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基于教育实习的观察,中职教师在教学观、学生观、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偏差,学生自身学习习惯、自卑心理以及对教师的排斥态度而影响师生关系,存在关系淡漠、趋于功利化、冲突系。
1 师生关系概述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此定义为:“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现代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2 中职师生关系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中职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2.1.1 师生互相之间关注度低
在中职课堂中,教师忽视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在互动方式上,大部分教师以单一的理论知识来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较低,小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则是直接漠视,大部分学生属于课堂低头一族。
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主动性低,老师对学生在生活上的关注也很少,本身除课堂之外中职师生的相处时间很少,两者之间的消极关注状态则会大大疏离师生关系。
2.1.2 师生情感隔阂严重
学生与教师停留于浅层面的信息交流,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愿求助于老师。由于学生的表现与预期差距过大,教师教学热情逐渐冷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采取不干涉的管理方式。主体双方从心理上抗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了解不全面,管理方式过于严厉武断,师生关系的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2.1.3 师生关系功利化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迅速,学校的管理者可向高薪单位推荐学生,老师也可推荐学生入党、评优获奖,宿管老师可帮学生调换宿舍等等,学生为了享受特权找各种借口给老师送礼,借此“拉近”与教师的关系。
2.1.4 冲突频繁且处理不当
第一,言语上的冲突。一些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如交头接耳、看小说、玩手机等。当教师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甚至指责时,如果学生不接受,就会直接产生言语上的对抗,如顶撞、大声呵斥等。
第二,在行为上。中职学生在学校会做出违背学生管理的行为,直接粗暴的惩罚措施是中职教师常使用的,例如笔者所在的实习学校,跑圈、赶出教室、做扑卧撑等等都是老师常会采取的惩罚办法。个别学生因为心怀怨气甚至会在其余时间对教师报复打击,情节十分恶劣。
第三,在心理上。师生冲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冷暴力,教师对学生置之不管,如漠视、冷落、言语讽刺等。学生则会仇视教师,重复或者做出更为严重的行为,如此造成师生关系恶性循环。
2.2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中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较片面和绝对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普遍低,语言表达消极,随意断定学生发展潜力小,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中职学生管理难度系数较高,教师认为温和的管理方式无法高效解决问题,大多采取强硬的班级管理方式。
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不高,教师工作热情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印象评价。部分中职学校聘入普通师范生和普通学校的教师任教,这部分教师缺乏针对性的中职学生管理知识和经验,面对中职学生时教师无法有效、准确的解决学生问题和师生冲突,使得师生关系恶化。
2.2.2 学生方面的原因
中职学生大多學习习惯较差,行为举止相对大胆无理、性格较为敏感,做事不计后果,容易与教师起冲突,学生行为习惯的不端增加教师的管理难度,影响师生关系的培养。部分学生由于成绩而产生自卑心理怯于交流,部分学生抵触老师的管理无法认同和接受老师。
2.2.3 学校方面的原因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课堂师生互动和班级管理难度上升。学校衡量教师能力的维度中没有纳入师生关系这一因素,师生关系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就教师如何建立理想师生关系学校没有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制度层面,学校没有建构理想师生关系所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
3 中等职业学校和谐师生关系
3.1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中职学生自我控制和管理意识较低,老师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具体的课堂情境相结合,用情境性的内容来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情景的形式多种多样,运用一角色扮演;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活经验;三运用“对话”式教学;四运用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
3.2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中职学生个性特征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上,中职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以积极与老师交流,引导学生与老师构建良性循环的相处模式,学校有意识的开展讲座,纠正学生对老师的刻板印象。在学习上,教师要根据不同个体能力水平来设定学习目标、根据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来进行教学。
3.3 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
学校定期组织班级开展交流活动,举行“吐槽大会”等类型的班会活动,积极鼓励学生诉说自身的情感需求和对老师的意见建议,举行“师生运动会”,为师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相处环境,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语言和行动上的交流。除了特定的活动,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以及工作上的情况与需求,及时给出建议和帮助,教师对学生积极的关注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依赖需求。
理解即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受其所作出的行为或者所说的语言。不同的角色会有满足自身利益与需求的观点和态度,互相理解的前提是二者有一个共同取向,教师与学生的两种角色的产生在于两方结为学习共同体,学生由于与教师目的性一致,理解教师才放弃部分权利,然而当教师将权利泛华,忽视学生权利。角色处于对立方位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互相理解了,中职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对立,所以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同时对学生的反叛行为换位思考,而不是一贯的惩罚与压制,以理解为出发点来处理事件。老师的包容会让学生心怀感恩,得到理解的学生也会慢慢开始理解和接受老师的管理,紧张的师生关系能够得以缓和。
3.4 提升中职教师能力素养
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课堂教学高质量的保证,教师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影响着师生关系的构建和中职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学校在开展教师招聘时,不仅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同时重视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培训,定期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测评,培养教师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与责任心。
人文素养是大部分人容易忽视的,但这是教师体现个人品质和魅力的东西,同样专业能力水平的两名教师,学生可能更愿意亲近在课堂上更幽默、热情饱满、责任感强而且在课下关心学生的那位教师,提高中职教师人文素养是很有必要的。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平等与学生交流,不以成绩来作为衡量一名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去观察每位学生,从不同方面去培养学生,从学生身上发现隐藏的闪光点,教师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充满期待和信心,让学生的感受到关心与状态又会很不一样,这样的态度能增强这些中职学生对老师依赖感和亲切感,对老师的好感度也直接反映到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上来,所以教师拥有正确学生观是很重要的。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