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清代“宁夏本朔方地,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襟其东南,诚关隘重镇也”[1]5547。清统治者视宁夏为“武备”地区,在全国设立的长城驻防线经过宁夏银川①,在宁夏(银川)设立将军府衙②,是清八旗驻防所设十三处将军府衙之一。宁夏满城是清代驻防兵营建置中的重要部分。所谓满城,为驻防城,是清代八旗驻防军队所占据的地方[2]7,具有典型的军事特征。
宁夏满城形制囿于史料匮乏,而缺乏深入研究,仅《宁夏满族述往》对满城进行了介绍[3];《清代满城历史地理研究》探讨了清代八旗驻防满城的基本时空特征,有涉及宁夏满城的篇章[4];《〈满人四门官花园地之图〉与宁夏新满营》一文对宁夏博物馆所藏《满人四门官花园地之图》从宁夏满营的初创与发展方面进行探析[5]。这些研究均未注意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甘肃巡抚元展成③于乾隆五年(1740)九月初八日所奏“为题请核估宁夏移建满城修造城垣等项需用银两事”档案。该卷宗是关于宁夏移建新满城的奏折,全宗号:2,类项号:1—8,卷号:164—8。封面印有满文钤印,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辨清。朱批:该部议奏。总字数5646字(不包括满文部分),每页6行,每行18字。底封有满文朱批。本文即以此为基础,探讨宁夏新满城的修建与形制。
清代早期的满城往往存在随意而建的现象。雍正年间陕西平庆道李元英在查勘宁夏旧满城建设情况时了解到:“沿途颇有怨声,而经理督修者又皆冒昧从事,假公济私,所用木石砖瓦铁钉等项,件件累民,以致窑户陈万言等怨恨沸腾,宁夏三卫赔累难堪,怨抑莫诉”[6]24,而“营房更为不堪,木植既属细小,只用草帘一顶遮盖,上铺薄土,搭盖平棚而已。所以上漏下湿,不蔽风雨,每多坍塌”[6]24。旧满城内营房简陋,官兵生活艰苦,以致民怨沸腾。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④发生八级地震后,宁夏旧满城“丧生的人数达五万余人”[3]66,城垣及房屋全部坍塌,旗营损失惨重。次年重新修筑新城,即“四年重建城垣,在汉城西门外,围长一千三百六十丈,重建衙门兵房俱如旧数”[7]987。
城市的选址由多种因素决定,“满城与其他城市之间共有两种位置关系,或在原址上具有独立性,或依附于其他城市,城市之间形成明显的相对位置关系”[4]101。清代常见的驻防形式之一是在旧城附近择地另建新城,既与旧城相近,声势联络,又相对分开[2]17。宁夏旧满城“自雍正三年旗兵驻防宁夏后,开始先在府城内划一隅之地暂驻,同时于城东北五里处择建一小城,为旗兵永驻之地”[8]87,新满城位于“汉城之十里平湖桥之东南”[9],都位于宁夏府城外,虽然相对独立,但却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府城,与府城互为掎角。
曲英杰归纳出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址具有“平原辽阔、水路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形有利、水源丰富、气候温和、物产丰盈”等若干原则[10]。作为驻防城的满城,在考虑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对军事防御有特殊要求。甘肃巡抚元展成奏谕中称旧满城“从前建筑之时,所择地基本属低洼,其土性松浮,原非可以建城之所”[9],即不符“地形有利”原则。乾隆三年宁夏地震后,旧满城损毁严重,导致城池“地形更加低陷,若仍旧址建筑城垣,不惟低潮,难以居住,抑且城垣庐舍,俱不能坚固,与其建于国帑,孰若另择高燥地基,以为久远良图”[9]。另有议政大臣议覆、钦差兵部右侍郎班第⑤奏“宁夏满城,旧址低洼。重建难期巩固,应如所请。移于汉城之西十里。平湖桥之东南,亟为改筑”[11]338。地震使得旧满城地形不利的弊端展露无遗。因此,朝廷议定迁址重建。乾隆四年(1739)新建的满城,在“汉城之西十里平湖桥之东南,其地高燥而方平,土色坚润,东至汉城,俱系平坦大道,往来便捷。若于此建筑满城,右依贺兰,气势雄壮,可以垂万年乐利之安,可以为汉城掎角之势,最为妥协”[9],即新满城地形有利,交通方便,尤其是依山靠城,便于军事防御。
宁夏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端,是多地震地区之一,旧满城处于地震断裂带上,新满城由府城东北迁移到府城西,不仅由低洼处迁到了“高燥”处,而且也迁出了重震地带。虽然这次迁移是被迫的,却是一次十分科学合理的选择[12]273。
在清代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史上,以驻扎满洲八旗为主的满城,在城垣形制、驻防设置及内部结构方面都有着极强的规划性。满城的建造有着严格的步骤,即建造前规划设计、驻地官员向上提报、朝廷批准后才能具体实施。宁夏旧满城原有建筑规模为:“雍正二年设满城一座,离汉城东北三里,周围六里三分。大城楼二十间,瓮城楼十二间,角楼十二间,铺楼八间,五年设将军府衙一所。”[7]987“宁夏满城在1725年初建时房屋设施情况为各级衙署90所,牌楼4座,马甲房4480间,廊房588间,官厅门军房50间,演武厅2所……”[13]61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后宁夏旧满城损毁严重,时任甘肃巡抚元展成分析旧满城建造形制中存在的缺陷,指出旧城空间狭窄,“查旧时满城周围陆里叁分,城垣窄狭,每兵住房四面俱无隙地,兵丁各有家口,殊多未便”[9];“宁夏满城甲方旧时建造俱细,偏厦式样,前低后仰,墙垣高筑,以之地动摇倒伤人”[9]。因此在新满城的修建前期,做了详尽的规划:“见今移筑新城,所有重建甲房应改鞍架款式,可以坚固无虞”[9],“再查满洲旧城原估册内,每甲方四间,盖作一连院落,窄狭难以开展。今兵丁生聚日繁,必须改作两间一连,在中盖造。庶两旁空地可以填造厢房,其后院再留夹道五尺,以作后路,实于兵丁有益”[9],“今所择城基可展一里有余,均匀分画,庶几屋旁各有余间,于兵丁家口,实为便益等语”[9]。此外,在规划中还考虑到宁夏的具体地域环境因素:“因宁夏地方逼近黄河,本属潮湿低洼地,土若不锥筑房屋,若无台基,难免湿气透浸,恐易坍塌。职等按照房屋之大小,台基之高低,用灰土夯筑柱下码磉,但房屋既有台基,则踏垛石应请一体造办。”[9]针对宁夏靠近黄河,导致易潮湿坍塌的特殊情况,从建筑的角度进行规避处理。同时,还将旧满城中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因素也充分融入到规划理念中,“又查旧满城原估回内会府一所,计房拾间,向无二门,亦无照墙栅栏,但会府内上面供奉。龙牌每逢朝期,系各官坐班之所若无二门,照墙殊失观瞻,若无栅栏难分内外,应请添设二门照墙栅栏”[9]。乾隆四年正月,朝廷批准班第奏折,决定在宁夏府城之西十五里、平湖桥之东南处重建新满城。乾隆五年五月动工,经过一年零两个月,乾隆六年(1741)六月正式竣工。
宁夏新满城结构整齐严谨,宏伟壮观(见图1)。瓮城大楼、四个城门楼、四个角楼对应矗立,城内街道牌楼井然有序,四区建两列十六排房,共六十四排,如棋盘状分布均匀。“宁夏设立满城驻防满洲官兵衙署兵舍,按数设立外城内四面大街,所有廊檐房伍百二拾间。”[9]且官兵衙署房屋的排列栋数,是八的倍数,暗合八旗,这种将驻防八旗的编制和城市建筑形制巧妙结合的做法,堪称一绝。
新满城有四座城门,“东奉训,西严武,南永靖,北镇朔”[14]361。其字样得名,乾隆四年陆月十七日宁夏将军阿鲁、副都统喀拉、副都统佟山奏折表述得十分清楚:
查雍正三年陆月内,原任将军臣席伯等奏称:“宁夏新筑满城四门并无字样。驻防设立乃昭圣制于万年,若无字样,何以垂永久……”奉硃笔,东门奉训、西门严武、南门永靖、北门镇朔等字样,着颁给……钦遵经原任将军臣席伯等,随将钦颁字样敬谨雕刻……且此城为夷汉之观瞻,西夏之保障,目圣主另行颁赐之处……【朱批】即用旧字可也。[15]
宁夏满城设施齐全,在建造时将衙署设施、兵房设施、教育设施、庙宇设施、后勤设施等因素完全融合到建筑配置与空间布局中。城内有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南北通道两条,东西方向胡同十条。各级官署和八旗驻地均按固定方位整齐布局。位于满城东北角的米粮市与街心四角的生活用品供应点,为满城官兵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城内建有书院,“并增建八旗学舍及火器营公所等”[16],为八旗子弟读书场所。戏台位于将军府西侧,戏台两侧阁楼为看台,逢年过节,全城八旗官兵来此看戏。此外,宁夏满城不仅外围立城墙、城门、城楼,而且城内衙署、兵房、训练、后备、教育、办公、居住等设备皆具备。“教场原在城内,重建后,移于东门外。”[16]
图1:宁夏新满城建筑原图[3]
宁夏新满城具有城市整体性防洪功能。古代城池防洪体系中,以城墙、城门、涵洞、水门和各类建筑物为主,街坊形制系统相辅相成,通过集中分布、引直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等整体设计组织起来;加上城内的池塘、沟渠、湖泊收集雨水,城外的护城河、大堤及河流系统导流,城池两大体系相融合,形成古代城市整体性防洪布局[17]。这种防洪布局在宁夏满城中也得到了诠释,“今城垣既已开展,应共添水簸箕捌道”⑥,水簸箕的设立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城内洪涝的危害;在宁夏满城的东北角设置了出水口,将城内的溢水导流至城外;在城的四周有宽三丈、深一丈的护城河,护城河不只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同时也有防洪功能。暴雨成灾时,护城河在洪水围城前成为疏导排水通道。高大的城墙则是城池防洪体系的最后屏障。
清朝实行八旗驻防制度,在一些重要的地区中心城市内另建四周以城墙隔离的设防城堡——满城,以便与汉族居住区分离[18]363。满城作为军事驻防城,其主要功能是驻扎八旗官兵及其眷属,其街巷布局是为了适应部队驻扎而形成。为了使驻防需要及与其他城市分开,满城周围有城垣、界墙等隔离屏障。同时,城墙的设置也是为了保证军事禁地的严肃性,方便管理,能够更有效地规避军民之间的矛盾,保证旗人不会沾染民俗流弊。因此,宁夏的新旧满城建造了有形的边界城墙,“城培高二丈四尺,址厚二丈五尺,顶厚一丈五尺,垛墙高五尺三寸,都用砖砌”[9]。旧城墙,“周围六里三分,大城楼二十间,瓮城楼十二间,角楼十二间,府楼八间,并且城墙包砖”[19]。中国古代会沿着城垣修筑护城河或城壕,以起到防御的功效,“有护城河一道,宽三丈,深一丈。新满城四面各有一城门。全城有城楼、马道、瓮城门、门楼、角楼”[12]273。此外,由于满城主要功能是驻扎八旗官兵及其眷属,而不是以服务一般的城市生活为主,城内建筑除了兵营、武器库、马房、衙门等军事用房和少量学校、庙宇之外,商业、娱乐等设施较少。这也是当权者力图使满城“保持满洲淳朴之风”,不致“沾染汉俗”[20]意图的体现。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学说之一,被满洲统治者吸纳采用。诸如清代的北京城八旗方位、成都满城、青州满城、绥远满城、杭州满城等均受到该思想的影响。宁夏满城的八旗分布同样与清代北京城八旗方位布局一致,按阴阳五行相胜方位排列:正黄旗、镶黄旗在正北,意为土胜水;正白旗、镶白旗在正东,意为金胜木;正红旗、镶红旗在正西,意为火胜金;正蓝旗、镶蓝旗在正南,意为水胜火。中间部位是整个满城的中枢机构,将军府衙位于中部偏西位置,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按中方本图、副图,东方本图、副图,南方本图、副图,西方本图、副图,北方本图、副图的五行相胜原则治国安民的治国理念。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布局基本都遵循沿着中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的原则[21]46,体现出封建统治者的等级序差。宁夏“新满城呈正方形,各边均长三里七,周长近十五里”[12]273,中心处有大十字牌楼,体现了中轴线与横轴线的设计思想。将军府衙位于中部偏西的突出位置,而宁夏满城最高官员的府第——都统署位于城的中间偏东,与将军府衙呈中轴对称,与北京等都城中轴线的作用一致。将军府及都统署左右前后都紧密排列了防御、兵房、骁骑校等军事防御建筑。这些都在注重实效的同时,体现了中古社会严格的等级思想。
宁夏满城的规划还充分考虑了建筑学方面的因素。“今锥筑城脚必需木樁密钉,上用灰土夯筑,方获坚固无虞。”[9]“宁夏满城甲方旧时建造俱细,偏厦式样,前低后仰,墙垣高筑,以之地动摇倒伤人。见今移筑新城,所有重建甲房应改鞍架款式,可以坚固无虞。”[9]从旧满城的“前低后仰,墙垣高筑”到新满城的“坚固无虞”,可知宁夏新满城移建时,根据地域特征,融入了建筑学理念。
因此,宁夏新满城的修筑是五行相胜思想、儒家思想及建筑学理念交叉规划的体现。
满族作为清代出现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包括女真人、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等。各成员之间的宗教生活以及对神灵的崇拜都不尽相同,形成了多种宗教共存的局面。在宁夏满城内,佛教氛围一直比较浓厚[3]106。信仰萨满教的满族官兵家属,也同样笃信佛教[3]106。宁夏满城内,佛道元素到处都是,西门城楼上供奉着弥勒佛像,南门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佛像。每逢三月三日为娘娘庙会,每年清明节为城隍庙会[3]71。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与满族完全融合,满族人民对关羽的崇拜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清代,宁夏在许多地方营建了规模宏大的关帝庙。元展成奏称“今拟循照旧制建造关帝庙一座,共房二拾四间,其左右贰司公署共盖房拾间,查收造甲房式样,并添建庙宇两司”[9]。关帝庙内塑有关羽坐像,咸丰皇帝御书“万世人极”匾额挂在庙内。每逢“五月十三日,竞演剧祭关圣。先日备仪仗迎神,前列社会,周游城中”[22]295。若逢风调雨顺,则在六月初六这天办庙会唱戏感谢关圣[3]71。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即在盛京建立孔庙。入关后,在北京建造文庙。康熙皇帝更是在全国大兴文庙。宁夏满城内关帝庙之南,建有文庙。庙内建有大成殿、尊经阁等。每年八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政府在文庙举办盛大的祭祀孔子活动。每年春秋时节,宁夏满城有祭祀孔子的习俗。八旗官兵子弟,尊崇孔子儒家,热心攻读四书五经,儒学思想深入人心。尊崇马神方面:满族自古擅长骑射,把马看成是万物之圣,以马神为尊崇。宁夏驻防旗兵沿袭拜祭马神的习俗,城西北角建有马王阁。逢出征打仗、胜利而归,都要到马王阁拜祭。鉴于政治、各级官吏、兵丁及官兵家眷的需要,从庙宇中供奉的佛陀、菩萨、玉皇、圣母、文昌、关公、孔圣等体现出清代宁夏新满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征。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宁夏满城出现了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局面,体现出各民族在多种宗教形式下互融互通。
注释:
①清政府在全国设立了五条驻防线,分别为:长城驻防线、长江驻防线、运河驻防线、黄河驻防线、沿海驻防线。其中长城驻防线是从北京到绥远(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经宁夏银川,再到凉州(今甘肃武威)。
②清政府在全国八旗驻防地中设有将军府衙共有13处,分别为盛金、吉林、黑龙江、江宁、京口、杭州、福州、广州、荆州、西安、宁夏、青州、伊犁。
③元展成,字允修,号芝亭,天津静海人,贡生。清雍正十年(1732)十二月,任贵州巡抚。雍正十五年至雍正十九年(1737-1741)任甘肃巡抚。
④1739年1月3日晚8时左右。参见薛仲三、欧阳颐合编《千年中西历对照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348页。
⑤班第(?-1755),蒙古族镶黄旗人,乾隆三年任兵部侍郎,擢湖广总督。
⑥水簸箕是配合地埂等田间工程,在坡耕地的集水线内修筑的小土埂或土坑。功能为节搁蓄一部分泥和水,避免水流集中冲毁地埂等田间工程外,同时还能防止坡面上的集水线本身继续扩大,被水冲成小沟,另外由于能够逢节搁蓄泥沙,所以还可逐渐改变地面起伏情况。参见陕西省水利厅编《陕西省水土保持技术画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