,对其实践性品格认识不足,因而理论知识的讲授自然就被定义为课程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也明白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述枯燥的基础理论是不明智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却无法将理论化、概念化、抽象化的内容以一种易于接受、便于利用的方式讲述出来,因而只能墨守成规,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文学概论”虽是讲述文学基础理论的课程,但这种理论却是从长久以来在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且最后终将运用到对新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实践中,因而其实践性是毋庸置疑的。

学生课堂积极性差。单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必然会带来课堂气氛的沉闷和“接受无能”。学生初次接触“文学概论”课程,本就需要一个缓冲和慢慢接受的时间,课程从头到尾都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述为主,理解这些抽象事物需要时间,就更少有人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学生能保证不迟到早退、不无故旷课,已经是对这门课很大的“尊重”了。在“文学概论”的课堂中,经常看到的景象是,教师很卖力地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层层剥茧地讲述理论知识,下面是鸦雀无声、死气沉沉的课堂,老师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更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以至于推荐书目不愿去读、课下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学生所追求的只是在学期末的时候,央求任课老师讲一下重点,以便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分。

课程考核方式僵化。课程考核既是对一学期以来教师教学成果的验收,也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验。长期以来,“文学概论”课程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因而在考题设置和试卷构成方面,长期沿用相近的考核模式。一般来说,试卷会由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几个题型构成,不难看出,前4个题型都是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而大多数学生为了考试顺利通过,也都会“积极准备”。笔者曾经看到过一本学生专门整理出来的“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册”,上面按照前4种题型,密密麻麻整理出了整本教材有可能考到的“知识点”,并将这些内容背了下来。在大多数老师眼中,这类学生可说是认真听课、积极备考的好学生的典范。但考试结束后又有几个同学会记得什么是“期待视野”、什么是“话语蕴藉”,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不能说明老师教得好,更不能说明学生学得好。有人说课程考核不只有期末考试一张试卷,还有平时成绩。上文已经论述过,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少、课堂气氛差。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平时成绩除了考勤,就只剩下学生应付了事的课后作业,华而不实。很多学生的读后感甚至都有固定的模式:第一段简要介绍这部作品和作者,第二段挑选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角色或者故事情节进行适当分析,第三段稍发感慨作结。一篇中规中矩的读后感就这样完成了,从中很难看到学生自己的理解和真实的感受,但作为课后作业却无可厚非。所以,期末考试的僵化模式和平时考核的应付了事,造成“文学概论”课程考核“隔靴搔痒”的尴尬局面。

课程设置不合理。一方面是课时设置的不合理。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各类公共课、选修课不断开设,压缩了专业课的课时;而“文学概论”课程本身内容丰富、章节繁多,在保证理论课程完整讲述的同时,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还要辅之以相应的实践环节,没有充分的课时量是难以实现的。在目前的课时量下,教师要想在一个学期48个课时内将整门课程有质量地讲述完毕,就要有所取舍:重点章节要详细讲述,有些章节就只能一带而过;或者将整门课所有章节讲述完毕,那学生就会“囫囵吞枣”“消化不良”。另一方面是开课时间设置不合理。“文学概论”课程大多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课,而此时学生的文学基础素养准备并不充分。“文学概论”虽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理论知识的得出和理解,要依赖具体的作家作品。抽象知识的讲述,需要辅之以具体的作品去解析,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比如讲到文学典型,教师一般会以阿Q、林黛玉、葛朗臺等文学形象进行辅助讲解,以具体的形象去活化抽象的概念。但大一、大二的学生,虽已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却往往并没有接触外国文学的课程,外国文学史的知识空缺,就会造成理解上的空白。文学理论教材中多处提到外国文学中的作家和作品,在理论分析上也会运用到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也是一、二年级学生的短板。

2    “文学概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的放矢。中国高校的“文学概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建设和发展的基石,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论联系实际是其基本思想之一。“文学概论”课程的实践要求大致有两点:一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批评的水平,二是有效地指导学生日后的文学创作实践。这两点对于高师院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可以使他们在掌握文学鉴赏、批评、创作的方法之后,将其有效地传达给未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为了实现这种实践要求,任课教师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讲授习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偏重,做到理论和实践兼顾。大多数高校本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该教材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西理论兼容,内容精深,而且随着文学理论实际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修订,是本门课程的首选教材。但鉴于教材内容本身的设置和课时压缩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偏重本质论、创作论和活动论,对于作品论、鉴赏论重视不够。教师在日后的讲述中,可对这两部分加以重视,辅之以大量的作品分析,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在作品分析方面,理论的讲述要在大量理解作品的基础之上才能收获好的效果。高师院校的教师在选择可供举例的文学作品时,要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此外,也要关注网络文学、通俗文学等新型的、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文学样态,激发课堂活力。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这里所说的“传统”,不是指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教师的老式课堂,而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渐渐兴起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新式课堂,这种新式课堂并不完全适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稍加改变。自然,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而且也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1世纪是读图的时代,语言、思想、理性的声音变得微弱,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图片、形象和感性的影响。在课堂上,只靠教师个人语言的讲述和黑板上苍白的文字已经不能吸引当代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把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因素集中在一起,向学生提供不只有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是单纯的语言讲述难以企及的。但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却也绝非长久之计。自从多媒体引入课堂,很多年轻教师最在意的是课件做得漂不漂亮,只要课件做好了,上课可以不带教材,照着PPT读就好了。于是“做课件”成了评判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高校甚至多次花重金专门聘请专家做相关培训。自然,跟上时代要求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但一味地崇尚课件的精美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的重要性,是舍本逐末的。此外,将教学内容全部搬到课件中,教师就很少在黑板板书;但幻灯片的内容有限,这一页讲完就要换下一页,课件转换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学生的接受速度,一节课下来至少有几十页课件,学生如果每一页都是一带而过,那么课堂质量可想而知。因此,适当地让板书回归课堂,让学生在停留较久的板书中多加思考,不单纯依赖多媒体课件,于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每所高校“文学概论”课程的考核,大致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终结性考核也就是俗称的期末考试,关于本门课程传统的期末考核,上文也有所论及。但关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师应该明白,学生通过本门课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形成的思维方式要远远重要于名词解释。因此,期末考试的试卷要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重,减少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题型的比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活生生的文学现象,而不是去死记硬背不久之后就会忘记的内容。针对形成性考核,即平时考核,要形成有系统的设计,而不是随便让学生写篇读后感了事。可以将每个班级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学期有3~4次不同形式的作业安排,重过程而非结果。

完善课程安排。“文学概论”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厚重,而现有课时量一再压缩,教师要想完整地上完这门课,只能草草收场。因此,要适当增加课时,让教师在完整讲述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给学生留有消化吸收并学以致用的时间。此外,还要酌情调整“文学概论”课的开课时间。目前“文学概论”课程的开课时间大多集中在大一、大二,而此时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知识结构不完整,且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很多文学作品他们并不熟悉,这就会增加讲解的难度。因此,可以考虑在大三时再开设这门课,让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完善知识结构,具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增加阅读量。有这些做铺垫,文学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于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理解都会容易得多。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文学概论”在各高校中文系的地位都是无可撼动的。但是,一方面文学理论自身的发展是一个变动不拘的过程,另一方面,时代的变化也要求“文学概论”课程本身做出积极应对,而不是一味抱残守缺。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趙慧平.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泽庆.视觉文化背景中的文学概论多媒体教学[J].山西师大学报,2009(4):4-5.

[4]张利群.论高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论”教改教研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17(6):15.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协同提质”,为师范教育发展注入“核动力”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关于选大学的相关误区解读:“就读师范院校只能当老师”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