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现代思考

2020-05-28 02:28朱青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

朱青

摘要: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缺少创造性与变化,这很难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加上来自学习及家长方面的某些压力,现在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概率越来越低。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保持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要开发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在探索中重新认识体育教学,努力提升自我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教法激发

一、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几乎所有老师都在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懈努力。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已成为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兴趣的构成有以下四大因素。(1)兴趣的倾向性。这是指兴趣所指向的内容,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高尚的,还是卑劣的。(2)兴趣的广度。这是指兴趣的范围大小。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一般说来,兴趣广泛的人能获得广博的知识。(3)兴趣的稳定性。这是指兴趣能否长时间保持在某个或某些对象上。只有具备了稳定性,一个人才可能在兴趣广泛的背景上形成“中心兴趣”,使兴趣探究获得深度。(4)兴趣的效能。这是指兴趣对活动产生作用的大小。凡是对实际活动产生的作用大的兴趣,其效能作用也大;反之,对实际活动产生作用小的兴趣,其效能作用也小。

一般说来,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那么我们就能体现自己的职责。但是,兴趣与体育活动并不是先后存在的,而是同时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有更多的思考,设计更多的内容,让体育课堂更加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理论依据

(一)兴趣先导原理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它对大脑的刺激堪比吗啡。英国的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費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不但不会使学生产生压力,而且会使学生在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

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事实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要知道怎么激发兴趣。有趣、乐趣、志趣是兴趣养成的三个阶段,把这些纳入体育课,就能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小学体育课激发兴趣的实践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将发展广泛的兴趣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兴趣能够引起人们对事物正确、全面的认识,导向有意义的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那么,体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教材激发

1.科学性。在教学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这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的中间部分;为了保持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至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内容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鉴于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如此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其动作技术,陶冶其情操。譬如,小学四到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运用游戏、竞赛形式让学生进行全程跑,其间可灵活采用结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形式,也可以采用50米×8往返跑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强的耐力。

3.艰难性。有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智力发展。譬如,在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帮助其巩固动作技术,教师在复习课中可采用以下两种练习方法:一种是限制性练习,如在颔下和两膝之间夹小手帕进行练习,以强化低头和并腿的动作;另一种是在两条直线中间练习前滚翻、后滚翻、连续前滚翻,以练习四肢的平衡能力。

4.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躲闪比赛”“跨越比赛”“平衡比赛”“攀爬比赛”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教法激发

1.阶段激发

教师应根据整节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法,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的有趣对象上。此时,教师除运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看谁记得牢”“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等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转移到体育课上来。在课的热身部分,教师必须改变那种跑几圈、做一套徒手操等单调、枯燥的做法。我们可以采用击掌法、音伴法、模仿法、持物法、游戏法等小技巧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这些方法可因课而定,有机结合。 在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的工作便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还可根据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至于每堂课结束前的小结,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采用表扬式,即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及突出表现予以肯定;有时可以采用游戏式,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可以采用议论法,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议论而有所收获;有时可以采用点睛式,即通过概括性的语言点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强化所学的知识;有时可用悬念式,即揭示新矛盾,为今后的教学埋下伏笔,诱发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欲望。

2.语言激发

(1)采用引导性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教师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肯定和鼓励了表现好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采用勉励性语言。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满足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采用幽默性的语言。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都具有積极的作用。

3.行为激发

(1)表率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伊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又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进而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

(2)激励行为。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可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可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4.意境激发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时,笔者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让学生用塑料小手枪作为接力棒,再播放录有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四、对体育兴趣激发的思考

(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之根本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求知的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是注重技能的传授,强调的是“统一”“整齐”,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感受。一个人在被动消极的情绪中学习,是不可能有快乐的情感体验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就会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质,学生才能主动、自主地学习,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积极的求知激情和欲望必将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二)创设情景,开放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之关键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这句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东西,营造宽松、向上、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准确练习、巩固技能,使他们通过动作练习的成功,体会到掌握动作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拥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方法。

(三)关注后进,差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之要求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因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各不相同。素质好的学生往往对体育学习积极、主动、充满激情,而基础差的学生因成绩始终处于落后状态,长久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故对体育学习丧失了信心,甚至怕上体育课。这势必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氛围,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总之,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通过引导让学生获得更高的体育技能,使他们拥有成功的感受,激发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深入分析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观念,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学习兴趣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