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明 章春
摘要: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最为廉价的方法,也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要想让学生博古通今,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加强理解与体验,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实现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兴趣激发;阅读效益
阅读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浓厚的阅读兴趣。但阅读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激发和诱导。怎样激发和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达到阅读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于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智慧,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么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一、课内课外结合,“趣”中感受阅读的无缝链接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通过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我都会给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学了《虎门销烟》,我就向学生介绍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的丰功伟绩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借助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感悟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学了《恐龙》,我就向学生介绍恐龙的生活环境、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让学生猜想恐龙神秘消失的原因,并结合学生课前查找有关的资料,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二、精选书籍,“趣”中扩大阅读的浩瀚视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书籍浩如烟海,如何甄选课外读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选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中高年级段的小学生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作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该广泛一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探究知识、科学常识等,体裁也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等,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收获颇丰。
三、勤于摘抄思考,“趣”中掌握阅读的技巧妙法
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融,产生共鸣。初读时,只要求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熟读容易做到,如何做到“精思”呢?那就要遵从古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指导他们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也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不应该要求千篇一律的格式,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记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统计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妙词佳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的同时,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会感悟,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四、巧设悬念诱导,“趣”中品味阅读的独特魅力
如果你想孩子能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阅读、再阅读,你得花点心思引领他进入知识的海洋,相信你娓娓道来的故事绝对充满诱惑。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聊天,聊最近在看什么书的问题。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书名。我说:“我也在看一本名著,要我给你们讲讲故事梗概吗?”“愿意,老师快说,我好想听!”“好!可要把你们的耳朵竖起来哟!”
有一个孤儿叫奥利弗,他从小生活在缺衣少食的孤儿院中,后被卖到棺材铺当童工,饱受欺凌;只身逃到伦敦后,又误入贼窝,在坏人的逼迫下迈向了罪恶的深渊……有一天,奥利弗跟着机灵鬼和查理·贝兹到街上书摊边去“培训当小偷”,当奥利弗亲眼目睹机灵鬼和查理·贝兹把手伸进了专心致志看书的老先生的口袋时,奥利弗吓得撒腿就跑。就在这时,老先生发现自己口袋里的东西被偷,于是他大喊:“抓小偷啊!”街上的人们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去追赶“小偷”奥利弗。终于,奥利弗跑不动了,他摔倒在人行道上,浑身沾满了污泥尘土,嘴里淌血,两眼惊慌地打量着围在身边的无数面孔……他后来怎么样了?凭借着自身的善良与勇敢,他是否走出了阴暗的生活?如果关心他的命运,那就去看《雾都孤儿》吧!”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却戛然而止,把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得淋漓尽致。相信这样的阅读效果是卓有成效的。
五、开展丰富活动,“趣”中保持阅读的愉悦初心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是难以收到实效的。因此,适当开展朗讀比赛、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以及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笔者在班上组织学生建设了“书香一角”,通过学生志愿、教师资助等途径,每月开展一次图书漂流活动,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阅读心语或摘抄的优美语句制作成漂亮的书签夹在书中,并建立班级读书交流QQ群,开展网上交流,此举使得班级的读书氛围日益浓厚。
总之,激发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指导,重视阅读效果,实施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阅读的良好的习惯,俯而读,仰而思,以书为友,去阅读,去摘抄,去思考,努力做到广然后深、博然后专,用智慧点缀人生,使短暂凝为永恒!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