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缎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2020-05-30 01:03吴丽丽詹宇婷陈俊俊鲁佳亮祝成炎张红霞
丝绸 2020年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用

吴丽丽 詹宇婷 陈俊俊 鲁佳亮 祝成炎 张红霞

摘要: 漳缎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针对漳缎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传承工作较为艰难及应用较少的现状,将其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使漳缎的绚烂风貌得以传承和发展。首先介绍了漳缎的起源、工艺特点和图案特点,分析其传承方式。其次在传统漳缎的基础上进行图案选择、色彩运用、刺绣等创新设计,将创新后的漳缎以新的方式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漳缎艺术,给漳缎注入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达到传承和再发展的目的。研究结果为漳缎的传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 漳缎;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设计;传承;应用

中图分类号: TS941.11;J523.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

Abstract: Zhang velvet satin i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Jiangsu Province. In view of the less application of Zhang velvet satin and the difficulty in inheritance in modern costume design, this paper applies it in modern costume design, so a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splendid features of Zhang velvet satin. Firstly, the origin, technical an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 velvet satin are introduced and its inheritance ways are analyzed.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Zhang velvet satin, innovative designs such as color application, pattern selection and embroidery are carried out. The innovated Zhang velvet satin is applied in modern costume design in a new way, so that peopl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Zhang velvet satin art, give Zhang velvet satin new artistic vitality,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heritance and re-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Zhang velvet satin,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Zhang velvet sat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stume design; inheritance; application

漳缎是一种全真丝色织提花绒织物,曾作为御用面料,是中国丝绸产品的代表作之一。明清时期,织造匠人以福建漳绒的织造技艺为基础,吸纳苏缎富丽的特点及当时盛行的云锦图案,创造出缎地绒花的新织物——漳缎[1]。漳缎织造工艺复杂,其地部缎纹结构紧密光亮,花部起绒结构饱满缜密,花地分明,立体感极强[2],呈现出内敛的富贵之气。

2011年,漳缎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会议中,女领导人、女配偶服饰的局部采用漳缎,漳缎的关注度大幅提高。然而,由于生产环境变迁、史料留存稀少及老一辈匠人的逐渐离世等,漳缎的传承工作较为艰难[3]。本文总结了漳缎的艺术特点及传承的方式,指出目前传承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传承方式加以改善,以求加强漳缎的传承和发扬,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1 漳缎的起源及特点

1.1 起 源

明末清初已有漳缎的相关史料记载,最初以“倭缎”命名,直至清朝中期《夏門志》中出现“漳缎”一词。从命名来看,“漳”字代指福建漳州。因此,一部分专家认为漳缎与漳绒一样起源于漳州,后随着漳州蚕桑业萎缩而逐渐消失。另一部分专家则认为漳缎是当时的苏州织造匠人将漳绒与南京云锦图案相结合创造出缎地绒花的新织物。其中还有研究人员指出,漳缎的缎地结合了“苏缎”的富丽的特点[3]。

根据史料记载:清初,苏州、南京等地区已经同时生产漳绒和云锦,但福建漳州地区仍以漳绒业为主,云锦生产几乎没有,不存在漳缎的创新条件。因此,对于漳缎的发源地,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苏州[4-5]。

1.2 工艺特点

1.2.1 漳缎的织机构造

漳缎织机又称提花绒机,是在漳绒织机的基础上,结合提花结构而来的,可以说是织机中最为精密的一种。提花机构的加入使得实际生产中各绒经所需长度有所差异,所以古代匠人设计加入经窗和绒经架,单独控制每一根经线的送经长度(图1)。同时古代匠人还借助经管、料珠、泥砣等特殊装置,使得漳缎在制造时可以送经自如而又张力均匀恒定。又因漳缎具有提花工艺,所以织机中部装有“花楼”,需要两名织工协作完成。而且漳缎质地厚重,为方便掌握打纬力度,多采用坑机结构,机头着地。

1.2.2 漳缎的结构特点

漳缎结构复杂,经线一般为两组熟丝,纬线由三种不同粗细的生丝和直径1 mm的假纬“起绒杆”组成[6]。织造时,一组经线与三组纬线交织形成经面缎地,称为“地经”,另一组“绒经”与起绒杆交织起绒圈形成起绒组织,地经与绒经的排列比一般为4∶ 1。为保证绒毛细腻紧密,绒经的粗细是地经的三倍。缎地组织多采用八枚经缎,也会用到六枚变则经缎和四经六纬经斜纹。如漳缎常用的起绒组织中(图2),细纬与绒、地经形成接结,起绒杆与绒经形成绒花,绒经则在纵向与各组纬线形成“W”形固结,从而产生紧密耸立的绒圈。

漳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了起绒组织,并通过割绒工艺形成绒面效果,从而在组织结构上与非绒类提花织物区别开来。

1.3 图案特点

漳缎曾为御用绒类织物,深受皇家风格影响。从题材上看,漳缎图案多以龙凤为主题,兼有牡丹、莲花、梅、兰、竹、菊等花卉题材,云纹和江崖海水纹等山水题材,以及八宝、八仙和寿字纹等吉祥纹样。从纹样组织形式上,主要有满地散花、清地团花两种排列方式[7],整体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在图案色彩方面,漳缎的色彩分类与经纬线颜色组合息息相关,大致分为单色漳缎(地经与绒经同色)、双色漳缎(地经与绒经异色)、多色漳缎(绒经多色)及敷彩漳缎(割绒后染色)[8]。传统漳缎常用黑、绛、黄、藏蓝、墨绿等色彩。

漳缎区别于其他绒类织物的特点为地部是缎纹组织,花部起绒。按花部绒圈是否割断又可分为全割断、部分割断和全不割断三种,绒圈的不同割法会形成不同的明暗效果,从而丰富漳缎的色彩层次。图3为五彩缠枝牡丹纹彩经漳缎,图案采用满地散花式缠枝纹,造型简练生动,色彩明艳丰富;花部边缘部分绒圈未被割断,其他割断部分绒毛松散且富有光泽感,形成了较强的明暗反差,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2 漳缎的传承

漳缎一经问世就凭借独特的风貌得到大众的喜爱,清康熙时期对漳缎需求量逐渐增大,漳缎生产日渐兴盛,民间甚至流传着“漳织进贡,比缎吃香”的说法[9]。鸦片战争后,战乱不断、经济萧条及国外廉价丝绒制品的流入,漳缎生产受到重创。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缎重获生机,生产有所恢复,技艺得到一定的传承与保护。但至20世纪90年代,苏州的漳缎的生产技艺又陷入濒临失传的绝境。

2.1 传统织造技艺

传统织造技艺是漳缎的根源,应是人们要珍惜和保护的文化遗产。1991年,中国著名的丝绸专家钱小萍创建苏州丝绸博物馆,从民间收集到一台完好的漳缎木织机。1997年,漳缎成为江苏省受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星星之火得以延续。进入21世纪,中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浪潮,苏州丝绸博物馆相关研究人员从漳缎的历史源流、织造工艺、织机构造、艺术价值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培养了相关纺织技术人员和操作技术工人。经多方努力,2009年漳缎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博物馆的提花绒机重新运作,让人们再次看到传统漳缎的风采,如图4所示。这种传承方式留下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指导指南,但传播面窄,没有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应利用数字人文技术等更有效、传播范围更广的保护方法来进行传承[10],例如拍摄大型纪录片、建立非遗数字地图等。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漳缎濒临失传的困境,还需扩大漳缎的应用面,拓宽功能用途以提高影响力,实现最大范围的应用与传播[1]。

2.2 现代服装

近几年,中国处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过程中,中国元素逐渐盛行,越来越多服装设计师推动的“中国风”走向高潮[11]。漳缎是中国传统面料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服装作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和载体,但漳缎产量较少,并未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至2014年,第22次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女领导人、女配偶的服装设计采用了单色漳缎面料,如图5所示。该系列服装为内外两件,漳缎以江崖海水纹作为起绒图案,用在外套的袖口和下摆部分,整体华贵而不张扬。漳缎的运用赋予了服装典雅的中国风,还能使织物更为厚重、保暖。

APEC会议让更多人认识了漳缎,但这种服饰却无法成为普通人群的日常穿着,其魅力也只是昙花一现。漳缎在服装上的应用应多结合市场需要,参考时尚流行趋势,使其既保留本身的艺术特点又满足当下消费者的穿着需求。

2.3 其他纺织品

漳缎织物装饰效果明显,不仅可用于服装开发,还可以用于家用纺织品的设计,如图6所示的漳缎靠垫。这种传承方式兼顾了实用性与美观性,让漳缎更加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漳缎传承人王晨对漳缎工艺技术再认识,将漳缎从服饰面料转向艺术品的设计,用漳缎表现書法技艺(图7)。漳缎艺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极大程度地体现了漳缎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艺术创造价值,是一种可以继续延用和发展的传承方式。

3 漳缎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3.1 设计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现代服装、服饰品的艺术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体现人们共同审美的世界性纹样也被各地所认识和使用。许多世界性纹样经过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至今,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底蕴。世界纹样纷繁复杂,能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淘选,必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2]。有些世界性纹样仍能感到其所散发出的背景文化氛围。对世界性纹样进行再创作,将其应用在漳缎产品开发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漳缎的设计内容,也使世界性纹样得以传承和发展,并拓宽现代服装、服饰品设计发展空间。

3.2 纹样选择

螺旋形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小到指纹、海螺,大到龙卷风、星云,充满着迷人的神秘色彩。作为一种世界性纹样,螺旋纹早就出现在中西方的装饰纹样中,如希腊出土的螺旋纹单把杯、中国马家窑发掘的涡纹彩陶罐(图8)。随着纹样的具象化发展,螺旋纹演变为云雷纹等更为复杂的纹样[13],直到现在螺旋纹还在服装、纹样设计中广泛使用。抽象螺旋纹的应用使漳缎的更为时尚,符合当下的审美潮流。

本設计选用的纹样主体为螺旋纹配以各式花卉纹样,以满地散花式纹样排列将螺旋纹和花卉合理配置,均衡和谐。主题颜色为蓝紫色,吸取了西方著名“洛可可”艺术风格,整体鲜艳瑰丽且具有渐变效果,形成迷幻的色彩视觉效果,如图9所示。

3.3 在现代高级成衣中的创新应用

漳缎质地硬挺、绒毛滑软,在具备保暖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当下人们对服装廓形的需求。桑蚕丝的运用和精湛复杂的工艺使漳缎造价较高,适用于开发秋冬高级成衣。结合当下流行趋势,本文以女式西装和女鱼尾裙作为主要应用款式。

3.3.1 女式西装

女式西装从男式西装演化而来,具有男式西装严谨性、程式化及精湛工艺等特点的同时,又在款式、面料等方面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特点。

漳缎应用到女式西装上,赋予了服装细腻的质感;西装硬挺的廓形又更能体现漳缎富丽的特点,如图10所示的女式西装款式。漳缎颜色选择较深的紫色,配以洛可可风格的银线勾边刺绣,形成浮雕的效果(图11(a))。漳缎应用在女式西装的效果如图11(b)所示,服装低调奢侈,同时具有洛可可风格的标志性视觉效果。

3.3.2 鱼尾连衣裙

鱼尾连衣裙可使用较为厚实硬挺的面料,是秋冬高级成衣常用的款式,其魅力在于宽松的下摆,恰似美人鱼的鱼尾,可以修饰出女性特有的曲线。漳缎挺刮的质地和富丽的光泽感与鱼尾裙相得益彰。色彩上,图案地部可选择紫黑色,花部起绒组织选择段染蓝紫色纱线,颜色丰富,华丽又不失优雅,如图12(a)所示。在此基础上,采用法式刺绣、群镶珠片、花朵贴花等洛可可风格立体装饰作为面料二次造型元素,外观灵活多变,适合各种场合,如图12(b)所示。图12(c)为漳缎在鱼尾连衣裙上的应用效果。

3.3.3 艺术价值

上述两款服装设计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中的世界性纹样与传统中国工艺相结合,将漳缎艺术与现代服装款式相结合,不仅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漳缎艺术,也让人们看到中国传统工艺的包容与创新。纹样选择和设计中,选择螺旋纹作为设计元素,配以洛可可风格的色彩元素,营造奢华的视觉冲击感。世界性纹样“螺旋纹”和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运用,更有益于受西方艺术熏陶的欧洲人接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漳缎艺术,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3.4 在服饰配件中的创新应用

漳缎不仅可用于服装产品的设计开发,还可用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配件。漳缎织造工艺复杂,价格高昂,开发用料较少、价格相对较低的服饰配件,可以扩大漳缎的应用范围,也可以增加消费群体。漳缎产量较低,市面上可查询到的服饰配件很少,但以其他绒类织物制成的产品已经较为常见,如以其他绒类产品设计制作的领带、领结、包袋、帽子、头饰等(图13,www.wgsnchina.cn)。这些人们日常穿戴常用的小件服饰品也是传播和发扬漳缎艺术的良好载体。

4 结 语

漳缎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丝绸产品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纺织从业者有责任进行传承和发展。将传统文化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将中国传统工艺与世界文化相结合,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设计理念相融合,同时将这些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服饰品的创新设计中,发扬其蕴含的纺织科学和优秀工艺的价值,这也是一种提升纺织产品内在价值较好的方法。纺织从业者有责任将类似漳缎这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应用到现代服饰品的设计开发中,在提升纺织品的艺术价值、赋予其持久文化魅力的同时,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

PDF下载参考文献:

[1]叶正亭. 对话漳缎传承人: 王晨[J]. 江苏地方志, 2015(2): 44-47.

YE Zhengting. Dialogue with inheritor of Zhang velvet stain: Wang Chen[J]. Jiangsu Local Chronicle, 2015(2): 44-47.

[2]牛建涛, 黄紫娟, 胡国平, 等. 漳缎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J]. 上海纺织科技, 2017, 45(10): 58-60.

NIU Jiantao, HUANG Zijuan, HU Guoping, et 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weaving technique of Zhang velvet stain[J].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45(10): 58-60.

[3]王晨. 论苏州漳缎的科技成就与传承[J]. 江苏丝绸, 2014(4): 18-22.

WANG Chen.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nheritance of Zhang velvet stain in Suzhou[J]. Jiangsu Silk, 2014 (4): 18-22.

[4]张国华. 试探漳绒、漳缎、天鹅绒之渊源与区别[J]. 江苏丝绸, 2011(4):20-24.

ZHANG Guohua. Exploring the origin and difference of Zhangzhou velvet, Zhang velvet stain and velvet[J]. Jiangsu Silk, 2011(4): 20-24.

[5]和琪. 漳锻服饰的沿承与创新应用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 2016.

HE Qi.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Zhangforge Clothing[D]. Suzhou:Soochow University, 2016.

[6]王晨. 從传统丝织工艺谈漳缎的技术特征(1)[J]. 丝绸, 2003(5): 47-49.

WANG Chen. Talking about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 satin from the traditional silk weaving technology(1)[J]. Journal of Silk, 2003(5): 47-49.

[7]李金生. 名贵的丝绒织物之一: 漳缎[J]. 丝绸, 1982(3):51.

LI Jinsheng. One of the precious velvet fabrics Zhang satin[J]. Journal of Silk, 1982(3): 51.

[8]赵丰. 天鹅绒[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1: 31-34.

ZHAO Feng. Velvets[M].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 Press, 2011: 31-34.

[9]张国华. 苏州漳缎生产及发展传承轨迹概述[J]. 江苏丝绸, 2016(2): 22-25.

ZHANG Guohua. An overview of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Zhang satin in Suzhou[J]. Jiangsu Silk, 2016(2): 22-25.

[10]吴瑞丽.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遗资源整合及保护机制[J]. 图书馆学刊, 2018, 40(10): 50-54.

WU Ruili. Integration and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non-heritage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2018, 40(10): 50-54.

[11]金智鹏. 民间绘画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大众文艺, 2019(1): 72.

JIN Zhipeng. Application of folk painting elements in contemporary fashion design[J]. Popular Literature and Art, 2019(1): 72.

[12]陈健. 世界传统纹样的源流及阐释[J]. 丝绸, 2001(1): 36-39.

CHEN Jian. Source and explanation of world traditional patterns[J]. Journal of Silk, 2001(1): 36-39.

[13]庄纾. 具象之路:中外装饰艺术中的螺旋纹[J]. 艺术百家, 2005(1): 151-155.

ZHANG Shu. On the screw type in the decoration art[J]. Hundred Schools in Art, 2005(1): 151-155.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