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
五、鞭
鞭为短兵,其由来与锏相同,但是锏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软硬之分。古籍所载大都为单鞭、硬鞭,到了21世纪则重软鞭。双鞭之法大概是后人见锏法双用攻防并行,故将其引入鞭法,易单为双。
鞭与锏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其抡舞攻御之法大同小异。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鞭等数种,历史上有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已不得其传。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作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鞭、锏二者,始源甚早,但鲜见出土文物。《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后梁战将王彦章,不仅善枪,而且善铁鞭。冯云鹘《金石索》中,图示了王彦章铁鞭一幅,“长仅六尺二寸强,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槌,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中国兵器史稿》)。可知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者方能演练。
宋丁度、曾公亮《武经总要》:“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唐代已广用之。”明代出现了两节铁鞭,其形略如宋代铁链夹棒,但宋器铁链颇长而短棒为方体,明器则中链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细圆体。何良臣《阵纪》说:“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來。”由此可知,明军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视以拳棍技术为基础,来提高鞭的实战能力。
清代鞭已有软硬之分,但软鞭的广泛运用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因为当时满族人及北方人喜练软鞭。当时为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于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用时抽开鞭头,套索于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击、笞、勾、缚,善用者常可胜敌人之刀剑,一击而可拖拉敌颈或腿,使其倒地。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很方便。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械协调性强,演练者既要有击打速度,又要体现灵巧的方法,尤其舞动时,上下翻飞,相击作响,如银蛇飞舞,使人眼花缭乱,有很好的表演效果。
六、锏
锏为短兵,方形有四棱,连把约长1.3米,因形似简而名。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以形之不同而变更其名。因短兵利于步战,后人多有习者,又因其携带便利,可做随身防护之用。
锏无单用,法重双行,故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有些善用长兵的人将锏藏于腰间,以防不测,因此锏为短兵而兼为暗器。
历代鞭、锏相提并论,被视为杂兵,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运用广泛,多配与其他兵器作战,尤其是与长兵为伍来使用。
七、锤
锤是一种带有球状物的打、砸击力甚大的棍棒,因锤的头部酷似瓜形或蒺藜球,早期称为“瓜”“骨朵”。依锤头形态不同,又分为立瓜与卧瓜两类。长锤连杆有近2米,短的有十几厘米的袖锤,普通手锤40厘米左右,标准制式大多在50~70厘米间。
锤大体有长柄锤、短柄锤、链子锤等,也有分为硬锤、软锤的。长柄锤多单用,短柄锤多双使。由于锤的特点各异,使用方法也大不一样。短柄锤多沉重,使用时硬砸实架,其用法有涮、拽、砸、架、云、盖等。软锤多走悠势,讲究巧劲。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锤的使用非常普遍,无论是军阵还是仪仗都大量出现。这和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有比较大的关系。锤子这个东西有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制造方便,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所以游牧民族非常喜欢这东西,甚至当成一种生活用具。
锤早期多是木柄的,自隋唐宋辽起,出现了大量金属杆的锤,到了明清依然很普遍。锤这种兵器,重心非常靠前,这直接导致非常难以来回抡,抡出去容易但收回来极难,因此基本都是短柄,再长则影响实战功能。锤大多用于近距离贴身肉搏,正常距离的白刃战还是要使用长矛和刀剑。
八、抓
抓,又称挝,在民间流传较广。抓头形似爪,缚以长绳或木柄。
抓分长械及软械两种。长械有“金龙抓”,杆长约2米,杆端有抓形如人手,中指伸直,四指屈挠。软械叫“双飞挝”,系暗器的一种,用金属打造,像鹰爪,缚以长绳,用于击人马,脱手掷去,着身后收回,使其不能脱走。近代这一器械演练者已很少。
九、戟
戟在商代即已出现,西周时也有用于作战的,但不普遍。到了春秋时期,戟已成为常用兵器之一。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的,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在河北藁城台西的商代遗址出土的铜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长兵器,这便是戟的雏形。戟比戈和矛更为先进,很快成为将士们作战的格杀利器。
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一种是以矛为主,旁生横刃,柲装插在矛体的銎部。这种戟突出了矛的优势,刺杀有力,但勾啄易掉头。另一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这种戟形体单薄,易脆易折,不适于实战,多属仪仗用的装饰兵器。春秋战国时,战斗中使用的戟,仍将分制的戈和矛联装在木柄或积竹柄上。这种青铜戟直刺有力,横钩不易脱落,有的戟还在长柄上端自上而下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大大提高了戟的杀伤能力。
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钢铁铸造的戟。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戟刺尖锐修长。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戟下侧垂直伸出的援,由宽钝变为窄尖;与援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柲。由此,戟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形,故称“卜字铁戟”。西汉以后,戟的援由平直变为弧曲上翘,进一步增强了前刺的杀伤力,在当时是军队中的常备兵器。
三国时期,戟的种类增多,有长戟、手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是性能优良的防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杀伤威力大。两晋以后,由于盔甲的制作日趋精良坚固,钩啄兵器的效用降低,而枪、矛等刺兵器仍能大显身手,于是枪渐渐取代了戟。到唐代,戟退出了军用兵器的行列,成为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礼兵器,叫“矟戟”,是朝廷文武官员表示身份的仪仗物,门前列戟以示身份高低。
(未完待续)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