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针阀电加热解堵工艺参数计算与试验研究

2020-05-29 13:24宗庆伟韩永亮孙晓飞秦诗涛熊天华宗庆凤
石油矿场机械 2020年3期
关键词:针阀电加热气井

宗庆伟,韩永亮,孙晓飞,秦诗涛,熊天华,宗庆凤,张 镇

(1.中国石油集团 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 300280 2.中国石油集团 渤海钻探定向井分公司,天津 300280)

电动针阀是一种集成了远程生产智能控制技术、气井在线生产优化等技术,能够实现天然气井生产自主管理与远程管理[1]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将气井内流体的高压力平稳地降低到采气所需压力,输送到管网,再由集气站进行处理。但是,电动针阀在冬季面临着严重的冻堵问题,导致管线堵塞、气井无法正常生产。以苏里格气田为例,该地区气藏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2],需要频繁的开关井,因此广泛装有电动针阀。随着气井出水不断增多,在冬季生产过程中,气井管网冻堵现象频繁,严重影响冬季生产[3]。为了解决电动针阀冬季冻堵的问题,在分析电动针阀冻堵的成因,了解常用的解堵方式后,笔者发现电加热解堵有着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等明显优势。目前,对电加热解堵所需热量、加热位置、加热过程中的传热过程等研究较少。笔者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分析传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构建传热模型,提出一种高效、低耗的电加热解堵方案。

1 解堵方式分析

在冬季,地面管线由于气井产水,当管线外的气温低于零度,管线易产生更多凝结水而形成冰堵,导致气井无法正常生产,给气田冬季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麻烦[4]。电动针阀由于节流作用在一侧形成高压,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水分子(主体分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笼形结构, 气体分子(客体分子)在范德华力作用下被包络在水分子的笼形结构之中[5],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表达式为CH4·xH2O,为冰状结晶物,堵塞阀门,造成冻堵。与冰堵比较,冻堵的危害更大,因为其成因更易,影响范围更广。

针对冰堵、冻堵的问题,常用的解堵方式主要有加注化学抑制剂溶解解堵、物理放空引导解堵、电伴热加热解堵3种方式[6]。化学抑制剂解堵法就是注醇作业,通过向管线内加注甲醇来抑制水合物的形成。但是,该方法需要向管线内笼统注醇,需要大量甲醇,施工费用高、周期长。同时,甲醇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如果注醇作业不能够解堵,会采取物理放空引导解堵,这项作业需要断开生产井与管网的连接,拆开闸门管线。采用直接的物理放空解堵或者靠井内压力辅助解堵,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气井再投产周期长。电加热解堵通过传递热能打破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存在条件,使之分解成水和天然气。该方法有着施工成功率高、施工周期短、风险小、投资少、无污染等优点。

2 电动针阀冻堵分析

2.1 电动针阀的结构

电动针阀由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电动执行机构、可调节式针阀和智能控制器;软件部分由各种功能程序组成。其供电系统由井口风电互补系统供给。电动执行机构主要用于驱动可调节式针阀,控制针阀的闭合,以及不同开度的调节;可调节式针阀与传统针阀差别不大,靠阀杆前段的顶针与下阀座之间的匹配关系控制整个管内通径;智能控制器控制设备的运行。可调式针阀结构如图1。

1—下阀座;2—密封件;3—轴承;4—连接套;5—上阀座;6—丝母;7—阀杆。

2.2 电动针阀冻堵位置分析

分析冻堵的成因可知,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主要受温度和压力影响较大。在电动针阀需要通过开度控压时,由于节流作用将在进口侧与出口侧产生一定压差,此时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临界条件降低,其形成的边界温度将提高。根据电动针阀结构,冻堵主要在2个部位:首先,在阀杆与腔体之间形成冰堵、冻堵,导致阀杆不能有效伸缩,造成针阀无法开关井;其次,在下阀座节流位置处形成冰堵、冻堵形成通道堵塞。

2.3 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计算

为了使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需要打破其稳定存在的平衡条件,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可破坏其平衡条件进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气速率主要受气液两相流动、传热和水合物分解动力学性质影响[7]。由于气井电动针阀发生冻堵,管线处于堵塞状态,故不考虑气液两相流动及压力变化,只考虑加热分解天然气水合物,整个过程可表示为:

(1)

由胡亚飞等[8]介绍的推导过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热可以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求得,即:

(2)

△V=VG+VW-VH

(3)

若忽略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前和分解后水的体积变化,则有:

△V=VG

(4)

将气体状态方程pV=ZRT和式(4)带入式(2)可得:

(5)

式中:p为水合物形成压力,MPa;T为水合物形成温度,K;VH为分解前固态水合物的体积,m3;VW为分解后水的体积,m3;VG为分解后气体的体积,m3;Z为天然气水合物物质的量;R为气体理想气体常数;△HD为水合物的分解热,kJ/mol。

根据Dickens等[9]提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压力求得水合物的分解温度:

(6)

式中:T1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温度,K;p1为对应压力,MPa。

根据唐良广等[10]建立的模型,传递给天然气水合物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升高分解区的温度,另一部分用于分解水合物,还有一部分通过移动边界传导给未分解的水合物区域,其中热量的有效利用率为:

(7)

式中:η为热效率;Tp为天然气水合物温度,K;SH为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QD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热,kJ/mol;ρ为水合物的密度,kg/m3;k为分解区热传导系数,W/(m·K);α为分解区热扩散系数,m2/s。

取井口压力为3.5 MPa,带入式(6)计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温度为275.03 K。假设天然气水合物结构类型为Ι型水合物,其分子式为CH4·5.75H2O,密度取910 kg/m3,体积为308.41×10-6m3,带入式(5)可以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热为53.5 kJ/mol,分解所需要的热量为125.65 kJ。根据唐良广等[10]给出条件和式(7),可以计算出热效率为0.753。由于在给电动针阀加热的过程中,电动针阀本身还会吸收热能,所以,如果忽略系统边界上传热与损失,最终热效率为0.198。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所需热量并不高,大部分热量用于给系统升温,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需要持续的热量供给,保证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传质传热过程。

2.4 传热模型

由傅里叶冷却定律的推论可以得到均匀介质里的三维热传导,其表达式为:

(8)

式中:μ为温度,K;t为时间,s;k为热传导系数,W/(m·K),ρ为密度,kg/m3;c为比热容,J/(kg·K)。

根据式(8)可以得知,对于已知物体,其具有固定的导热性能,热传导主要与三维各轴向面积有关。利用ANSYS中瞬态热分析模块对加热过程中传热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传热模型,将三围模型简化为铁管,管内物质设定为天然气水合物,其传热系数、密度、比热取计算时采用数值。根据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效率不高,考虑到现场井控需求和防爆等级要求,选取常见电伴热作为热源,模型拟定以12 W的热通量对铁管进行加热,与环境边界条件导热系数设为1 W/(m·K),仿真时间为120 min,分析最终热通量分布情况,结果如图2。根据传热仿真结果,大量热量沿管子的径向传递,电加热解堵需要解决边界传热的问题。

图2 基于ANSYS热通量模型

3 构建试验系统

3.1 系统要求

1) 根据计算和仿真可以得知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需要热量不多、热效率低。因此,试验系统选取热源应该能够长时间、恒定供热。

2) 根据计算和仿真可以得知热量主要损失在系统内外的径向传热。传热过程中物体主要受两端温度和热传导系数影响,在无法改变热传导系数的前提下,提高物体两端温度可以有效减少热量传递。因此,要求对天然气水合物所在周边一起供热,减少径向传热;同时,加热系统应该尽可能减少与环境的传热。

3) 能够监控试验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用于数据回测。

3.2 技术参数选取

电伴热可以持续稳定供热。电热带柔软,易缠绕于不规则物体。因此,系统选取热源为电伴热。电热带宽度为20 mm,厚度4 mm,其使用电压为200 V,功率为90 W/m,最高可加热至120 ℃。

保温材料选取了铝箔隔热棉,隔热棉采用NBR材质,厚度20 mm,初始导热系数为0.032 W/(m·K),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在加热过程中能够减少整个系统的环境传热。

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控电加热解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需要1台能够检测环境温度和加热温度的仪器,要求反应灵敏,量程大(-30~50 ℃),测量精度高。温度检测仪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传感器和信号转换器。传感器部分采用PT100热电阻,根据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阻值,其温度测量范围为-200~650 ℃,误差≤1%,温度阶跃变化50%响应时间t<5 s;信号转换器主要由测量元件、信号处理和转换单元组成。该设备可巡回检查8个分路信号,各个输入通道信号之间无干扰,显示精度±0.2%FS±digit。

整个系统由便携式柴油发电机供电,功率为3 kW,实际油耗为0.3~0.5 L/h。

3.3 试验系统方案

通过敲击法对试验井冻堵段进行分析,估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体积为308.41×10-6m3,进而计算出大约需要对电动针阀加热100 min。

拟定对电动针阀缠绕电热带的方式进行加热,对可能冻堵点位进行密集缠绕增加其热量获得,加热时间为2 h。用保温材料外包进行保温,利用数显式温度检测仪直接对电动针阀6个点位进行温度监测,监测点分布在针阀进出口位置以及管线上。

温度检测仪共有6个传感器,与监测点对应,其中检测点1设置在电动针阀阀体上端,监测点2设置在电动针阀阀体中央,监测点3设置在电动针阀入口,监测点4设置在电动针阀出口,监测点5设置在出口管线上。监测点6空置,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如图3。

图3 电动针阀各个监测点位置

4 试验结果

4.1 现场试验情况

2019-03-13T17∶00∶00,在试验井安装试验工具并调试正常,共计缠绕加热带11 m。2019-03-14T06∶00∶00开始试验,于06∶11∶00至8∶10∶00对电动针阀进行加热,并记录各个点位的温度变化情况。停止加热后于08∶20∶00试开井,电动针阀正常工作,解堵成功并完成开井动作。在加热试验过程中,测得电热带平均电压为226 V,平均电流为4.3 A,因此得出电热带整体功率为971.8 W。该试验所用电热带总长为11 m,求得单位功耗为88.35 W/m。

4.2 试验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各个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如表1。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加热温度-时间曲线,如图4。

表1 加热过程中各个监测点温度 ℃

图4 加热过程中温度时间曲线

由图4知,监测点5的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其他点位。对比现场安装图,监测点5缠绕的加热带更密集、热通量更高,与观测值相符;监测点2和监测点4曲线基本一致,因为两者一个在阀体中央,另一个在阀体出口处,相距不远,缠绕加热带密集度相同;监测点3加热带缠绕密集度大于监测点2、4,所以在初始升温速率上更快。由于其在出口管线上与输气管网相连,经过热交换,其后续升温速率明显低于监测点2、4;监测点1与监测点3类似。

4.3 数据对比

根据传热模型对测点5的温度变化进行预测,对比测点5的实际温度变化情况,如表2。根据表2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如图5。

表2 理论温度与实际温度对比 ℃

图5 理论与实际温度曲线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前50 min,实际温度上升要比理论计算快,这是因为理论计算只考虑了天然气水合物传热过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造成管线内部热导率降低,导致前期实际升温速度要快,证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主要集中在前50 min;模型预测与实际温度趋势近似,传热模型与实际相符。

5 结论

1) 理论计算和现场试验表明,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电动针阀冻堵位置进行外部加热,热能可以有效传递到内部,解决电动针阀冬季冻堵问题。

2)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所需热量不高、有效效率低,其分解需要时间;加热过程中的热量稳定供给主要受到传热影响,大部分的热量被用于系统的升温和传热。

3) 单纯提高冻堵位置的热量供给,解堵效率不高。为了优化电加热解堵方案、提高解堵效率,需要在电加热的过程中对冻堵位置周围同时加热,减少加热位置的径向传热;采用外壳保温的方式,减少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

4) 本试验共计使用柴油1.5 L、作业时间2 h。电加热解堵在经济、作业周期方面比其他解堵作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猜你喜欢
针阀电加热气井
某柴油机喷油器喷射过程数值研究
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液压式氢气喷射系统仿真
密封锥角对针阀偶件密封面形变和应力的影响
SAGD蒸汽腔扩展阶段电加热机理及操作参数优化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高凝固点油井电缆电加热制度优化
喷油器精密偶件结构参数对喷油及泄漏特性的影响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