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爱慧,张 彦,张莹莹
(鹤壁市人民医院a.体检科; b.妇产科,河南 鹤壁 45803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期间糖代谢异常疾病,目前GDM发病率在我国已呈上升趋势,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肥胖因素、环境因素等皆是导致孕妇发生GDM的重要因素[1]。GDM是妊娠期的一种高危并发症,孕妇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并不加以控制时严重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及时控制GDM的风险因素及血糖水平尤为重要。有研究[2]表明,在孕期对GDM患者的生活习惯加以控制,使其在日常各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加以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新生儿及孕妇妊娠结局。笔者采用生活习惯干预联合单纯运动训练对GDM患者在孕期进行干预,旨在分析其对患者血糖、血脂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报告如下。
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GDM患者9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诊断为妊娠糖尿病[3];所有患者经空腹OGTT检查发现空腹血糖(FPG)不小于5.1 mmol·L-1,餐后2 h血糖(2 hFPG)不小于8.5 mmol·L-1;患者在18岁以上;孕期在12周及以内;在干预期间未发生流产现象。排除标准: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妊娠前患有糖尿病;早产史、流产史;入院前2周行控制血糖治疗;双胎或多胎妊娠;精神病史。
将95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7例,年龄23~34岁,平均(28.66±4.10)岁;孕次1~2次,平均(1.26±0.13)次;孕周8~11周,平均(9.78±1.40)周。研究组48例,年龄23~35岁,平均(28.78±4.52)岁;孕次1~3次,平均(1.28±0.20)次;孕周8~12周,平均(9.81±1.36)周。2组患者的年龄、孕次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定期检测血糖,行饮食、营养及运动宣教,讲解孕期知识及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行生活习惯干预及单纯运动训练。1)生活习惯干预。①营养干预:每日的营养摄入均根据孕周、体质量等情况制定,每日摄入总热量应在25~35 kCal·kg-1,脂肪应占总热量30%~35%,蛋白质占15%~20%,碳水化合物占45%~50%,孕中期或晚期每日摄入总热量应增加200~300 kCal;摄入食物应以豆制品、奶类、肉类、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水果及蔬菜类;每日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执行营养方案。②作息干预:晚睡时间不超过22:00,早起时间不超过9:00,使患者的作息规律,逐渐将其成为习惯。③日常清洁:规范个人清洁卫生,每日需更换衣物,早起洁面并保持口腔无异味,定期洗澡洗头,保持外阴处于干燥状态。④定期检查:需定期产检及测量血糖,如发现血糖出现波动现象应立即报告。2)单纯运动训练:训练前由医师检查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运动耐力为其设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控制患者运动靶心率在60%~70%之间;用餐后1 h行运动训练,训练项目包括游泳、功率自行车、瑜伽及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如患者不可下床活动则在床上行上下肢抗阻力训练,训练以轻微出汗为宜,1 次·d-1,30 min·次-1,训练过程中医务人员及家属全程陪同。
2组患者均干预至生产前。
观察2组干预前后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妊娠后产妇及新生儿结局。血糖指标包括FP、2 hFPG,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脂(TG)。
2组治疗前FPG及2 h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及2 hF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组治疗前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组别nFPG2 hFP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76.42±0.304.39±0.22#10.38±0.977.17±0.44#研究组486.47±0.183.68±0.51#10.55±0.846.25±0.19#t0.9838.8420.91413.182P0.3260.0000.3630.000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组别nTCT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75.84±0.674.91±0.622.68±0.101.70±0.32研究组485.88±0.594.22±0.312.69±0.171.18±0.20t0.3096.8390.3509.475P0.7580.0000.7280.000
表3 2组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低血糖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GDM已成为妇产科常见的病种类型之一,此病的特点为产妇在妊娠前未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而在妊娠期首次出现糖代谢异常现象,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期产妇,GDM患者常伴有脂代谢异常现象。GDM与生活习惯、遗传等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孕妇由于在妊娠期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导致体内代谢速率下降,引起过度分泌脂肪因子、营养过剩等致使孕妇自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使孕妇出现GDM现象[4-5]。由于胎儿的营养物质是通过母体脐带所获取,当孕妇自身处于高血糖状态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及营养,导致产后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对于GDM患者临床较为重视,患者入院后仅行常规血糖监测、孕期保健、健康教育等措施,但治疗效果已达不到临床标准,因此临床仍需总结一种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的方案。
GDM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因后天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佳、休息不规、监测)不严及运动量少等造成,因此对于GDM患者的孕期防护应体现在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合理运动上,通过防范源头来达到稳定GDM患者血糖、血脂等水平的稳定。崔风云等[6]通过加强对GDM患者孕期日常生活习惯干预及合理运动,在饮食、睡眠、卫生、监测等各方面以计划的形式进行干预,并增加适当的有氧运动训练,结果发现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党淼等[7]研究指出,对GDM患者孕期实施日常营养饮食方案及规范生活习惯不仅降低了患者的血糖值,并使脂肪因子的水平降低。为此本研究对GDM患者采用生活习惯干预及单纯运动训练,重点评估各患者的身体素质并制定营养饮食计划,通过饮食计划控制患者的糖类及脂肪的摄入量,加快体内代谢速率及糖原的分解,从而减少过多糖分及脂肪的摄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作息时间保持规律性有助于机体代谢正常化,避免脂肪及糖类大量聚集,使胰岛素细胞分泌功能正常。GDM患者在整个孕期中实施合理的有氧运动训练,可有效降低骨骼肌细胞大量摄入葡萄糖,通过调节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体内脂肪大量消耗[8],一方面控制血糖,另一方面调节了脂代谢状态,使体重呈稳定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2 hFPG、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生活习惯干预及单纯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及控制GDM患者的血糖、血脂趋于正常。
由于GDM患者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孕妇在生产后极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导致出血、产褥感染及剖宫产的发生,另外胎儿通过脐带获取营养成分,产妇血糖升高则会影响胎儿发育,严重影响胎儿在宫内发育。张金凤等[9]通过控制GDM在孕期中的血糖水平,产后的不良母婴结局显著下降。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习惯上重点干预,饮食指导有利于及时补充能力及营养物质,避免造成营养过剩,从而减轻胰岛素的负担;在作息及卫生上通过规律睡眠及保持卫生状况可保证GDM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不受损伤,减少生产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现象;孕期合理进行运动训练可促进血糖的代谢,控制自身的体质量,并可增加顺产的可能性,另外运动训练通过控制产妇的血糖值来减轻对胎儿的影响,防止胎儿产生不良后果。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生活习惯干预及单纯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综上所述,生活习惯干预联合单纯运动训练对G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具有良好控制作用,并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