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清
摘 要:中华悠久历史中沉淀了诸多经典古诗词,这部分文化是颇值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和传承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就涵盖了不少的古诗词素材,且新教改实施以来,我们也不难发现,新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已有所增加。因此,现阶段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学,而诵读是古诗词教学非常有效且必须的一种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为基础,来分析更有效的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相关的内容与素材较多,这也就意味着教育部对于这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及要求各学科教学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必须要重视且真正落实古诗词教学,才能更有效渗透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教师尚未正确认识古诗词诵读教学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更要关注教学制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还有一些教师依旧未正确认识古诗词诵读教学,认为学生能够背诵古诗词就是完成了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学生虽然通过反复背诵在短时间内有所记忆,但是对于古诗词的内涵学生并未正真理解,时间一久学生就会遗忘所背记的古诗词[1]。同时,生硬的背诵教学会使得课堂氛围沉闷,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注意,不能让学生感受中华古诗词的魅力。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对教学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打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信心。
1.2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诵读时间较少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急切,不能给予学生充足诵读的时间,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不少教师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对诗句逐句分析,这样的教学不仅枯燥,也与“生本教育”相违背。只有让学生尽情诵读,与古诗词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将其深刻于内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行之有效的小學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创设浓浓诵读环境,激发学生自主诵读的激情
小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全面发展的起步阶段,因个体性格、家庭环境等的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普遍不强,对于与现代文本有着一定差异的古诗词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与和畏难情绪[2]。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浓浓的诵读环境,给予学生更好的感知体验,使学生渐渐适应古诗词的学习。比如,可以在班级中张贴一些符合学生学龄段的古诗词,每周更换内容;又如,语文课前将传统的“老师好!”这一问候语换成符合学生学龄的古诗词,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再如,利用多媒体工具,在古诗词相关的新课教学前播放相关的古典音乐、古风视频等。如此,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古诗词诵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能深化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内在动力。
2.2 专业化的诵读技巧指导,引导学生有效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的诵读与现代诗文、课文诵读不同,在诵读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师要以自身专业的指导去帮助学生有效诵读,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整体的感知与理解。例如,三年级《山行》教学时,由于该诗整体通俗易懂,教师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讲解诗句、字词的含义,重点讲解该诗的平仄、长短音等的诵读技巧,“家”和“花”要读“ā”这个较轻的一声。又如五年级《枫桥夜泊》教学时,教师在对张继创作此诗的背景进行讲解之后,教授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节奏把握,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其韵律之美,如“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一句诗的停顿,将月落、乌鸦啼鸣、霜落下这三个场景描绘得非常生动,学生按照停顿节奏进行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惆怅之情。
2.3 利用诵读活动调动学生古诗词诵读的激情
语文的教学虽然大部分是在课堂内进行的,但是现代教学中,语文教师也要学会将语文教学迁移到课外活动之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更应如此。课堂内因教学任务的限制,学生诵读的时间相对较少,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组织各种主题的诵读活动,让学生体验更多诵读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例如,每个月组织一次古诗词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在课余练习诵读“风花雪月”“春夏秋冬”“喜乐悲欢”等不同主题的古诗词,每个月空出一两个课时开展诗词竞赛活动。在这样的诵读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诗词意境与内涵,还能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3 结语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诵读教学,通过有效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利用诵读教学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中,深深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高小江.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刍议[J].学周刊,2018(1):57-58.
[2] 王智辩.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之我见[J].未来英才,2016(4):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