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明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技能的习得与运用,忽略了知识背后蕴含的能力生成点和德育渗透点,而这些往往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必须要精心选择素材、合理使用素材,并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生成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一次听课中,教师在讲授北京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四单元《充实演示内容》一课时,要求学生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和标注、添加文字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出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一个人过人行横道时被车撞倒了,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图片插入标注,并配上合适的文字。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从作品中选择了学生甲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同学从作品的完成情况、技术的使用、知识点的掌握等角度进行评价。表面上看,教师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然而却忽视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即时的生成,这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教师必须要提高对素材的认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技能层面的知识,还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只关注了共性的结果——学生在标注里是否添加了文字,这个知识技能是否掌握了,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作品的创新。除了知识技术层面外,教师还应关注哪些学生添加的内容与别人不一样,其添加的文字内容是什么,文字添加后与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等。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学才能超越单纯的技术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教师必须关注教学中的德育生成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性格和习惯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把握教育关键期,挖掘教学中的德育生成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案例中,有三个学生标注的文字很有代表性:同学甲写了两个字“哈哈”,同学乙写的是“你撞了我,你得赔我钱”,同学丙写的是“下次可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了”。从操作角度看,三位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所要求的知识与技术,能运用所学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所隐含的意思来看,三位学生所标注的文字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三种现象:“哈哈”两个字,反映出作为旁观者的一种心态,看笑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撞了我,你得赔我钱”,反映出“碰瓷儿者”的心态;“下次可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了”,则反映出学生能够从自我出发,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并警醒自己要遵规守纪。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总之,在信息技術教学中,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化作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教学中的生成点,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