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来 王坤 杨微微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留下的宝贵财富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建设和组织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引导我国高等教育自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红色文化和教育自信的解读,客观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寻求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为更好的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育内容僵化保守、老套乏味,致使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大打折扣,教学内容不接地气、教育方法刻板;二是单纯为了迎合受教育者的喜好,往往会出现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题、宗旨,使得教育未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需要在教育自信的视角反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在教育中丰富拓展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又要在教育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1 对红色文化与教育自信的解读
教育自信首先来自于我国强大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中国近代所经历的丰富的自我图强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近代中国在教育领域中立足中国实际所开创的具有民族和文化特色的教育实践。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国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充分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积极的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红色文化。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断的进行探索,我们多积累的宝贵经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红色文化,中国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特定的历史阶段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
所谓教育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教育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经验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教育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当前中国提出的教育自信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这种教育自信是基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自强不息的发展基础上,历史性的成功给了中国人民自信的基础和实力保障。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我们有着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群体和教育资源,这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这是我们自信的基础,但在发展中我们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尤其是如何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道路,是高等教育领域要解决的重要阶段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典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环境在时间距离上的变大,以及同中国具体国情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中被理解为“太空、太虚”、脱离现实”,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挖掘具有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教育素材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实践出发形成和总结的文化就是一个非常具有适用性的教育内容。红色文化资源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解决一系列方向性问题的重要工具。
2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传承性
新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到逐步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这其中很多教育理论得到了发展和弘扬,但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历史和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这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校必须充分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所具有的红色文化的优秀教育资源,使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充分贯彻,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财富和教育资源。一个不承认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一个不充分挖掘优秀文化的高等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新时期在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具有独特的时间延续性优势、文化认同性优势和教育素材资源优势。对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我们教育自信的基础,这会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学内容不在空洞、教学实践更有抓手,并使得作为青年的大学生们更能够直观的感受和理解我们的发展道路和我们的文化基础,使之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自觉的加以运用。
3 教育自信视角下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强调从观念层面、学术层面和实践层面等三个层面上进行,这其中实践层面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让广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的基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不仅仅要在课堂上进行宣讲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践行。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质朴性和亲和性的特点,只要方法得当它们是很受大学生欢迎的。在教育内容上红色经典中的红歌、诗词、故事、名著和箴言都较好的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尤其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们去理解我們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成功的艰辛,学会将革命理论从外化于行,到内化于心;通过这些教育形式有效排斥颓废、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占领思想阵地,帮助大学生从迷茫走向清晰,从彷徨走向自信。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务实更有抓手。
在教育形式上除传统的思政课堂外,“唱读讲传”活动也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将红色经典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传播,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将“唱读讲传”进行有机组合,使学生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化被动为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置身其中,自愿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此外对现代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也是教育形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如教学上的MOOC 教学模式、微信、QQ 教学方式等改革,建设专门的红色文化网页和app软件都是被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
在国家倡导的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广大高校教师将这一理念和内容自觉践行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红色文化作为一比宝贵的知识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它的教育内容开发、教育形式创新是当前和今后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完成的一个重要教育命题,这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高等教育阶段是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核心环节,教育自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条件,教育自信的建立是办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挖掘好我们已有的优秀教育资源,以民族的、发展的、传承的视角来办好我们自己的高等教育,红色文化在这其中的积极作用和引领性效果是我们解决好各类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是保证我党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中国的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内容,要充分基于自身文化优势基础上进行发展。办共产党的教育,要基于我们发展的成功经验,这其中红色文化作为一比宝贵的财富,它是我党成功经验的优秀成果,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坚定广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2018年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QSX2018—20YB)
(作者单位:1齐齐哈尔医学院2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