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ET-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2020-06-01 10:12周娟龚正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头颈部敏感度淋巴结

周娟 龚正鹏

【摘要】 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28例头颈部肿瘤治疗后无法确诊复发或转移患者, 分别进行CT检查及PET-CT检查,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 确诊复发或转移20例。CT检查确诊复发或转移19例, 无复发或转移9例。诊断特异度为37.5%(3/8), 敏感度为70.0%(14/20)。PET-CT检查确诊复发或转移23例, 无复发或转移5例。诊断特异度为50.0%(4/8), 敏感度为95.0%(19/20)。CT检查与ET-CT检查的特异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 P=0.614>0.05);PET-CT检查的敏感度高于CT检查,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7<0.05)。結论 PET-CT检查相比较常规CT检查而言, 更能够在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和转移中起到诊断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转移;复发;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16

头颈部肿瘤可包含耳鼻喉肿瘤、颈部肿瘤及口腔颌面肿瘤。临床研究资料表示, 通常肿瘤处在较深位置并且具备着较为复杂的解剖结构, 因此很难在其治疗之后, 对肿瘤是否存在转移或是复发的情况进行判断, 导致了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受到干扰[1]。本研究则是对PET-CT在头颈部肿瘤治疗后的复发、转移中起到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28例头颈部肿瘤治疗后无法确诊复发或转移患者, 其中男18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52.36±1.89)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晓,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此完全知晓并批准研究。

1. 2 方法 28例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及PET-CT检查, 具体如下。

1. 2. 1 CT检查 患者体位采用仰卧位, 行定位片扫描对扫描范围进行确定后, 对患者实行横断面扫描, 扫描基线选用听眦线, 扫描厚度设置为10 mm, 行连续性扫描。

1. 2. 2 PET-CT检查 运用PET-CT(型号GEMINI-TOF64, Philips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检测, 所有患者在检查需保障其空腹>6 h, 并将患者空腹血糖调至常规范围内后, 对其静脉实行18F-FDG(日本住友HM-10型回旋加速器和F300E模块合成生产)注射, 注射显像剂后嘱咐患者饮水600~1000 ml, 让其在安静且避光的环境下静息55 min左右, 期间可随时排尿, 且在其临检查时嘱患者排空膀胱, 再饮水约500 ml后, 对其实行扫描, 扫描范围为其颅顶至股骨中上段。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 确诊复发或转移20例。CT检查确诊复发或转移19例, 无复发或转移9例, 诊断特异度为37.5%(3/8), 敏感度为70.0%(14/20)。PET-CT检查确诊复发或转移23例, 无复发或转移5例, 诊断特异度为50.0%(4/8), 敏感度为95.0%(19/20)。CT检查与ET-CT检查的特异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 P=0.614>0.05);PET-CT检查的敏感度高于CT检查,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7<0.05)。见表1, 表2。

3 讨论

头颈部肿瘤可包括三大部分, 即颈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现今临床较为常见的颈部肿瘤主要为甲状腺肿瘤;而口腔颌面部肿瘤中则以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等)较为多见;耳鼻喉科肿瘤则以副鼻窦癌、喉癌多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 该病的出现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 通常情况下, 除了甲状腺肿瘤之外, 一般以男性患者数量居多。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主要是由于该病的致病因素存在不同, 且患者的所在生活环境也可影响该病的出现。在晚期颈部转移性癌的诊断过程中, 绝大多数是依靠对患者其他部位的肿瘤史进行询问, 并通过MR、CT检查等来作出明确诊断, 而为了对颈部转移性癌、颈动脉关系有良好的观察, 则可借助B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方式来进行, 对于晚期颈部转移性癌, 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来进行干预治疗, 且同时予以患者放化疗辅助治疗。

头颈部肿瘤由于其所在位置相对较深, 且加上结构复杂, 因此导致了临床在对其进行治疗后, 很难对其的转移和复发进行判断。相关临床研究资料显示, 头颈部肿瘤无论是采用化疗方式还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出现变性坏死或是组织纤维化的状况, 继而对其解剖结构造成影响, 使其结构的正常排序出现紊乱状况。且在经过放疗之后, 肿瘤的形态学变化短于其代谢水平, 且在早期时, 由于肿瘤体积的缩小会被水肿所掩盖, 从而会导致相关检测技术如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很难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起到诊断效果[2]。

随着当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PET和CT两种顶尖技术的融合, 实现了对病灶形态、结构的精确定位以及功能代谢信息的掌握, 具有优势互补的效果。且就当下而言, PET-CT在临床的运用相对来说较为广泛, 其中诸如多发性骨髓瘤、胆管癌、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中, 该技术均有着较高的运用价值。且目前在诸多研究资料中表示, PET-CT技术的运用, 能够让头颈部肿瘤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状况得到精确诊断。

研究资料表明, 当头颈部肿瘤出现转移状况时, 其主要以局部淋巴结作为首要转移部位, 随后则可能对肝脏、纵隔淋巴结、肺行远处转移, 此外, 该肿瘤也有可能出现骨转移状况。而由于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显著高于瘢痕组织、正常组织对葡糖糖的利用率, 因此成为了PET-CT检查显像的基础,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在肿瘤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和转移情况中的诊断效果。PET-CT的诊断转移重要价值, 主要是能够对无特征性形态学变化病灶起到发现作用, 包括早期骨转移、转移性淋巴结、肝内囊性转移等诸多病症。

通常情况下头颈部肿瘤的最先转移对象为局部淋巴结, 远处则以肺、肝或是骨等部位进行转移, 而研究资料提出, PEC-CT检查则能够有效对无形态学特征变化的病灶起到发现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 将PEC-CT检查技术运用于胃肠道肿瘤检查时, 其配套显像剂会聚集在代谢呈旺盛状态的组织中, 从而在早期肿瘤的大小、转移发生情况、部位等内容的观察中起到充分的运用效果, 使其能够被准确发现[3]。因此,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在对头颈部肿瘤是否出现转移的诊断中运用PEC-CT检查技术, 其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高于MRI和一般的CT检查, 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临床研究资料表明, 通过和CT检查相比较, 在头颈部肿瘤治疗后是否有转移、复发状况中时, PET-CT技术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明显更高, 但需注意的是, 虽然PET-CT对于病灶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 但也并未达到100%。故有资料提出, 在对头颈部肿瘤术后、化疗后是否存在复发状况的诊断过程中, 如并无氟代脱氧葡萄糖浓聚状况在原肿瘤部位出现时, 即便是有着局部异常形态变化的出现, 也可认为并未出现肿瘤复发、残余现象[4]。但若是局部有可疑病灶的出现, 且患者同时有着氟代脱氧葡萄糖浓聚状况时, 不能随意诊断为肿瘤复发状况, 应当在对相关检查、治疗手段、治疗后间隔时长等综合性因素的整体结合考虑下, 对手术、放疗后出现急性炎症的可能性做出排除。即在对淋巴结、远处转移实行诊断过程时, 要充分结合CT以及PET的表现内容、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实行综合性考虑。PET-CT在头颈部肿瘤的主要运用优势在于, 其能够在治疗后的肿瘤复发、瘢痕以及远处脏器、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中, 有效提高整体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敏感度。此外需注意的是, PEC-CT检查相比较其他检查方式而言, 其属于相对昂贵的检查手段, 故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运用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条件来进行相关介绍;而在实行PEC-CT诊断前, 应当对临床资料(即治疗手段的选择)、相关形态学检查结果(即CT检查结果、MRI检查结果)有充足、详细的了解, 从而才能确保最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5]。此外, 针对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化疗治疗患者而言, 对其实行PEC-CT检查的时间, 应当间隔>6周。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运用不同诊断方式来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进行诊断, 发现, CT检查与ET-CT检查的特异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 P=0.614>0.05);PET-CT检查的敏感度高于CT检查,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 P=0.037<0.05)。说明在对头颈部肿瘤治疗过后的肿瘤复发和转移诊断中, PEC-CT检查技术具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能够让治疗医师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或是转移情况有更为良好的掌握, 有利于帮助患者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改善预后效果, 故其临床运用价值相对较高, 这同相关研究资料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临床在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后, 判断其肿瘤复发情况和转移情况时, 通过PEC-CT的运用, 能够确保整体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同时该检查方式也促进了诊断率的显著提升, 运用价值相对较高, 故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以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兰兰, 郝珊瑚, 张国旭, 等. PET/CT显像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肿瘤医学, 2019, 27(4):124-127.

[2] 李晓莹, 孙常领, 杜晓东. 18F-FDG PET/CT诊断cN0头颈部肿瘤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 32(9):700-704.

[3] 叶静, 肖景兴, 梁伟娟, 等. 18F-FDG PET/CT显像对妇科恶性肿瘤远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3):53-54.

[4] 蒲竞, 陈晓红, 王慧春, 等. 血清CEA、CA19-9及PET-CT SUV值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 39(8):1-4.

[5] 羅丽, 沈群, 刘峰, 等. FDG PET-CT对复发鼻咽癌疗效及预后评价研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7, 26(4):384-389.

[收稿日期:2020-01-16]

猜你喜欢
头颈部敏感度淋巴结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颈部淋巴结肿大啥原因局部炎症、结核、肿瘤等都可能引起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影像表现
经皮胃造瘘在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