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平
摘 要:针对“送教下乡”中组织、 教法、学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以小见大,提出解决策略。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通过对生情学情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交流暖场,翻转课堂,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和灵活机动的教法学法,激发学生潜在的“内驱力”, 以不变应万变,克服“借班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剑走偏锋”现象。
关键词:送教下乡;教学组织;教学教法;学情学法
将教育理念辐射结对帮扶农村学校,促乡村师生成长,日前,笔者参加了一次 “名师工作室”的送教下乡活动,这次交流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课堂展示;第二部分,交流讨论;第三部分,导师点评。反观活动,颇有思量,针对课堂展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仅作引玉之砖。
一、存在问题:“拖沓冗长”——组织混乱超时
未成曲调先有情,“送教下乡”一定是异校借班上课,陌生的班级、学生和教学习惯等隐性因素,往往會导致课堂混乱超时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都缘于准备不足所致,因此,应瞄准“生本”,做到“一看二解三思考”,即:看“场地器材”,解“生情学情”,思如何 “交流暖场”(表1)。
从场地、学情及如何暖场上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这样才能分配好课堂40分钟的时间,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教和学,有效避免“拖沓冗长”,混乱超时的现象。
二、存在问题:“愁云惨雾”——教法活力不足
关注“借”点。“借班上课”蕴含许多不确定的教与学的因素,在教法的选择上就不能忽略借班上课“借”的特点,否则会因“基调不符” 导致索然无味,因此,要关注“一挖二究三有效”, 即:挖掘“教材资源”, 探究“教学方法”, 有效“组织教学”(表2) 。
教无定法,要改变班级只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的现象,结合教学内容与班级学生的特点,正确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让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使之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让教法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
三、存在问题:“夏炉冬扇” —— 学法毫无生气
因为是借班上课,因此,执教教师就不能按日常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学氛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一分二异三梯次”,即:目标分层,方法异步,练习梯次(表3)。
科学的教法不仅是一种示范,更应该包含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执教教师要从目标、方法、练习上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学习,避免“夏炉冬扇”,即: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学法毫无生气的现象,将层次性、统一性、个体性和发展性等多个特征相统一,促进行为方式和认知策略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