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的家庭应如何开展亲子阅读

2020-05-29 09:02古惠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55期
关键词:读本亲子家庭

古惠茹

[摘   要]亲子阅读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幼儿的成长有极高的价值,亲子阅读还能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提倡全民阅读以及注重家庭教育的今天,幼儿园有义务对3-6岁幼儿的家庭开展阅读指导提供帮助。本文从选择适宜的读本、亲子阅读环境的创设、亲子阅读指导策略几方面给3—6岁的幼儿家长提供建议,旨在提高此年龄段的幼儿家长在亲子阅读中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取得实效。

[关键词]3-6岁幼儿;亲子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国民整体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亦有助于满足我国发展高质量经济结构的人才需要,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培根说过:“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卓越的文学家们都将书籍、读书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見阅读在人的一生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12月发布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其中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少儿优先,保障重点。其中明确指出:少儿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必须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大力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发挥父母和未成年人监护人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创造、维护少年儿童良好阅读环境。还在重点任务之一的少年儿童阅读工程中提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推荐优秀读物、开展阅读指导、开展爱心捐赠、阅读推广展示等,传递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引领亲子阅读风尚,营造书香氛围,培育良好家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什么是亲子阅读呢?胡珊认为亲子阅读是“家庭情境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故事书或图画书的一种阅读活动,亲子阅读侧重在家长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各种生动有趣方法引导儿童对阅读过程的兴趣,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基本阅读能力获得的关键期是在3-8岁,幼儿园孩子正是在这一时期内,3-6岁的幼儿还没有接受正规的学校阅读训练,对幼儿时期来说,其阅读主要依靠家庭的培养和父母的指导,因此,家庭亲子阅读是对幼儿开展阅读教育的启蒙。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在亲子阅读中扮演着陪伴、指导和帮助的重要的角色,发挥很大的作用,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对幼儿的成长有极高的价值,能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当前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

我园“十三五”课题“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于2017年经过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立项,课题开展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较多的家庭在亲子阅读中存在各种问题。

(一)功利性

有的家长在选择读本时以知识性绘本为主,期望幼儿通过读本了解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的以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以认识汉字为目标;有的阅读一段时间后要求幼儿能流利复述;还有的利用读本进行说教,希望幼儿从中增长知识、懂得道理。这些任务式的做法将会大大地挫伤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不利于良好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便利性

很多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单纯的给孩子讲讲故事,不必通过书本阅读,为了达到快捷方便,有的家长直接在手机上搜索幼儿故事念给他们听。这种快餐式的电子阅读不具备纸质书籍的直观感,不利于让幼儿建立文字和书本的直接联系,幼儿听故事没有参与性,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此举还会让孩子爱上电子产品,从而影响视力,得不偿失。

(三)随意性

很多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没有计划性,想起来就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比比皆是,阅读时长也很随意。阅读技巧的运用随意性也较大,尤其是互动意识不强,认为讲完一个故事或一起看完一本书就结束了,就算有提问答案也大多是“是”和“不是”或者孩子点头摇头就能解决的。

(四)父亲角色淡化

我园今年5月份开展的全园性幼儿讲故事比赛活动中,小班级参加初赛的24组家庭中,只有4个爸爸参加,比例不足17%。多项研究也表明,因为受到“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工作的劳累,爸爸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参与度较低,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妈妈身上。

二、选择读本的建议

在读本的选择方面,《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价值导向、专家意见、市场表现、群众口碑、质量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向读者推荐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这些原则可以作为家长购书的参考标准。此外,还要同时兼顾以下原则:

(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符合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读本对幼儿来说才是适宜的,在合理的范围内,家长可以尽量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读本,这样孩子才有阅读的愿望和兴趣。小班的孩子可以选择色彩鲜明、文字重复、以图为主的绘本,如《小蓝和小黄》《好饿的小蛇》《捉迷藏》《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中大班的孩子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可以选择温情系列、哲理系列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鳄鱼爱上长颈鹿》《花婆婆》《爱心树》等。

(二)选择优秀的读本

优秀的读本往往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注重细节设计、文字和图画相辅相成、有特殊的创意、装帧精美,在我国传统故事绘本中,不乏优秀读本,如《年兽的故事》《葡萄》《一座房子和一块砖》《漏》等;还可以选择曾经在“凯迪克奖”“格林威大奖”等国际绘本大奖中获得奖项的读本,如《大卫不可以》《市场街最后一站》《我要吃掉你》《南瓜汤》等。家长在购买绘本时,建议选择正版书籍,正版的读本虽然价格较高,但是字迹清晰、纸张精美、绿色印刷,质量有保障,给孩子使用带来安全。

三、亲子阅读环境创设的建议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写到:“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年人接受什么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未成年人的环境,他们在什么环境下活动,就在什么环境下思考和感受。”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中开展亲子阅读主要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考虑。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良好的物质环境为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对物质环境的营造上建议做到:一是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有专门的书房,里面有幼儿自己的独立书架,高度便于幼儿自由取放。书房一角可以放上小沙发、抱枕,打造温馨的阅读角,营造舒适、轻松的亲子阅读环境,便于父母和孩子共同享受阅读时光。二是购买丰富的、足够量的阅读材料,父母对这些书籍做出非常珍惜并视为财富的榜样,以此影响孩子。

(二)心理环境的创设

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双方的支持与关爱、亲密无间的阅读方式、重视及关注程度等都会给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幼儿对亲子阅读的兴趣。如阅读时亲昵地抱着或搂着孩子,交流时关爱的眼神、生动的面部表情、赞赏的语气等,会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在加强亲子沟通和交流,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使亲子阅读变成孩子每天向往的 “必修课”。

四、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

随着社会化文明程度和家长学历的提高,對于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家长们的意识普遍较高,都持支持的态度,但是对于亲子阅读中家长应该如何指导是比较随意的,也没有受过相应的指导,还存在一些方法和理念不恰当的现象。建议3-6岁幼儿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跟孩子一起制定家庭阅读计划

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明了事先做好计划的重要性,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并制定家庭阅读计划,使亲子阅读有目的性、方向性和规律性。计划宜简单、清晰、易操作,首先写清楚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地点、由谁来陪伴完成等事项,如临睡前的15—30分钟,可以在书房、阅读角、沙发、床上阅读,最好是父母共同陪伴。其次,可以将图书馆看书、到书店购书的频率写到计划中,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再次,将必备的阅读规则纳入计划中,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如正确取放、翻书的方法,知道读书要一页页地翻看,是有连贯性和顺序性的,文字是从左到右的等等,阅读过程中提醒及关注孩子按要求完成。

计划重在执行,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使幼儿的阅读行为变得习以为常,可以将每天的亲子阅读进行微信打卡,收到亲友的点赞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二)善于运用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

阅读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更有成效。

1.讨论法。父母和孩子共同围绕故事中角色和情节展开讨论及评价,双方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故事角色或其中的情节)吗、为什么、有何感受、还可以怎样发展等等。

2. 提问法。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设问、追问、预测性提问等,建议家长的问题以开放性为主,需要幼儿根据画面的变化进行思考回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使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家长在提问中帮助他们梳理经验,使故事情节既合情合理又具有创新性,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要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疑问,父母跟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力找出各种有趣的答案。

3.图读法。指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以引导孩子看图为主,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图读法的优点是关注图片,可以发现其中的有趣细节,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4.点读法。父母通过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方式朗读读本文字的形式来讲故事,还可以手指点读文字开展阅读,点读法的优点时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字的优美、流畅,熟悉书面语言,丰富词汇及领悟语句结构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5.模仿法。阅读过程中当遇到有趣的情节,可以引导孩子开展模仿活动,如小班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象声词,中大班的孩子可以模仿对话和动作,引导他们模仿能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增强幼儿阅读的愉悦感。

6.活动延伸。阅读完毕,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开展续编故事活动,将续编的故事画下来编制一本图书,有利于拓宽孩子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一起进行道具制作并利用做好的道具开展故事表演活动,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增强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亲子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家长们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或综合运用,同时要关注幼儿的反馈,如果他们有反感或不耐烦的情绪可以及时修正,以不影响其兴趣为前提。

(三)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阅读活动

为贯彻落实共建书香社会的要求,除了图书馆、书店之外各地都新增了许多公益书吧,这些公共阅读场所一般有较好的阅读氛围和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家长可以有效利用周边的社区资源开展幼儿阅读扩展活动,使亲子阅读更加丰富多彩。

(四)开展多样性的阅读分享活动

一是当孩子对某一本读本比较熟悉,可以将读本带到幼儿园进行分享,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二是根据幼儿的朋友圈组建小组,定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活动的开展可以到某一个孩子的家中或者相约到户外,家长们自由畅谈亲子阅读的经验和做法、心得和感受,达到好经验共同分享的目的,使其他家庭获得启发。此举既密切了家庭间的联系又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还使家长们获得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一举多得。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8年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68.7%。“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共建书香社会需要每个家庭的参与,聚沙成塔,如果每个家庭都来重视阅读,切实做到阅读从娃娃抓起,让大家爱上书籍、爱上阅读,那么国民素质的提高、书香社会的建立、全民共享文明社会的时代也就不远了。

普及广大家长亲子阅读的指导方法和能力是我们今后需要不断努力及关注的方向,让幼儿在亲子阅读中获得成长是我们的目标和希望。最是书香能致远,期望越来越多的家庭掌握亲子阅读的科学方法,期待更多书香家庭的出现,期盼阅读给孩子带来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国报告网. 2018年中国全民阅读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EB/OL]. http://free.chinabaogao.com/wenhua/201804/04213315H2018.html, 2018-04-21.

[2]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发布[EB/OL]. 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12/27/c_129421928.html, 2016-12-27.

[3]胡珊.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发展及其新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周兢.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势[J].《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39

[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 http://www.ddcpc.cn/index.php?a=show&c=index&catid=454&id=124078&m=content. 2019-04-16

猜你喜欢
读本亲子家庭
雏燕
一套朋友圈生态的诗词趣味读本
家庭“煮”夫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Little Bean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