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月 郭万福
摘 要: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出对流动性与技术升级资金需求强烈的新特点。为此,不仅要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同时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中小企业 融资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就业选择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成为促进我国财政持续不断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中小企业吸纳了超过80%的就业,对社会稳定与改善民生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70%以上,已成为我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然而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与其在我国的经济贡献并不协调。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90%以上,但贷款总额的比例低于20%。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实施去杠杆、去产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旧凸显,并成为掣肘中小企业新形势下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
在当前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流动性融资需求突出
在去产能、去杠杆和强监管的背景下,中下企业资金需求更多的是为了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缺少的是“救命钱”。近年来,经济增速下降,社会消费总需求增长乏力,中小企业面临的内需环境不容乐观。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中小企业的外需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中小企业发展可谓是内外交困,利润空间有所缩小,流动性十分紧张。在强监管、去杠杆和去产能背景下,金融机构缩短贷款周期、萎缩信用规模,这使面临着贷款到期或债券到期偿还的部分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匮乏的问题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其生死存亡。
(二)技术升级资金需求强烈
改革开放初我国的人口红利,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极大的成本优势,出口贸易不断增长,为我国中小企业赚取了“第一桶金”。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出现,我国中小企面临着用工成本不断提高的困境,原有生产经营模式难以为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扩大再生产投资为负增长,改建产能的技术升级投资为6%-8%的中幅增长。何德旭.综合施策缓解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J].紫光阁,2018(12).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则必须进行产业技术升级。改进生产技术以降低包含环保成本在内的生产成本,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继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升级资金。
(三)市场预期不明朗,投资信心不足
在去杠杆、去产能和强监管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生产面临成本大幅提高和产能减少以及收入受限的严峻局面。中小企业最实际的选择了“最好的投资就是不投资”的尴尬策略。更为严重的是中小企业长期市场预期不明确,投资信心不足,不愿意要发展资金。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关于民营和中小企业发表重要讲话,以及近一年来大量改善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的出台,中小企业重振市场的发展信心有望得到恢复。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資贵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即与我国金融发展不完善有关。从经济学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以及垄断三个方面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危机
一方面,由于缺乏外部相关机构的专业审计,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难以被外界预测;同时,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偏小,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而且相比于规模较大的大公司来讲,也没有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这使得外部投资者不愿意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去评估其投资收益和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信用观念差,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面临自身资金紧张时,拖欠利息和逃债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中小企业信用记录差。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相关法律和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多数中小企业为了骗取项目贷款而不惜弄虚作假,最终出现经营不善时造成无法按时还本付息,引起金融坏账急剧增加。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资金的安全性,偏向于少提供资金甚至不愿意提供资金,而且在提供有限资金的情况下更偏向于索要更高的资金价格以作为风险补偿。
(二)交易成本高导致金融机构动力不足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资金时有两项成本,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所以单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偏小,这导致银行等机构在对其提供资金时,每单位资金的固定成本较高,也就是说,这将导致银行等机构的资金融出行为会缺乏规模经济效应,因此,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动力。
(三)金融行业的垄断性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通常,垄断会导致价格高等低效率经济现象。在我国,一方面金融行业是高度垄断的,其中,银行规模及市场份额较大,银行的高度垄断性不仅减少了其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资源的机会,同时也制约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服务的能力,而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又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动力,这势必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的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业的垄断可以使现有金融机构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致使金融机构缺乏为中小企业开发专门的金融产品。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业垄断等问题,中小企业在市场中配置资金时存在着市场失灵。为此,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政府干预,通过实施多种支持政策来应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效果良好,值得参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设立专门的部门和非盈利性金融机构;二是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并设立专门的信用担保体系;三是鼓励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投资者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一)政府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设立专门的部门和非盈利性金融机构
美国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专门设立小企业管理局应对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将其作为永久性联邦政府机构。在设立相关部门的同时,大多数发达国家还设立非盈利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如战后日本为了支持前景广阔但流动性不足的中小企业,通过直接出资设立和控制了的三家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较为充足而优惠的流动性;法国成立了中小企业装备信贷局;意大利设立了中小企业的基金,专门用以扶持它们的发展。
(二)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并设立专门的信用担保体系
虽然大多数发达国家设立了相关金融机构,但在融资服务方面,政府更为主要的方式还是通过担保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信用担保制度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使用率最高的举措,同时也起到了最好的效果。美国的小企业局为中小企業融资提供担保,如果经营困难或其他因素导致贷款逾期未能还清,将由小企业局负责偿还其部分总额,偿还额高达所欠总额的90%;英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制定政策,指出中小企业贷款数额的80%由其担保,到80年代中期,中小企业发展日益壮大,政府将担保额度下降到70%,担保佣金也相应提高了3%;日本也建立了完备的信用担保制度体系,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民间也成立了多个担保机构,并且还设立了专门用以担保中小企业的全国信用担保协会。
(三)鼓励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投资者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如意大利划拨资金,向为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服务机构提供补贴;美国通过政府采购手段,购买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以此来鼓励商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此外美国还专门设立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纳斯达克来促进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美国90%最具潜力的中小企业在成功地在纳斯达克实现了上市和融资。
总之,政府干预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十分重要,能起到关键性的纽带作用,这些先进经验和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中小企业主体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
我们要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下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中小企业平等的市场地位,增强其发展信心,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前提。为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市场活力,我们要加大国内市场开放力度,在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以及产权开放等领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小企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其享受到真正的“国民待遇”。此外,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但相对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在去产能、去杠杆和强监管背景下面临着更大压力。因此供给侧改革应从政策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着力提高监管效率,从而缓释中小企业的去产能和去杠杆所带来的融资监管压力。
(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机制
首先做好央地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的总体设计,聚焦中小企业,在坚持风险可控和担保费率合理的原则下,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以弥补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失灵问题。其次要实施针对中小企业差异化的政策,细化关于中小企业的“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增强其可操性并尽快落地;修改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办法,增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动力。再次,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金融科技解决信息不对称,借助互联网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便捷高效的线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最后,以设立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三)借鉴国际经验,采用综合施策
第一,成立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领导。第二,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政策层面构建一个公平而健康的融资环境。第三,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急需的“救命钱”和“技术钱”问题,有必要在融资支持、税收减免、技术升级、出口退税等方面构建一个综合施策的框架,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从而尽快让中小企业“活起来”。第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政府采购、税收优惠、贷款援助、财政支持等方面,切实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差异化的政策,从而建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何德旭.综合施策缓解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J].紫光阁,2018(12).
[2]郭田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3(11).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课题组.西方七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1998(11).
[5]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2005(7).
[6]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
[7]曹凤岐.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J].金融研究,2001(5).
〔孟山月(通讯作者)、郭万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