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教后记

2020-05-30 10:48吴华亮
学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核舟赤壁赋赤壁

吴华亮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体会微雕大师王叔远精巧的艺术匠心和精湛的雕刻技术;

2.品味语言,认识作者魏学洢精准的文字捕捉和语言表现能力;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卓越成就,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体会雕刻家精妙的想象力与精巧的艺术构思;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

体会王叔远艺术匠心、人文色彩和文化底蕴,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古代工艺美术卓越成就。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堂拍卖,集体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课件;延伸资料;画笔橡皮泥(学生自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了解核舟原型

此核舟作品题材是什么?(苏轼泛舟游赤壁)

同游览者有谁?(苏轼、黄庭坚、佛印)

主角是谁?(苏轼)

苏轼被贬黄州,内心苦闷,经常借游山玩水排遣忧愁,曾多次携同好友泛舟赤壁。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几乎可以与王羲之等文人的兰亭雅集相提并论,苏轼也由此创作了许多优美诗文,《赤壁赋》是其中典型代表。王叔远是明朝人,以此为题材雕刻了一个核舟。与他同时代的魏学洢欣赏了他的作品,深为叹服,赞曰:“技亦灵怪也哉”。我们今天学习《核舟记》,就要通过这篇作品及其所述的艺术原型,一方面看看王叔远在雕刻核舟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看看魏学洢在描写核舟上的成就。

二、化身王叔远:每一个同学都是设计大师

1.品读原文,进行艺术构思

教师出示《赤壁赋》选段的译文,让学生品读,为其设计一件能体现苏轼与客精神状态的雕塑作品,并请同学上讲台表演自己的创意,有美术基础的同学可以画简图,甚至用橡皮泥捏自己的创意。

(此一环节可以在本课的第一课时由老师先布置,给同学们更多的创意时间)

(设计意图:出示《赤壁赋》选文译文和背景,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王叔远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过程,既要表现出原型的精神气质,也要留给自己艺术创作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个教学环节服务,要求学生把自己还原成艺术大师王叔远,设计一个雕塑作品,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王叔远核舟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

2.现场拍卖,评价核舟卖点

从同学们设计的优秀核舟作品挑选一两个出来,把它们和王叔远的作品一起拍卖,营造热烈的课堂研讨气氛,让他们重点阐释核舟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实施方法,每位同学都在课前发放了面值不等的拍卖券,可用于此环节。)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是同学们和王叔远的核舟作品进行艺术鉴赏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1)艺术构思精巧

在和同学们设计的作品对比下,王叔远能大胆想象,突破了《赤壁赋》抒情性的题材的限制,展开自己的自由的双翅,例如对客的艺术设定与刻画。佛印与黄庭坚是《赤壁赋》原文所没有的人物,或者模糊的人物,但王叔远没有受原作的约束,并结合背景做了自己合理想象,一个“绝类弥勒”,一个与苏轼“共阅一手卷”,赋予人文的气质和文化的底蕴,丰富作品的形式和文化内涵。

(2)雕刻技艺精湛

“技亦灵怪也哉”,代表了中国古代较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虽是长不盈寸、只有两个黄米粒大小的的微雕作品,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所雕刻的事物很庞杂,种类丰富,甚至一些最为细微的地方也能淋漓尽致去大胆表现,如细如蚊足的文字,僧所挂念珠历历可数,有的甚至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令人叹为观止。

(3)人文气息浓厚

王叔远雕刻善于取材。雕刻的人物苏轼、黄庭坚和佛印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苏轼泛舟游赤壁的题材是涉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核舟的艺术造型充满人文色彩。

3.知识链接,欣赏当代微雕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頭发丝上雕刻字画。当代微雕大师贾宗赤微刻极品震惊世界,黄金版微刻作品《易经》,鼎高4.7厘米,横长3.5厘米,宽2.2厘米,共6379字;中英文版《联合国宪章》刻写密度竟然达到了每平方厘米60000字母,创造世界之最(作品由多媒体放大100倍展示图片)。

不过,这些和王叔远作品相比,技术高超有余,艺术魅力不足。

三、理解魏学洢:每一位同学都是语言大师

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确高超,但如果缺少一位同样高超的语言大师,就不能表现传达出作品的独特模样和艺术价值。魏学洢,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传奇。可以说是王叔远成就了魏学洢,也可以说是魏学洢成就了王叔远,他们是互相成就的。

现在,我们一起来鉴赏魏学洢高超的语言艺术。

1.泛舟赤壁,不言而妙

思考:作品题材是苏轼泛舟赤壁,苏轼是主角,舟就是核舟,这些在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那么一个“泛”字,魏学洢再现出来了吗?“赤壁”能体现出来吗?

参考答案:“泛”的意义很多,这里为“漂浮”之意。不借助船夫摇动船桨推进小舟,而是什么也不做,任由小船在江流之上漂浮。文中“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是横卧着的,并没有在船夫手中摇动着,两个船夫一个居右者“攀右趾,若啸呼状”,似乎在偷懒,另一个“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也没有在干正事。那么船当然是漂浮的状态,照应了“浮”字。“赤壁”二字在文中似乎也不能直接寻着,但仔细看核舟窗户上雕刻的文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就是出自于苏轼《赤壁赋》里面的文字吗?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板书)。

2.再现人物,细腻传神

思考:《赤壁赋》中关于人物形象,多注重表现人物的神,对人物具体外在的形缺乏精细的刻画,这对艺术家的艺术再创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然,对文字再现者魏学洢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他的笔下,人物刻画成功吗?

参考答案:苏轼与黄庭坚共读一手劵的快意洒脱的模样,颇能反映苏轼谪居时的精神状态。一人执卷端,一人执卷末;一人抚好友背,一人指卷;一人现左足,一人现右足。读来不免身临其境,他们二人沉浸于阅读的快乐中,而忘却了所有人生不得志。

佛印是一个和尚,相传他和苏轼志趣相投,关系甚密,可谓至交,他们二人流传了不少有趣的故事。苏轼写过一首诗《戏答佛印》:“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文中对佛印的刻画颇能表现他这种“不拘礼法,放浪形骸”的世外高僧形象。

两舟子一个抠脚趾,大声呼啸,一个听茶声,放空身心。一个严厉的主人手下员工是不敢放肆、随意脱离工作岗位的。他们这般悠闲轻松自由,折射出主人苏轼的洒脱达观。

四、总结《核舟记》,每一位同学都是鉴赏大师

从苏轼手下的《赤壁赋》,到王叔远刻刀下的小核舟,再到魏学洢笔中的《核舟记》,一代代文化巨匠在不断丰富苏轼与赤壁,再现历史和传奇,弘扬文化与传统。这些文化人和艺术作品呈现在我们目前,供我们欣赏。我们为我们民族曾有过这样一批文化巨匠而自豪,也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生命力而骄傲!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一件你喜爱的工艺作品,然后对此形貌进行说明和描写。写出你的体验与感受,字数不少于五百。

教后记

《核舟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说明文。上课前我进行了一番有创意的构思。该文按说明文文体教学的路子上肯定陈旧,极易流于平庸,不够新颖和生动,缺乏语文所特有的人文味。本文第一课时就是疏通文意、梳理文章结构,第二课时我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成效较好。

教材处理上,追求立意的创新与深度。王叔远是魏学洢笔下工笔细描的微雕艺术作品——核舟的創作者,魏学洢用了“奇巧人”“技亦灵怪也哉”来彰显自己对他由衷的赞美。备课的时候我自然而然被王叔远创作所吸引,因为他的取材对象是历史上一段文坛佳话:苏轼泛舟赤壁。如果把我们还原成艺术大师王叔远去感悟他艺术创作的过程,每一个同学都是王叔远,让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去领悟艺术创作的真谛,去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成就,这一定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如此的立意也使得课堂妙处横生,充满魅力。创新不能是没有目的的胡乱的标新立异,要做到以文本为中心,这样的创新才有价值与意义。

在教学活动上,追求让初中生所喜欢、乐意参与的活动形式。有了一个好的立意固然不错,但要把它付诸实施并让初中生能接受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首先问题就出在了选段《赤壁赋》上,如何让同学们尽快理解文意?要不要用原文?由于时间紧、翻译难,用原文显然不恰当,于是就出示译文选段,并就一些关键句做一点评,介绍苏轼被贬黄州的心情,并请同学们就依此为苏轼与客设计雕塑作品。同学们在那一刻都像一个个当代的王叔远,有设计苏轼对月诵诗,饮酒嘱客,潇洒快意;有设计苏轼羽化登仙如嫦娥奔月一般,抛却一切烦恼;有设计苏轼与客相枕乎舟中,天明,都烂醉如泥了……设计很精彩也能反映人物当时的精神状态。再通过拍卖引回文本,讨论王叔远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意义,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成就。同学们的讨论,让我很欣慰,我知道我的目的达成了,因为核舟的艺术价值在与同学们作品的对比中得到了突显,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

教学气氛上,追求浓郁的文化气息。本节课古诗文、典故及相关背景资料信手拈来,而且都与文本紧密相连。利用《赤壁赋》选文让同学对作品取材有了更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去探究人物精神,使课堂具有了一种人文的气息。这节课同学们有生第一次设计了自己的雕塑作品,而且还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有的同学开始搜集一些美术作品,而且还认识到了欣赏艺术不是简单视觉的享受,还要看到它的内涵,而了解内涵就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了解作者,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知识。

教学结构上,追求条理清晰、进程自然的课堂。引用核舟故事原型《赤壁赋》,让同学们展开艺术创作,设计雕塑作品环节,进而拍卖作品,讨论作品卖点。这样,每一位同学都化身为王叔远,从而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又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语言大师,去理解、去评论魏学洢高超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理解文字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苏东坡的手下的《赤壁赋》,到王叔远刻刀下的小核舟,再到魏学洢笔中的《核舟记》,课堂层层递进,组织有条不紊,一代代文化巨匠在不断丰富苏轼与赤壁,再现历史和传奇,弘扬文化与传统。课堂层层推进,秩序井然。

让语文教学有新意,让学生对语文有兴致,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的气质和文化的底蕴,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自觉追求,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从心里真正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核舟赤壁赋赤壁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核舟究竟有多大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着力表现事物的特征
苏东坡《前赤壁赋》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心脏“核舟记”
从《核舟记》窥探核舟艺术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