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红
【摘要】文章从陶行知思想的角度,通过教育案例“用爱心温暖贫困学生”“ 用信心鼓励自卑学生” “用耐心宽容问题学生” 诠释了作者的教育格言——用爱与宽容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爱心;宽容;信心;耐心
“用爱与宽容塑造学生健康善良的人格”是我的教育格言。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不会错。”爱是一种力量,宽容是一种气度。当一个好老师,不但要有爱与宽容的情感,还要有爱与宽容的艺术,尤其是班主任。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没有“爱的情感和宽容的气度”,就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
陶行知先生说:“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健康的人格,犹如一盏明灯,由内而外,散发出洁净的光芒,让我们独具魅力、光彩照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善良、乐观、自信,心态端正,笑容温暖,对待他人宽容友爱,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学习主动,做事认真,有责任感,对生活充满希望和进取心。健康的人格,会带给每一个人钻石般闪亮的人生。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下面我结合一些教育案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用爱心温暖贫困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所有的技巧都抵不过爱学生,这是教育的关键,其余都是次要的。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尤其是生活困难的学生。
2004年下半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并且是直接带高三,我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学生身上。当时我班里的刘同学,经常在吃饭时间还在教室里磨蹭,有时只是啃一些方便面或冷馒头,身上的衣服寒酸又单薄。作为班主任,我看到后马上向他了解情況,得知他的父亲糖尿病晚期并伴有多种并发症,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就在家服侍病人,家中只有几亩薄田,没有任何其他收入。很多时候他甚至连最简单的饭菜也吃不起,但上级和学校当时的补助对象是父母去世的学生或其他特殊条件的学生,他不在资助的行列。多次向校长反映,我为他争取到了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当时我自己的女儿还小,就经常给他带一些女儿吃的牛奶、饼干之类的零食,有时偶尔做一两个菜为他送去,寒冷的冬天,也为他送去崭新的棉衣。后来这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2005年我带新高一,班上的严同学,父亲生病去世,母亲帮人打短工,家里经济非常拮据。过冬时他没有任何一件棉衣,每天在跟寒冷做斗争。后来政教处在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时我竭力向他们反映了这个学生的困难,政教处经过多方打听摸底,在学校发现了类似的学生有十来个,专门派人带他们出去帮他们每人购买了一件羽绒服,解决了他们的寒冷。
我把班主任工作定位为一个母亲的职责,一直以来,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父母在外打工的或做生意的较多,留守学生占班级很大一部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 我就经常找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生病了就带他们去医院。我经常跟家长讲,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非常注意方式方法,和风细雨多于疾风暴雨,让离开父母的孩子在老师那里找到信任与温暖。
二、用信心鼓励自卑学生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想,正因为学生有困惑,他们才要来求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渴求和珍惜老师的关爱,很希望有人理解他们心中的困惑与迷惘,希望有人帮助他们,给他们指点迷津。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不经意的鼓励,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都可以转变一个学生,这是我的经验。
有一天晚上,班上一个内向自卑的女孩子找我倾诉内心的苦闷,说班上有几个同学针对她,讽刺她,她实在苦闷极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认真倾听,然后问她,需要老师做什么,她说不出所以然。我说,老师给你一个建议吧,你要自信一些,别怕人家。下次人家怎么对你,你也怎么对人家,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不要任人欺负,试着爆发一次。她听了后说试试,然后笑着跟我告别说一下子轻松了。不过凭她的性格,估计要做到这些很难。
第二天下午的班会课,我正纠结要不要讲一下这个问题。我怕我一讲,会控制不住要批评那些同学,结果适得其反,对她造成更大的困扰。正好学校的值周讲话讲到“以诚待人,以礼待人”这个话题,我灵机一动,就从这个话题接下去。
我说,你们每个人做到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了吗?你们女孩子之间关系很微妙,常常为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弄得大家都不开心。性格开朗的,过两天就好了,性格内向的,就一直闷在心里,甚至影响了学习。有些同学拉帮结派孤立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捕风捉影说三道四,有些同学不分场合讽刺挖苦别人,有些同学甚至幼稚到把别人的试卷损毁一下,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不知道自己那些有意无意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讲到这里,有几个学生低下了头。
我说,每个同学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以上行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是由各种性格的人构成的,你不可能要求别人和你一样,或者你想要人怎样就怎样,集体场所也不可能像家里一样随心所欲,所以每个同学要学会接纳每个性格不同的同学,要心胸宽广,宽容善待他人。同学之间有了误会要及时沟通,谁先低头不是懦弱反而体现一种风度。同学们的学习本来就已经很辛苦了,还要被同学间不和谐的小事影响心情,是不是很傻?再说了,同学一场,缘分不浅,希望大家多为将来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我又结合读到的文章《他也可以是我》教育学生学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又掏心掏肺地讲了高中时自己做过的到现在内心深处依然愧疚的往事,也讲到了生活中沟通消除误会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说,今天的班会课老师希望能够让你们学会宽容,学会沟通,能够让你们终身受用。
下课时,我看到几个女孩子在擦眼泪。我想,如果我的真诚能够打动孩子们的话,有时撕开伤口也是值得的,这就是以心换心吧。
三、用耐心宽容问题学生
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当一个好老师,要有一种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不折不扣的信念,要把问题生的教育和优秀生的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再差的学生我都要把他教好”,这是我的信念。当然这里所说的“差”不是学习成绩的差,而是指品行顽劣,有种种不好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任何学生的教育不要希望立竿见影,也不要希望终生免疫。特别是那些身上有种种问题的学生,当他一次次犯错误的时候,你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高二分班时,来了一个上届休学下来的学生,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是幾乎犯了中学生能犯的所有错误,已经到了留校察看的程度,实在待不下去了所以才休学一年准备改过自新。当时是学校一个同事把他带来的,说我可以“驯服”他。见面时,他表示了自己的悔改之意,并且承诺一定会好好学习不再犯错。但是过了不久,就把真面目暴露无遗,一次次挑战我的耐心。
我通过和他母亲沟通,了解到了他复杂的家庭环境,原来他自小遭遇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情况,家人以一种愧疚、宠爱的心态抚养他,才造成了他狂妄自大、为所欲为的性格。了解到这些后,我首先对他产生了一种同情,然后自然就对他多了一些宽容。但我知道,宽容不能等于纵容。我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机,因势利导,耐心疏导,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他表现,让他体验成功的感觉,作业认真表扬、积极回答问题表扬、考试成绩进步表扬等等,以这些闪光点为契机,耐心正确引导他。他也经常犯一些小毛病,如作业没做完就悄悄地去操场玩篮球,和同学为一些小事打架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不是指责,而是积极地去跟他交流,了解其中的原因,再下结论,该批评就批评。事情过去后,我让他冷静思考,把当时事情的全过程再回忆一遍,自己找到出错的缘由,让他正确认识问题,直面问题,然后逐渐改正。在一次次的反复中,他逐渐变得懂事,变得谦虚,变得和同学易处了,尤其是经过努力,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几名,甚至考过年级第一。这让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他的家人看到了他的变化。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我们可以试着耐心地去欣赏他们,用欣赏可以开启他们智慧的源泉,用欣赏可以“驯服”桀骜不驯的“野马”,可以让他成为一个拥有健康人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2]刘瑜.观念的水位[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