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丽
急性肠炎以夏季及秋季作为两个高发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一般情况下,急性肠炎的潜伏期可维持在12~36 h,多由肠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所致,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及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以及休克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目前针对急性肠炎的方法多以抗菌药物为主,并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最为常见,不过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肠炎方面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也凸显出来了诸多的优势,表现在加减方法灵活、不良反应较小、可长期应用、依从性较高等特点[3]。而中医情志疗法则是利用五行相克的理论来实现情绪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属于一种效果突出的心理治疗方法,将其辅助应用于急性肠炎中可能会取得显著疗效,现我院针对急性肠炎采用了中药灌肠联合情志疗法治疗,旨在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59岁,平均为(40.12±11.23)岁;病程4~72 h,平均病程为(35.23±3.84)h。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0岁,平均为(39.23±10.09)岁;病程5~70 h,平均病程为(36.34±3.70)h。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水电解质平衡、补液治疗、止吐治疗、解除胃痉挛等常规内科治疗等,辅助饮食调节等[4]。对照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药物组成包括白及粉20 g,马齿苋、苦参、当归、白头翁各15 g,白芍12 g,黄连、五倍子各10 g,黄芪粉6 g。200 ml水煎煮后做灌肠用,保留1 h,温度控制在39~40 ℃,操作时早晚灌肠前指导患者将大便排空,取右侧卧位,将肛管插入到直肠内10~15 cm,取药液100 ml灌肠,20 min,每日进行2次,以2周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情志疗法,方法为:以情胜情,使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劝导及开导,以促进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移情易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个体喜好为其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以有效地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安神定志,使患者静卧冥想,积极地引导患者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处在喜欢的环境当中,并引导患者缓解不良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标准[5]:患者经过治疗之后72 h内大便的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性状正常,为成形的软便,并未出现腹部疼痛及呕吐,行大便检查结果正常评为显效;将患者经过72 h用药治疗之后上述指标均有所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评为有效;将患者服药72 h以上各指标均未能得到改善甚至加重评为无效;以显效及有效之和作为总有效。②对比2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恶心、头痛、腹痛及呕吐等。③生活质量评价:使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价[6],量表中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共5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2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退热时间、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退热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表2 2组患者退热时间、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2组治疗前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例,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升高,这就使得在饮食方面发生较大的变化,加之在日常生活中,若饮食不当或者摄入过多不够新鲜的食物,也容易引起急性肠炎。急性肠炎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可在镜下发现肠黏膜发生糜烂、充血、溃疡等表现,在行病理检查时可见存在着大量炎细胞浸润、隐窝脓肿等情况,临床上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急性肠炎属于中医“泻泄”“便血”“大瘕泻”范畴,在整体上以脾胃气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其中左半结肠性急性期肠炎占绝大多数,其中急性肠炎在活动期多以大肠湿热证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7]。分析急性肠炎的病机以湿热内蕴肠腑、郁化热毒为主,当大肠传导失司,气滞血瘀后则容易导致脂膜血络受到严重损伤,血腐肉败,形成溃疡而痢下脓血。因此,在治疗急性肠炎时需要以清热化湿、止泻解毒作为主要治疗目的[8]。
中药灌肠作为治疗急性肠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作用机制在于能够利用灌肠中药的高渗状态,发挥出类似于“透析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能够对肠道内毒素的产生及吸收发挥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保持大便通畅,达到降低血氨水平[9]。药方中的白及粉具有消肿生肌、保护并促进黏膜再生的功效;马齿苋、白头翁具有抗炎抗菌、清除体内有毒物质的功效;苦参及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及泻火消热的功效;当归具有活血养血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的功效;五倍子具有保护创面、促进溃烂黏膜组织修复的功效;黄芪则具有生肌排脓、改善血液动力学的效果,诸药联合应用可发挥较强的清热解毒、健脾理气及去湿止泻的功效。分析中药灌肠的优越性可总结为以下几点:①中药灌肠多选择基础药方治疗,经方则需要使用加减方法治疗,更加注意个体化治疗;②传统灌肠的方法需要深入到肛门25~30 cm,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则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③通过中药灌肠能够更好地减少对药物的不必要浪费,使得药物直达病灶,以维持局部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尽管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肠炎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但其忽略了急性肠炎的发生及发展也同样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紧张、压抑的刺激容易导致心理出现矛盾,此时则容易导致皮质类固醇水平的明显升高,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力及体力处于紧张的状态,免疫系统作用明显减低,导致免疫能力降低,更加容易诱发并加重疾病[10]。中医认为情绪过度变化则容易引起疾病,在此基础上利用情志相胜理论来治疗疾病,被称之为“意念”,该方法所获得的效果通常比药物治疗更加显著。情志疗法则主张“形神合一”“形神互动”的整体观念,认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后医其身,方可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由于急性肠炎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加用情志疗法能够更好地帮助激发患者的思想沟通,引导其振作精神,并树立其治愈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退热时间较短,结果提示,中药灌肠联合情志疗法治疗急性肠炎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原因是中医情志疗法的应用更重视心理治疗的效果,也就使得患者更加有意识地使用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或者调节因某种刺激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更好的疾病治疗目的。另外,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结果可见,此种治疗方法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因是情志疗法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命潜能,对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起到了较强的激发作用,从而对疾病的好转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12]。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联合情志疗法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缩短退热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