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银玲
【摘要】目的:研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药剂上的应用。方法:本文旨在阐述HPMC在药剂上的应用研究,期望能给HPMC在药剂范畴内使用提供借鉴与研究方向。结果:HPMC是天然植物纤维素中与亲水性高分子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中的一个品种,其拥有广大的来源,制作简易,生物相容性较高,并且无毒无害。结论:HPMC是一类利用率高,在口服药物中为功能性很高的药用辅料,在药剂范畴内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HPMC;药剂;应用研究
HPMC是天然植物纤维素中的一个品种,也是一种优异的药用辅料,其具有广大的来源。当前,在国内与国外普遍使用,而且是口服药物中利用率最高的药用辅料之一[1]。HPMC在药剂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当作助悬剂、胶黏剂、崩解剂、增稠剂、薄膜包衣膜材料、胶囊囊材等。本研究旨在阐述HPMC在药剂上的应用研究,期望能给HPMC在药剂范畴内使用提供借鉴与研究方向。
1性质
HPMC的化学式量为86000,通过甲基环氧乙烷、氯化烷、纤维素钠联合醚化而成。HPMC的外观是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无毒无味,在光线照射和湿润下均比较稳定。其在冷水里溶胀形成乳白色的胶体溶液,存在一定程度的粘性。在70%的酒精或二甲基酮中极易溶化,在无水酒精、三氯甲烷或乙氧基乙烷中不会溶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pH在4.0—8.0之间时,有很好的稳定性,pH在3.0—11.0之间能够稳定存在,温度在20℃时,相对湿度为80%的状态下存放10天后,HPMC的吸湿系数为6.2%[2]。
2应用
2.1用作黏合剂及崩解剂
在药剂中黏合剂和崩解剂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作为黏合剂和崩解剂,能够快速使药物溶出和破裂释放。粘度较低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于水中溶化成澄清至乳白色的胶体溶液拥有一定的粘性,在口服藥中可用作颗粒剂、片剂和丸剂的黏合剂与崩解剂,但是其粘度较高只能当作黏合剂,常用量为2%-5%。此外,HPMC液体溶液存在一定的粘性,用作粘合剂,可包裹在口服药物颗粒上,可帮组保持药物的稳定性,该粘合剂用在不稳定药物上特别合适。
2.2用作薄膜包衣膜材
HPMC属于水溶性物质中的一种包衣材料,其成膜性很高。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所形成的包衣膜拥有坚固、通明、不易粘连等优势,尤其适合用在极易潮湿等稳定性较差的药物上,将HPMC当作包衣膜材,能增强隔离的作用,可显著提升药物的稳定性,能避免片剂药物变色。
2.3用作增稠剂与助悬剂
助悬剂为一种有粘性的凝胶物质,具有亲水性,在助悬剂中使用可使微粒的沉降速度放慢,并且其可附在微粒表面,制止微粒聚合缩成一团。混悬剂在制作时助悬剂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HPMC为助悬剂中的一个优异品种,其溶解成的胶体溶液能够减少液-固分界面的张力与固体小颗粒上的自由能,进而增强非均相分散系统的稳定性。
2.4用作胶囊囊材
口服药物胶囊剂为传统的剂型之一。在从前,明胶海绵为胶囊剂的重要囊材,明胶空心胶囊的制作较为简洁,普遍使用,但是胶囊外壳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氧气与潮湿下囊壳比较敏感,并且明胶胶囊或许会使药物溶出度降低与破裂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发生。
2.5当作口服制剂的缓控释材料
黏度较高的HPMC能够当作水凝胶骨架缓释片的控释制剂与阻滞剂;黏度较低的HPMC通常用在缓释或控释片剂的致孔道剂上。HPMC在水里溶化成凝胶层,药物由凝胶层溶蚀与凝胶层分散后通过骨架释放。在临床应用中,阿昔的半衰期很短,疗效较低,为使药物疗效增强,增加药物释放时间,吴宁苹等应用聚丙烯酸与HPMC当作水凝胶型骨架材料制作成阿昔洛韦缓释片,结果显示,药物作用能够增长到12h,并且降低了服药频次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3]。
2.6用作口腔制剂膜材
HPMC可和1,2-丙二醇、PVA联合用于口腔制剂膜材。王同顺等研究甘草锌与氨来呫诺过程中,筛选100mgHPMC、6500mgPVA、6000mg1,2-丙二醇为最佳配方,观察膜剂的有关指标。于皮肤透皮吸收试验时,甘草锌与氨来呫诺均处于皮肤内,可透过皮肤的药物较少,随应用药物的时间增加,两种药量处于稳定的状态。该研究指出,甘草锌与氨来呫诺能够穿透皮肤,于溃疡表面起到部分药物效果,进一步使溃疡康复,提升疗效。
3小结
HPMC在药剂上普遍使用,其能够用作助悬剂、胶黏剂、崩解剂、增稠剂、薄膜包衣膜材料、胶囊囊材等。随生物制药技术的快速进展,坚信HPMC在药物新剂型与药物传输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明凯.羟丙甲纤维素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000(003):P.101-101.
[2]单玉华.Application of HPMC in tablet manufactur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片剂生产中的应用[J].药学研究,2004,23(2):56-57.
[3]李艳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盐酸洛美沙星片生产中的应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1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