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余音 融贯中西—“吴碧霞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声乐讲座”综述

2020-06-01 07:30
歌唱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咬字演唱者声乐

张 霞

2019年12月5日,对于热爱歌唱艺术的湖北声乐界人士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凌晨五点多,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黄钟音乐厅的门前,已陆续有人排起了长队。早晨七点,能容纳四百多人的黄钟音乐厅已是人满为患,音乐厅外却仍聚集了数百人无法进入。是什么活动引发如此热烈的关注?原来是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碧霞应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之邀,前来举办声乐学术讲座。由于人数过多,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下,讲座地点临时改至武汉音乐学院最大的编钟音乐厅举行。近千名来自校内外的声乐专家、教师、学生及广大声乐爱好者齐聚一堂,本能容纳八百多人的编钟音乐厅从台上至台下、从台阶至走道,站得、坐得满满当当。讲座第二天,国内各大网站以新闻头条播报了这一盛况空前的学术活动,广大歌唱艺术的从业者、学习者和爱好者们也对吴碧霞教授讲座的精彩内容翘首以待。

讲座以声乐系主任余惠承教授与吴碧霞教授的访谈形式拉开序幕,吴碧霞教授先向大家讲述了她与武汉音乐学院的特别情缘。

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吴碧霞报考了心中向往的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可由于一些细节问题,错过了报名时间。吴碧霞的父母想尽办法,找到了当时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在系主任听完她的演唱后,决定让这位优秀的声乐苗子参加考试。在接下来由声乐系全体老师参加的考试中,吴碧霞的演唱得到了一致认可。当她离开考场的时候,有位年轻的男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她的父母说:“孩子才读初中二年级,如果我们自私的话,当然想把孩子留下来读书。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孩子读完初三以后直接报考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因为从‘武音’毕业的孩子,终归还是要往更大的舞台上去奋斗。”正是这位老师真诚的建议给了吴碧霞父母鼓励与方向,从而促成了她之后的考学之路。借着这次讲座的机会,吴碧霞老师也对这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伯乐,表达了感激之情。

笔者很荣幸应《歌唱艺术》杂志之邀,对吴碧霞教授在武汉音乐学院讲座中呈现的学术观点、歌唱理念等进行了梳理、归纳,汇成此文,以飨各位读者。

一、启蒙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经历

对于个人的成长经历,吴碧霞老师向大家介绍说:“我是湖南常德人,在我们那里有湖南花鼓戏、常德丝弦、汉剧。汉剧的源头是在湖北,所以我算是在楚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从小看着父亲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我对舞台有着深深的崇拜与敬佩之情。这种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我,特别是传统戏曲里的一些艺术理念,包括演唱技巧里的‘气沉丹田’‘脑后摘筋’等。尽管之后的学习生涯中接触了很多外国作品,但我在演唱这些作品时始终坚持着这些传统理念,我认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一辈子不懈地去追求。”

二、转型于西方音乐审美的学习经历

从小接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熏陶的吴碧霞老师,又是如何开启自己西方音乐的审美之路呢?她坦言:“对于从小生活在民族音乐家庭氛围中的我而言,在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以后,才第一次接触到交响乐和西洋歌剧。那个时候,我才知道,除了戏曲、民歌以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新领域。但对于西方音乐,在审美上,我刚开始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我听不懂。十五岁的我欣赏不到西方音乐的美,更感受不到它美的所在。”

如何面对这个困惑、解决这个问题,吴碧霞给出的答案是:积累听觉,建立对西方音乐的审美认知。为了建立这样的认知,吴碧霞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去聆听西方音乐、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终于在两年后的一天,当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开头部分一段单簧管的旋律从录音机里飘出来时,她仿若灵魂出窍般,第一次感受到西方交响乐向她投射的一丝曙光。于是,沿着这道光,吴碧霞开启了自己对西方音乐的审美之路。

吴碧霞说:“可以说,从我十五岁那年开始,一直到2000年之前,我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积累阶段。十年间,我基本上都是在储备听觉、储备审美。通过大量的聆听去分辨、鉴赏音乐,或者说是鉴赏歌剧、西方交响乐的美丑、优劣。正是基于这样的积淀,才有了我在大学时期演唱西方古典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的尝试。这些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演唱腔体的运用、语言风格的把握能力上开拓民族唱法的路子。这个过程直到我进入研究生阶段,在众多老师的帮助和引领下,取得国际声乐比赛的好成绩。这些都离不开这十年的听觉与知识储备,再加上实践积累,绝非是一蹴而就。”

三、成就于“中西合璧”的歌唱理念与实践

有着“中西合璧的夜莺”美誉的吴碧霞老师,是如何良好地实现集“民族”与“美声”于一身,自由地驾驭两种唱法,并准确把握其风格?吴碧霞老师也讲述了自己的“中西合璧”之路。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吴碧霞,伴随其民族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和本科阶段演唱外国作品的初步尝试,她希望自己能进一步系统地深入学习并演唱外国声乐作品,从而拓展自己的演唱风格。对于这样的想法,前辈们给了她许多善意的忠告,同时吴碧霞也实施了自己的大胆决定,那就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在专业课导师金铁霖教授、郭淑珍教授和选修课老师互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边选修河北梆子,一边完成主课老师布置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演唱。通过半学期的实践,她发现两者之间不但没有阻碍,而且可以互相“借力”。在演唱河北梆子的时候,因为有了演唱外国作品时的整体共鸣,所以在声音的灵巧度、色彩的变化能力、腔体的运用能力上,都比传统演唱表现得更为丰富。而在演唱外国声乐作品时,吴碧霞本着传统戏曲中“千斤道白三两唱”的理念,把99%的时间都花在了语言上。从意大利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中唇齿舌牙喉的配合,到各语种的语感、味道、逻辑重音等方面下功夫,成就了其“中西合璧”的歌唱之路。

四、演唱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歌曲设计

吴碧霞认为一首优秀的艺术作品,演唱者表达出的故事性越完整、画面感越清晰,听众内心的答案便会越明确。例如《鸟儿在风中歌唱》这样的作品,演唱者尤其注意要把作品中没有歌词的部分唱得有画面感,这需要演唱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用身体语言把每个细节表达出来。从一首作品的前奏音乐响起,演唱者的眼睛、耳朵、呼吸、思想都应该是有方向的。“未出声先有情”,演唱者要从音量、音色变化和情绪设定等方面思考、设计作品的每个部分,从而更好地引领听众进入作品,引起听众的思考,让听众仿若能看到事件的描述而产生对事件的疑问。答案在哪里呢?答案自在人心,而并非以一个先知先觉的状态进入角色,这样对于听众来说会缺乏期待感。

2.关于舞台表现

谈到舞台表现,吴碧霞老师强调了眼睛的重要性,她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非常重要。在传统艺术门类里,对眼睛的训练进行得最多,我相信它适用于我国的各种艺术门类,甚至各国的艺术表演门类。眼睛是可以让演唱效果事半功倍的表达手法。演唱者在表现作品时,可以任何身体动作都没有,只要眼神一出来,所有人都能被它的磁力所吸引。”另外,吴碧霞老师还强调演唱者在歌唱时的样子应该跟平时说话、笑的时候一样美,如果发现哪个地方变了,那就是哪个地方僵住了。舞台上演唱者的每个动作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所以要加强对自身“演唱形象”的练习,不能轻率地去表达作品。

3.关于演唱技术

在歌唱技术的环节,吴碧霞老师指出: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喉咙打开、舌头放平、舌尖抵着下牙,在此基础上,自然放松地呼吸,吸气时感觉喉咙是凉凉的,感受到这种感觉的同时,自然就会感觉到胸肋后背是打开的。演唱者要抓住这个感觉并保持住这个状态,怎么吸气,就怎么把气息吐出来,像说话一样自然,不加任何外力。如果说非要“加力”,那就是把字说饱满,把口盖、鼻腔舒展开,保持喉咙吸气的状态不改变,用嘴和鼻子像叹气一样地哼着唱。吴老师认为,人的身体是非常科学的,身体本身会自然而然地找到一个最省力、又能发出最长久声音的方式。“哼”是最省力的办法,它完全是靠头腔共鸣,因此哼鸣和打嘟练习都是建立头腔共鸣很好的发声练习。在歌唱中,这些练习时的状态要贯穿始终。

吴碧霞同时也强调了歌唱“换气归位”的重要性。即,演唱者每唱完一句,不管结尾在哪儿,都要快速回归到初始状态。这就犹如乒乓球运动员在打球过程中的迅速归位,从而更好地完成下一个动作。任何运动的呼吸和放松都至关重要,歌唱同样如此,演唱者一定要重视呼吸的放松和归位。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最佳方式。因此,当我们通过看录像或去现场学习歌唱家的演唱时,要关注其再度出声前在做什么。

对于音量问题,吴碧霞指出:演唱者要习惯将音量弱下来。演唱者不要以为自己的声音听上去音量大,歌唱就是正确的。事实有时候恰恰相反。演唱者听着大的声音,观众听着反而小,甚至可能是“散”;演唱者觉得声音很远,可观众可能听着很聚焦。在这个问题上,主观和客观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演唱者要能够准确把握这种差异,要有一个客观的耳朵帮助自己,把声音自然、顺畅地放在叹气起音中,把字“哼”出去。当这个状态自然娴熟、趋于稳定之后,慢慢地增加气息量,音量也会增大。

4.关于咬字吐词

歌唱中的咬字吐词是吴碧霞老师特别注重的环节。她强调:中国作品的演唱,最重要的就是它有一个咬字的过程。演唱者要大胆地咬字,大胆地把字的韵母送出去,送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当演唱者有了这种传送的愿望与内心的欲望时,声音与气息才会有向前的力量与动力。就像射箭一样,射出去的箭头始终是打着转儿往前走。但为什么有时候会感觉在咬字的过程中半途就掉下去了?是因为动力不足。而这个动力来源于哪儿?来源于欲望、理念。演唱者应该想着“我”在送字、“我”在传递,让每个人都听清楚并听得懂“我”所唱的东西。我们歌唱的目的就是通过准确地表情达意,让每个听众能听清楚、听懂并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让听众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欣赏。咬字、行腔、归韵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一种审美方式,演唱者一旦把握了咬字的方式,归韵的幅度和归韵的路线,那么就可以掌握不同语言风格作品的演唱。

吴碧霞老师在演唱的技术环节始终坚持“自然法则”的理念。她认为歌唱是语言的第二种表达方式,所以我们歌唱时不能脱离自然说话的感觉,歌唱只是在自然状态基础上的夸张表达。夸张的度与风格,以及用什么手段来表现,都需要我们合理把握。声乐学习就是在不断找寻边界,分清楚可做和不可做的过程,我们要在可做的范围内自由歌唱,从而更加有效地传递出作品所需要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找寻到更丰富的表现手法,以最短的时间传递给观众最大的信息量,获得最多的共鸣,这就是一个好的歌唱演员一辈子要追求的。

吴碧霞老师认为,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比我们的前辈更加有优势。科技的发展,西方先进理念的传入,尤其是解剖学的出现,让我们能够看到人体歌唱乐器的构造,从而明白其发声原理。甚至,我们都能够通过影像学看到在演唱过程中声帯的振动和身体内部各个腔体的配合状态。这些进步,可以帮助我们认知自己,认知我们的歌唱乐器,这是值得欣喜和鼓励的事情。与此同时,也让我们面对更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结 语

吴碧霞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字字珠玑;与现场师生亲切而热烈的互动,声情并茂。两个多小时的时光,稍纵即逝。临近结束,在场的人都意犹未尽,犹如沉浸在久违的美妙乐章之中,依依不舍。吴碧霞老师深厚的演唱功底、执着自律的艺术态度与温暖亲和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大家都受益匪浅。古人云,“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演唱者须持之以恒方能有所得。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吴碧霞老师艺术之路常青,教学之路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咬字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