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数字基建的生产中心

2020-05-29 08:10佳师刘晶齐旭
中国电子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电子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佳师 刘晶 齐旭

近几年.云计算热度不减,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中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最近,国家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云计算成为数字基建领域之一。我们该如何把握新一轮投资机会,规避发展误区,让这一轮投资真正用到云计算发展的“刀刃”上?

“云基建”重点在“新”

目前各地方对于新基建投资很有积极性,但需要摆脱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走老路的态势。“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重点在‘新,不能走过去简单重复建设的老路,避免村村户户‘冒烟囱,导致社会资源过度浪费。”阿里云总裁张建锋表示。

赛迪顾问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凡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同样的担忱,云计算成为数字新基建中很重要的部分,目前它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重复建设的风险。因为过去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如何实现统一规划,将新的基础设施与旧有的基础设施进行融合,实现新的智能化升级是一大挑战。

云计算被称为“云”,但它并不是“空中楼阁”,每一朵“云”都需要跑在新型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而云计算的“此数据中心”并非过去的“彼数据中心”。

关于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表示,新一代数据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需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计算力的主要生产中心。它是时代性的基础设施,内部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数据存储、高效的人工智能学习和推理能力,能够以算力驱动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断产生各种智能化的数据服务,并通过网络以云计算形式向组织及个人提供服务。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数字新基建中云计算定义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新”应该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能源效率新,二是数据效能新,三是计算效率新,四是智能运维新。

以能源的效率为例,随着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其消耗的电力、水、土地等资源越来越多,传统数据中心的能效评价指标PUE已无法反映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未能反映碳排放和环境友好的问题。所以,新型能源设计就需要针对资源的关键制约点、挖掘点、环保点,引人多项指标牵引创新建设模式,新型架构设计和自动化的运维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而从数据效能的维度看,企业创新推动企业数据量从PB级向EB级迈进,数据中心规模也随之扩大,数据中心所容纳的数据海量化、多元化和非結构化逐渐成为新常态,数据中心实时性处理需求变得更为迫切。而从计算的维度和运维的维度看,数据量的澉增、异构计算、高性价比,以及数据中心以大规模、超大规模为主,大量的设备和复杂的系统都对计算的效率以及运维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实现更高效的计算、更智能的运维就成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必然选择。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受访者都谈及了目前国内云计算中心部署面临的网络延迟和网络成本的挑战,目前网络带宽成本占到整个云计算成本的20%-30%,远远高于国外,如何降低网络带宽的成本也是众多云计算厂商的重要诉求,尤其是随着5G商用,未来2-3年数据量还会激增,如何平衡云计算中心的网络带宽资源,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大部分云数据中心均建设在远离城区的地方,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徐明强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这就需要解决网络带宽与网络延迟的问题。由于很多企业用户和云资源距离并不是很近,网络的延迟和带宽就成为客户用云的一大痛点。用云量多的时候,很多客户都遇到丢包问题,而且丢包率还很高。现在大家都在家里工作、云上办公,带宽就变得很紧张,很多视频网站不得不把分辨率调低。因此新基建的推进,希望能够在带宽与网络延迟方面进行改善。

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首席科学家、技术部总经理钱岭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关于云计算投资的主要痛点是整体规划,要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带宽、社会化需求、节能减排等问题,让建设节奏和市场需求充分匹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不造成任何资源浪费。”

徐明强也谈及投资节奏与生产能力的预估,他说:“对于云计算供应商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产能计划,在什么时间搭建多少,投人多少,什么时间做什么,生产能力的预估非常重要。”

“云生态”重点在“用”

互联网上半场红利消失,下半场需要合力挖掘潜力,是几乎所有被采访企业的共识。“互联网红利的消失,需要找到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而政企市场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领域。”浪潮云总裁王方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云计算的上半场即将结束,线上版的互联网、衣食住行等消费互联网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在云计算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下半场,更大使命是推动物理世界、传统企业上云,推动各行各业转型,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刘松说。

如果说在上半场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在下半场政府和企业的升级将会深远地影响我们的公共服务和生产模式,金山云合伙人、云计算产品中心总经理刘涛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目前传统产业用云的动力并不高,不是不想用,而是很多时候用不起来、不好用,因为缺乏丰富的云生态。目前存在的各种各样行业的、专业的云,以及专业的云应用,很多云服务商都想做同样大而全的东西,都想做“超级云服务商”,但事实上不可能。

最近云计算领域热议得比较多的是包括美团云、苏宁云在内的几个云服务商相继宣布退出云计算市场,云计算市场的洗牌拉开序幕。云计算是一项资本、技术两手都要硬,而且需要长期投入慢回报的业务,所以要想在云计算大市场中分到羹,各自做最擅长的部分,合作共赢才是出路。

所以亚马逊AWS首席云计算企业战略顾问张侠在谈及云计算新基建时说:“要推动云计算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之与各行各业的业务和技术平台结合。”云计算的下半场需要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这也是所有的技术落地难点。青云QingCloud副总裁刘靓表示了相同的观点,技术的发展从未停下过脚步,然而能够发光发热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与企业的需求和场景相结合的技术。而云计算要想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就必须与行业、产业、场景进行深度的融合。

在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政企市场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领域,众多企业要在云上聚合,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生态的建设。对于云计算厂商,构建良性的生态圈意义重大。政企市场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不管是现在和未来,都不可能有一个厂商可以靠自己做云服务完成所有的内容,只有与合作伙伴双向赋能,从市场需求和技术深度出发,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现在主流厂商的生态做法基本都是做好平台层,开放SaaS层。

“云服务已经进入了相对长时间的增量时代,技术实力、生态圈建设、资金实力等将成为云计算市场参与者表现的决定因素,云计算市场的马太效应将更加凸显。”曙光云计算集团总裁助理袁伟说。

“在这一轮云计算的新基建推动中,我们需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的行业云、园区云,混合云,并与大型的云平台进行对接和整合,加速更成熟的云生态的形成,鼓励更多的软件到云上开发应用,从而建立更为丰富的云服务、云应用生态,让中小企业能够真正地用得起来。”刘松表示。

“云安全”重点在“可信”

如果说传统产业核心业务上云,是下半场云计算推动的重点,那么这些行业领域最在意的是什么?上云最为忧虑的是什么?答案是安全。

“这些涉及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核心系统云化,需要充分考量数据安全、交易稳定、行业监管、规模经济等。”易行捷云创始人陈喜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肘表示,“只有在关键业务上具备本质安全、过程安全的云平台建设思路,实现从芯到云的本质安全、过程安全的同时保证稳定高效运营,这些重点领域的核心系统才敢上云。”

云安全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由于相关云安全技术还处于研发中,另一方面底层单一的x86云计算架构也会带来安全风险。或许对于消费互联网,用户在网上聊个天“数据丢个包”并无大碍,但是对于产业互联网,对于像类似金融、能源、制造业等领域数据丢包可就是大事情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谈到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时表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双刃剑”,在应对原有网络安全问题之外,还将面对新的安全挑战。第一,虚拟化的挑戰。第二,开放性的挑战。第三,切片化的挑战。第四,大连接的挑战。第五,开源化的挑战。第六,大数据的挑战。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更广泛和深入服务于社会经济,其安全问题带来的后果更为严峻,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来增强安全能力。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建立软件定义的网络安全机制,二要以强化免疫能力为本,三要从产品为中心到服务为中心,四是完善网络安全的生态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新基建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控制、物联网等,关键是要在五个方面的可信:一是体系架构不能变;二是资源配置不能篡改,可信;三是操作行为(可信)不能攻击;四是确保数据的可信;五是策略管理要可信,不能被篡改。

“新基建既然要成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就要符合基础设施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牢固而不可动摇,否则不能成为基础设施。”华为云CTO张宇听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要实现牢固而不可动摇,很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意味着我们自己可以掌控、自己能够发展,不受别人的控制和干扰。”

我们用云的目标是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所以数据的利用与安全是必须在新基建中考虑的问题。徐明强谈到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时说:“有人认为,目前中国在数据隐私方面的规定相对宽松、灵活,这也使得中国AI应用要快于国外。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忽视了一个事实,这样的方法可以走到今天,但这样的方法很难走到明天。因为未来数据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家都愿意把数据拿出来分享,要建立起这样氛围,需要信息、隐私得到法律保护。”

猜你喜欢
电子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2018年数据中心支出创新高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电子报的评价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