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要:解决选人用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障选人用人科学化是当前党的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对于选人用人的科学化路径探索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很有必要。明确好干部标准,将发扬民主与完善机制相结合,从改变人情社会为着力点,在根本上清除贪腐问题的根源,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关键词:好干部标准 民主 科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249-02
选人用人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科学地应对。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特别是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偏差。首先一些地方选人用人的标准不科学或对标准认识不清,完全是由上级决定,将选人用人问题简单化、片面化,还存在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其次是少数领导干部不讲公心、不讲原则,没有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其他的诸如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封官许愿、说清拉关系、做铺垫等不正之风也时有发生,都需要我们客观分析,积极主动地应对和引导。
我们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选人用人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人民群众对选人用人问题的满意程度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差距,尤其是一些腐化现象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伤害,造成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感。现在对选人用人科学化的路径进行探索,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落实好干部标准
选拔人才必须先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根据标准才能选出人民需要的、岗位合适的、领导满意的人才和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20字标准,“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会议上反复阐述和完善好干部的标准,让选人用人的标准更加科学化。
坚持好干部标准是树立选人用人正确的导向的关键和前提。践行好干部标准就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权力、利益、地位、政绩等主观认识方面的教育,使其坚定立场,从主观认识出发,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好干部标准同样是实践指南,是实际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并且要贯穿始终。这就要求选出的人才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极强的原则性、生活作风正派、为官清正廉洁,工作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踏实做事,并且还要注意时刻密切联系群众。
好干部标准还是考核考察的标尺。干部工作是否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人才与岗位是否相适合,德行与情操是否合格,这些都可以用好干部标准来衡量和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2]只有深刻领会好干部标准,切实落实好干部标准,选出来的干部才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用这样具体而实际的标准去处理选人用人问题,才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才是真正着眼于选拔人民群众的公仆这一定位。
二、发扬高质量民主
选人用人的民主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在强调。加强党和党的干部的公信度,采用民主方式选人用人是一个重要且必需的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和全国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分别提到两个重要要求,就是“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民主不是装饰品”[3]。在选人用人问题上重提民主不是老生常谈,而是我们必须坚持且一直要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则和实践要求。只有切实推动民主向基层更广的范围、更深的领域延伸,才能让干部队伍永葆生机活力。
必须明确一点,制度是民主的载体。在健全选人用人制度、完善选人用人程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民主原则,将民主因素渗透到制度和程序的方方面面。发扬民主还必须保持选人用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让群众明白政策和标准,弄懂程序和方法,还要及时把选人用人的相关情况反馈给群众。这样才能使有品德有能力的人有机会进入选拔和考核,也使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内情”更清楚、更明白,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和表达,不让民主流于形式。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式和程序,用程序民主保证结果公正,提高民主测评的有效性和科学性[4]。
三、完善科学化机制
科学的制度是选人用人问题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制度不够严密,不够健全,不够科学,制度就会变成制约因素。因此,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对于解决选人用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于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是大有脾益的。
建立選人用人的科学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完善提名责任机制
关于干部提名问题,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并强调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初始提名权必须纳入民主程序,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对于初始提名的范围、方式及程序必须明确,过程必须公平公正。在初始提名的具体操作上,要多途径规范化,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初始提名责任主体追究制度,约束提名行为[5]。初始提名作为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完善选人用人提名责任追究机制。
完善民主推荐机制。民主推荐多元化、科学化发展,才能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目的。创新民主推荐方式,重视民主推荐人选,保证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我们要不断完善民主推荐机制,让其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民主推荐必须是由相关领域的专业性的推荐,而不是盲目、随意地推荐。
2.完善公正竞选机制
保障选人用人的民主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民主选举,通过民主选举体现民意,发扬民主精神,选出群众信任的好干部。选举过程要揭开封闭性神秘化的面纱,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来推举、竞争和选择。不断创新和发展选举机制,坚持原则,营造风清气正的局面,让应选者光明正大地竞争,选举主体客观公正地了解,选举程序有序健康地运行,选举结果皆大欢喜地信服。
3.完善监督问责机制
监督问责机制是与民主选举机制相配合的,会尽可能地对干部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要选好用好干部,当然也就必须管好干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要选好用好,更重要的是管好,加强监督问责机制建设是必然的选择。同时让权力公正地行使才能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监督问责机制的建立就是要督促领导干部明确责任环节和责任主体,强化问责处罚力度。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干部考核和评价也是选人用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和认知,那么就无法做到“人岗相适”,无法实现“人尽其才”,也就谈不上选人用人工作的成功。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建立个性化的后备干部资料库,改变考察资料格式化,克服“粗看谁都是,细察不知谁”的千人一面现象,让其真正成为选人用人的准确依据,成为能够客观反映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资料。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四、匡正人情化风气
就如之前所说,中国的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普遍的行为方式就是平时多积淀人情,多拉关系,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这样一种社会行为模式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已经产生了深刻的烙印般的影响。但是社会发展自有其规律,我们的行为模式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积极应变,才不会制约社会的发展。
治国如烹鲜,干部起着关键作用,就如汤里的调料,调料坏了汤还会鲜美吗?党和政府的形象要维护,但这种维护不是隐瞒而是以“刮骨疗伤”的莫大勇气清除毒瘤。事实终将被人民所掌握,一时的隐瞒终究不是解决之道,这也不符合党的宗旨和原则。对此必须严肃风纪,匡正人情社会附带的不良风气,从严治党、依法治国就是党和政府的态度。
人情社会的形成是一段漫长的的历史,转变之路也不会是眨眼之间,一帆风顺。在较长的时间里,选人用人上还会存在各种的问题。而我们能屹立于世界的一种优秀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因此,即使再困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积极、科学地作出改变。引导整个社会崇尚规则意识、制度意识、底线意识,在具体的社会行为上可以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提倡新风尚,树立新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处理的实践观。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和干部的经常性教育,人才和干部自身也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现阶段一些良好的风气正在形成,科学有序的制度规则不仅是对整体利益的保障,同时也保护着个人的合法利益。这样的观念和意识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对于制度的认同心和敬畏感正在建立。虽然仍时有漠视和践踏规则的现象出现,但总体上是向好的方向转变。随着这种观念的传播和正确导向的树立,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将逐步完善和践行,从最大范围和程度上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参考文献:
[1]选人用人从严大事记[N].光明日报,2017-03-0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3]习近平: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理论导报,2014(9):4.
[4]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4):110-116.
[5]中共江西九江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对规范选人用人初始提名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領导科学,2010(1):38-40.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