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强 王娟
摘 要 运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1994-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的职教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类论文的发文机构主要为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作者群结构合理、合作研究趋势明显;获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较高。从研究内容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国外职业教育等7个主题,是被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可视化分析;计量特征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9-0045-07
一、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本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于198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职业教育类专业杂志。创刊40年来,该刊为宣传职业教育政策、推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引导职业教育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业内学者公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1992年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已连续7次被评定为中文核心期刊。同时,该刊还荣获RCCSE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吉林省精品期刊和吉林名刊等荣誉,其学术引领价值备受学者关注。毛美娟(2019)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18年《职业技术教育》刊发的研究性文章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梳理了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的变化[1]。蔡跃、杨静和何文珍(2017)以2017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2017年职业教育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与展望[2]。兰天和何小凤(2011)对2005-2009年《职业技术教育》载文被引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系统呈现了该刊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选题分布、被引年代分布和引用核心期刊分布等情况[3]。姜红贵(2016)从刊物质量及影响力评价入手,对“十二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刊物质量指标进行计量统计,并对其影响力作出评估[4]。此外,刘娇(2012)、郭丹和郝卓君(2012)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例,分别探讨了教育期刊封面设计的美学特征和教育期刊编辑排版的艺术。由此可见,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术代表性,对其较长时间内所刊职教论文的系统回顾和总结,有助于为梳理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演进脉络提供一些证据。
《职业技术教育》创刊40年间,刊发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文献计量分析工具主要以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为主,故选择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职业技术教育》刊载论文的数据最早可追溯至1994年,因而数据收集时间跨度为1994-2019年。首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运用主题词“职业教育”进行检索,共检索到7505篇职教文献。其次,根据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逐一剔除年度报告、会议报道、各类资讯、文件、书评、观点等非学术性文献,最后获得4393篇职教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所获样本文献的历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最后,以样本文献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6进行机构共现分析、作者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依据所生成的科学知识图谱并结合传统统计方法,从发文机构、核心作者、作者群结构、合作研究趋势、基金资助情况及主要热点问题等维度,对《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主要特征进行计量分析,以从一个侧面管窥近25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概貌。
二、《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发文机构
(一)主要发文机构及其特征
研究机构是学者们进行科研活动、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一个稳定的、具有创造力的学术机构不仅能吸引和聚集优秀的研究者,而且能进行知识生产并创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对1994-2019年间《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发文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利于综合展现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区域分布情况。运用CiteSpace5.6软件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设置统计节点为“研究机构”,时间切片为“1994-2019”年,单个时间长度为“1”年,Top N值为“50”,链接剔除选择“pathfinder”。运行结果表明,共生成了299个节点,85条连接线,密度值为0.0019。聚类图谱见图2。
在对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进行统计时,对于历史上存在更名情况的研究机构,文中的机构名称一律采用现名,发文量数据则按同一机构做合并处理。计量结果显示,1994-2019年间,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表职教论文超过10篇的研究机构共有34家,共计发表论文986篇,占统计文献的22.4%。其中,发文量排名前20的研究机构合计发表论文861篇,占统计文献的19.6%。从研究机构类型上看,高等院校占75%以上,其余为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这表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职教研究机构或学术团体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同时,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依次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含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含江苏理工学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同济大学、西南大学和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上述10个机构共计发表论文688篇,约占统计文献的15.7%。见表1。综合来看,少数研究机构产出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学术成果,因而注重发挥这些机构在职业教育学术领域的创造价值与引领作用,对促进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二)发文机构的地域分布情况
职教研究机构的区域分布状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职业教育研究资源的空间分布。对1994-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發文机构的地域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是天津、吉林、上海、北京和江苏,发文量占统计文献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3.6%、12.8%、11.9%、11.4%和9.2%。发文量排名在6~10位的省市依次是浙江、河北、广东、重庆和广西,发文量占比分别为8.1%、5.6%、5%、4.1%和2.8%。其中,仅天津与吉林的发文量即占到了统计文献总量的1/4。见表2。从发文量前20位的省市所属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占比最高,该区域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占统计文献总量的33%;其次是华北地区,占比为31%;华南地区与东北地区分别占15%和14%;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发文量相对较少,占比仅为5%和1%。上述发文机构的地域分布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地区分布处于相对不均衡的状态,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三、《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作者群
(一)核心作者及其发文量
一个刊物往往拥有其独特的核心作者群,特别是拥有高水平的作者群,通常是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学术刊物向前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为了展现《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核心作者群,运用CiteSpace5.6软件对样本文献的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设置统计节点为“作者”,其他参数如前述。结果显示,在作者共现图谱中共生成277个节点,106条连接线,密度为0.0028。见图3。
1994-2019年间,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表职教论文的作者共有4236人。其中,发文量超过5篇的作者共计57人,约占作者总数的1.3%,该作者群合计发表594篇论文,占统计文献总量的13.5%;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共计23人,约占作者总数的0.5%,该群体合计发表论文384篇,占统计文献总量的8.7%,其中排名前20位的作者及其发文量见表3;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共发表职教论文1031篇,约占统计文献总量的23.5%。可见,从学术贡献的角度看,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的核心作者群在知识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职业教育的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作者合作研究情况
在学术群体中,往往存在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促进相互交流和理论成果的创新产出。对1994-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的4393篇职教论文中作者合作研究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2828篇属于独立研究,占统计文献总量的64.4%;1155篇属于两人合作,占比为26.3%;410篇属于多人合作,占比为9.3%。从统计期内作者合作研究的发展趋势看,独立研究的文献占比逐年下降,而合作研究的趋势逐渐增强。尤其是近年来,两人合作研究占比与单独研究占比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多人合作研究占比增长趋势比较明显,见图4。
(三)作者群的结构特征
1. 作者群的年龄结构
作者群的年龄与其科研产出、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职教论文作者的年龄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年龄分布特征,以及作者年龄与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对2001-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作者群的年龄统计表明,30~40岁年龄段的研究群体人数最多,共1514人,占统计人数的36.3%,其次是40~50岁年龄段的研究群体,共1406人,占比为33.7%。见表4。上述两个年龄段的作者占到统计人数的70%,由此可见,年龄段在30~50岁之间的研究者群体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研究者,该群体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多,创造力较为旺盛。此外,60~80岁年龄段的研究者共有99人,占比为2.3%。这表明,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高龄研究者也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创造力。
2. 作者群的职称结构
职称是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及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5]。依据我国职称专业分类,将作者职称分为六类,即正高级(教授、研究员等)、副高级(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讲师、中学高级教师等)、中级(讲师、助理研究员、中学一级教师)、初级(助教、研究实习员等)、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其他。根据这一分类标准,对2001-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作者职称进行统计,作者群的职称结构见表5。从统计结果看,副高级职称的作者人数最多,占比为34.2%,中级职称的作者占比为25.4%,正高级职称的作者占比为19.7%,上述3类作者合计占比为79.3%。在研究生群体中,博士生共141人,占比为3.3%;硕士生共383人,占比为9%。总体上看,《职业技术教育》作者群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与我国人才队伍的职称结构是基本一致的。由此反观,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高级职称作者是研究的中坚力量,以研究生为核心的新生代研究力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作者群的性别结构
作者群的性别结构能够较好反映某一研究领域中作者的性别分布及其相对贡献。统计显示,在《职业技术教育》的4236位样本作者中,有2615位作者为男性,占样本人数的61.7%;有1621位作者为女性,占样本人数的38.3%。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队伍中的性别比例仍不均衡,相比女性作者而言,男性作者在职业教育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优势更明显。同时,从纵向角度看,职业教育研究队伍中的性别结构总体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例如,在2001-2006年《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文作者群中,女性作者与男性作者的比例平均为0.39∶1,2007-2012年这一比例为0.52∶1,2013-2019年这一比例进一步缩小至0.73∶1,具体见图5。
四、《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
科研基金在推动学科基础研究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培养优秀科研人员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支持基金信息最早收录于2002年,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基金分组为依据,对2002-2019年该刊所载职教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433篇论文受到基金资助,占2002-2019年所刊职教论文总量的36.9%。同时,从纵向上看,2002-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刊载受基金资助的职教论文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受资助论文数量由2002年的1篇增长到2019年的152篇,见图6。此外,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比率也显著提升,从2002年的0.9%提升到2019年的60.3%(基金资助论文比率=当年基金資助论文数量/当年发文量×100%)。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
对2002-2019年样本文献所涉支持基金类型进一步统计后发现,在受基金资助的论文中,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资助的论文成果占比最高,为47.3%。其后依次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论文占10.4%;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论文占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论文占4.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论文占3.8%。上述五大基金项目成果论文合计占比为72.9%。资助成果排名前15位的基金项目及其所占比重具体见表6。从基金资助论文比率和支持基金类型看,无论是国家级还是地方级基金项目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资助,都有力推动了高质量职教研究成果的产生。
五、《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对一篇论文的高度概括,对《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度进行分析,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该刊所关注的职业教育热点问题。运用CiteSpace5.6软件对样本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设置统计节点为“关键词”,图谱类型为“突现主题”,Top N值为“50”,网络简化算法选择“最小剪枝”,阈值(Threshold)选择“50”。软件运行结果显示,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共形成853个节点,1907条连线,密度值为0.0052。见图7。
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大小与关键词出现频次呈正相关关系,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相关主题也就越受关注。节点最外侧黄色边框表示中心性,中心性越大表示该关键词在共词网络中的影响度越高[6]。1994-2019年《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中共现频次超过50次的关键词共有27个,见表7。
同时,在共现图谱中,突变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关键词在短时期内的变化情况。突变值高,表明该关键词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主题也就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职业技术教育》样本文献进行突现词分析(Burst detection),共测到133个突现词。其中,突变值≥10的关键词见表8。
在分析关键词共现图谱、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突变值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进一步对《职业技术教育》所刊职教论文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梳理,结果表明,1994-2019年间有7个研究主题被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持续关注。
第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一是探讨了国家战略背景下各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如第四次工业革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途径和策略等;区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二是讨论了职业院校内部改革治理问题,包括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等。三是介绍了德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最新进展,以及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借鉴。
第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理论方面,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社会学制度主义、教育学等视角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构建;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功能与原理等;对面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教质量保障框架、课程改革等主题进行了讨论。实践方面,着重探讨了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一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重点关注在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二是农村各级职业院校办学问题,涉及中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等。三是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探究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新生代农民培育模式、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等问题。此外,还对我国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作了案例展示。
第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目标分层研究。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涉及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现代学徒制等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等。三是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研究,强调建立多元社会评价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是关注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家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路径等。
第五,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刊论文着重研究了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与特点、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课程核心价值取向,以及基于能力观视角、STC理念下的职教课程设置与开发等。介绍了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经验,例如,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工作导向课程、“能力本位”课程、项目课程等。从实践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力、方式、问题和对策等,包括中高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重心转移至“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专业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提高与教学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例如,信息化教学、MOOC教学、智慧课堂导学、行动导向教学法等受到了研究者的较多关注。
第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首先,所刊论文重点讨论了新时代背景、后经济时代、多元视角理论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职教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文化融合、法律制度体系等,以及影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因素等问题。其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再次,回顾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制度,介绍了国外校企合作的制度化经验。
第七,国外职业教育研究。该主题论文尤为关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与经验借鉴,仅与上述5国相关的论文数量就占样本文献的15.7%。学者们重点研究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同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与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成功办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经验,如近些年较为关注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应用技术大学等。
参 考 文 献
[1]毛美娟.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样本[J].职业技术教育,2019(8):76-80.
[2]蔡跃,杨静,何文珍.2017年国内职業教育研究热点回顾与展望——基于《职业技术教育》文章的知识图谱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15):50-55.
[3]兰天,何小凤.2005年至2009年《职业技术教育》载文被引统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227.
[4]姜红贵.《职业技术教育》刊物质量及影响力评价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9):46-51.
[5]康红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队伍的状况——基于200-2009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作者群的研究[J].职教通讯,2011(1):11-17.
[6]马晓晴.2010年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28):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