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生
膝骨关节炎是以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积液、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膝盖红肿、上下楼梯痛等,若未及时治疗,可引发膝关节滑膜炎、腘窝囊肿、膝内、外翻、关节畸形、残疾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西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风险高、不良作用明显。目前临床常用温针灸治疗,以经穴温针灸和经外奇穴温针灸为主,但其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外奇穴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5.68±5.7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平均病程(3.18±0.97)年;分级:14例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5.97±5.2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平均病程(3.33±0.87)年;分级:15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2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3],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肝肾亏虚证,主症:腰膝酸软、屈伸不利等;次症:心烦口渴、畏寒肢冷等;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弱。②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③入组前3个月未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等其他治疗。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②存在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者。③合并痛风性、创伤性膝关节炎。④存在骨折、半月板破坏、脓性感染等疾病影响膝关节者。⑤关节腔积液过多者。
1.3 治疗方法2组均行温针灸,选择穴位不同,针具均选用0.35 mm×40 mm环球牌无菌针灸针,艾条均由苏州市东方艾绒厂提供。对照组:取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穴位,患者行仰卧位,用柔软物在腘窝处将患膝垫起,使膝屈120°,使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针刺穴位,取长1.5寸28号针灸针迅速刺进穴内1寸左右,捻转提插,得气后,取中间带孔硬纸片穿过针柄紧贴皮肤,点燃长约2 cm艾条后,在艾条中间做个长0.5~1寸小洞,套在针柄继续燃烧,同时在穴位周围放薄纸片以防温度过高烫伤患者,待艾条烧完后除去艾灰,重复上述方法再灸1次,留针30 min。观察组:双髋骨穴、外膝眼穴、内膝眼穴、鹤顶穴,其中髋骨穴为梁丘穴两边各1.5寸,患者行仰卧位,用柔软物在腘窝处将患膝垫起,使膝屈120°,使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针刺穴位,取长1.5寸28号针灸针迅速刺进穴里1寸左右,针刺内、外膝眼时,针尖向膝关节正中斜刺0.5~1寸,缓缓提插,得气后,取中间带孔硬纸片穿过针柄紧贴皮肤,点燃长约2 cm艾条后,在艾条中间做个长0.5~1寸小洞,套在针柄继续燃烧,同时在穴位周围放薄纸片以防温度过高烫伤患者,待艾条烧完后除去艾灰,重复上述方法再1次,留针30 min。2组均连续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①治疗3周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估疗效,治愈:临床疼痛及相关体征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疼痛及相关体征基本消失,70%≤证候积分减少<95%;有效:临床疼痛及相关体征大部分消失,30%≤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以上情况均无或病情加重者,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抽取患者膝关节液,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一氧化氮(NO)水平。
2.1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2.2 TNF-α、IL-1及NO水平治疗前,2组患者TNF-α、IL-1及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1及NO水平皆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NO水平比较 (例,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膝骨关节炎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损伤与退变,该病可累及软骨与周围组织,出现关节僵硬、肿胀、活动受限及疼痛等症状,病情发展严重时会出现畸形、丧失行动能力[6]。临床治疗该病,以维持关节形态及功能为主,中医治疗风险小、安全、经济,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之一。
膝骨关节炎属中医“肝肾亏虚证”范畴,《黄帝内经》言:“肾主骨,肾气衰则骨病”。而中老年群体因体质偏弱导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痹阻经络,互结痰瘀,出现关节疼痛、腿脚不灵、血液瘀积等症状。膝骨关节炎发病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为标,肾虚邪实。治疗主要以补虚泻实,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为主,针灸治疗关节炎旨在改善血液循环。据王京良等[7]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温针灸与康复训练结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TNF-α、IL-1及NO水平皆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下降更明显,提示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经外奇穴温针灸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TNF-α、IL-1及NO水平。分析其原因为,经外奇穴是对十四经穴的补充,对疑难杂症有特殊治疗作用。本研究中取双髋骨穴、外膝眼穴、内膝眼穴、鹤顶穴,其中双髋骨穴有清热祛风之效,刺之可改善中风偏瘫、膝关节痛;内、外膝眼穴主治膝关节疼痛,有通经活血、疏风散寒之效;鹤顶穴可除湿祛风,刺之可强壮腰膝、活络止痛,针刺诸穴可起活血通络、疏风散寒、强壮腰膝之效[8]。而温针灸可加快气血循环,同时艾灸温热效应可进一步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可显著改善关节软骨代谢及临床症状。此外,TNF-α、IL-1及NO均是破坏软骨的重要炎性因子,而上述研究中,经外奇穴温针灸显著降低其水平,起到控制炎性病灶,减轻损伤的作用。
综上所述,经外奇穴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TNF-α、IL-1及NO炎性因子水平,促使患者疾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