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0-05-29 06:21符保龙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职业技能证书

符保龙,蒙 飚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熟练动手能力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面对社会的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社会一线人才的高职院校面临巨大挑战。此外,2019 年国家正式推出了“1+X”证书制度,推行课证融通,也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以“1+X”证书制度为指导,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当前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逻辑思维严谨,甚至有些专业要求兼备软硬件知识,这就给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现有该类专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后无法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找到合适的岗位或是专业对口的工作。面对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对现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浮于表面,无法培养适合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

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一线工匠,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而现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所有的专业课都会开设相关的实践教学课程,但所用实践教学内容并非真实项目,因而教师也没有严格按照真实项目的要求去设计教学内容,也就无法采用工程实施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2]。

(三)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调研,经过分析讨论后得出来的,这就仅仅代表了本校教师的共同观点。设计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学生自身就业意愿的需求。如何设计一个符合现在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能满足学生自身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难题。

二、“1+X”证书制度概述

(一)“1+X”证书制度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2019年国家正式推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 证书制度)工作[3]。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6个项目的立项以及全国试点院校的遴选,并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第一批的所有试点院校已经完成考证工作。第二和第三批试点项目已经立项,并正按计划开展试点工作。该制度的推行,推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1+X”证书制度的内涵

在“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1+X”证书制度推行的目的就是学生通过三年或若干年的学习,在完成学校学历教育的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对不同职业技能进行学习,并通过相关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获取证书,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更好的发展机遇奠定基础[4]。

“1+X”证书制度通过引导社会上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中,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构建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与考证内容相互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学历教育相关专业课程考试统筹安排,同步考试与评价,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5]。

(三)“1+X”证书制度的挑战

“1+X”证书制度的颁布和实施,能有效引导社会行业龙头企业加入到职业教育的领域,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培养更贴近社会需求的人才指明了方向,这些都是“1+X”制度给高职院校育人带来的机遇。面对“1+X”证书制度带来的机遇,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也面临很多的挑战。例如人才培养方案里制定的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的对接、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师资质量的提升以及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等都急需解决落实。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职院)在“1+X”制度实施后,也积极探索在该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1+X”制度的实施先试先行。

(一)精准定位专业的工作岗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首要步骤是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精准的定位。该阶段面向社会,通过了解、分析行业的产业链,再结合行业的岗位招聘数据、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内容,最后得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电子信息类专业包含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和信息相互结合的专业,通过对产业链以及行业岗位数据的收集、分析,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大部分所面对的就业岗位有产品的设计、测试以及运维等岗位,具体的专业对应的岗位会有不同。例如,通过调研,柳职院软件技术专业群确定的岗位有Web 应用开发(Java)、前端设计、Android 应用开发、测试及运维;物联网技术专业群确定的岗位有物联网技术开发、嵌入式开发、测试及运维。

(二)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确定培养的工作岗位后,再由工作岗位剖析该岗位的职业技能,同时确定专业对应的考证内容。对考证内容及标准进行分析,结合岗位所对应的技能要求,在书证融通指导下,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为学生夯实学历教育能力、素质的基础上,为学生知识、能力拓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支持,创建适合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5]。例如,柳职院软件技术专业群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整理出岗位对应的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接着分析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Web 前端开发”证书(中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考核内容,经过整理得到表2。最后,根据高职生的学习特点,把“Web 前端开发”中级的内容和标准融合到课程内容中,不同岗位可以根据需要对非考证内容做适当调整,重构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及其核心课程体系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 软件技术专业群工作岗位及其核心课程

表2 《Web 前端开发》证书考核内容(中级)

表3 重构的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

从表3 中可以看到,整个体系基本上采用“1”+“3”的模式开展教学。“1”是基础课,通过调研分析,考虑以《Java程序设计》为主,Web应用开发(SSM框架)这门课程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侧重网站的规划和页面的设计,第二部分侧重逻辑的实现和后台数据库的使用以及API接口的讲解。所有课程都以真实项目来作为载体进行设计,根据班级的学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教学内容。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按照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逆序“编码-->设计-->需求分析”设计授课内容,整个授课和实训过程始终贯穿进行软件测试的工作,这其中包含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系统测试等。

(三)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X”制度的实施也进一步促进了校企融合的育人模式,在该制度下,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该积极整合双方教学资源,充分对接社会需求,探索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向个性化转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5]。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从应用基础认知到实际项目工程的系统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平时实训过程中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学习岗位的职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这就有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1]。柳职院在实施“1+X”证书的过程中,也紧密对接企业,通过跟企业开展专业合作、订单班以及学徒制等方式,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训练,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很受企业的欢迎。

(四)构建混编师资,提升师资水平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要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才能跟上人才发展的脚步。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根据证书实施企业的安排,定期委派教师参加企业的组织的培训。另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老师普遍理论功底较好,而企业老师实战水平较高。因此,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组建混编师资队伍,共同参与课程的备课和授课。在共同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借鉴,提升校企双方师资的水平。

目前,在实施“1+X”证书的过程中,柳职院也努力跟企业对接,构建了校企共同的混编师资队伍,为“1+X”的开展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五)改进评价机制

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和标准对核心课程进行重构后,原有课程的评价模式也要进行调整,建议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对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3-5 人为一组),选出组长。要求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细化每周的工作任务,组员根据自己的能力领取任务,每周的最后一次课是任务检查时间,每个小组根据项目的进度整理出小组的项目情况进行汇报。教师听取汇报并对项目的进展进行问答,项目的模块按照谁负责谁回答的原则进行。同时,教师还要对各个小组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把控,避免项目失败,到期末再对整个大项目进行统一答辩。

此外,还可以直接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成绩替代部分课程的成绩。例如,表3重构的核心课程体系中,第四学期的“PHP 程序设计”课程考核就可以结合考证来进行。该门课程的考核以考证的结果为主作为评价结果,考虑到部分同学未能通过证书考核,则课堂内部也做一次考核,保证所有同学都有成绩。

四、小结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给校企深入融合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专业的职业能力提供了参考的标准,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促进了电子信息类专业“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职业技能证书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