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在历史课堂上学习新课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硬死板。一些教师的课堂导入没有重点,导入部分与教学部分没有衔接,显得十分突兀,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其实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条件是教学氛围,如果教师在一节课开始就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无疑是成功的,既然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就是不能忽视的,教师利用有效地、合理地方法进行课堂导入,帮助学生掌握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多媒体;设置悬念;思考探究
初中历史的新课程已经进行改革多年,新课程的变更给初中历史课堂带来了新动力。然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一门新课前对所讲内容感兴趣呢?这里的问题跟课堂导入有很大的关系,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课堂的教学气氛,也是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下面笔者将从多媒体、设置悬念、思考探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多媒体教学法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的出现给教学课堂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影视片段进行授课。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影视片段进行课前导入,而选择的片段一定要具备历史持有的特征,同时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内容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及细节,一些重要的独立性历史事件,仅仅靠教材和老师的讲述,学生很难对此印象深刻。利用影视片段作为课前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容易找到学习的状态,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極性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以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为例,主要讲述的是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通过这个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接下来的学习中,让学生更加明白辛亥革命对历史发展的意义。
二、 设置悬念教学法
设置悬念是启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课堂上可以合理地、适当地设置悬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刚刚结束的课间,并没有回到课堂里,这时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个悬念,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课堂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挥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以学习《秦统一中国》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在最早期的时候,中国并不是像现在这么统一的,而是‘四分五裂的状态,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又是在什么时候中国形成了统一呢?下面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设置悬念的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 思考探究教学法
如果教师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的探究兴趣,就盲目地传播知识,那么学生就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前导入这一环节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上述几点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现如今,有许多教师认为课堂导入的存在没有必要,但是课堂导入的存在不仅仅是让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还是一节课是否能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教学设计时,需要设计的新颖、有趣,这样才会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葛露.关于初中历史课导入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2):43-44.
[2]田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方案的设计[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陈素敏,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