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鸯鸯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处处呈现语言文字,洋溢着优秀文化气息,应让学生在浓郁的语文气味中耳濡目染,传承优秀文化,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文化元素的借用,让导入有语文味
语文阅读课堂的导入方法精彩纷呈,各有千秋,但都指向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这一层面。笔者认为,好的课堂导入也应有语文味,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因此,在教学《雷雨》一课时,笔者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这一周课间,老师总能看到你们三五成群地猜谜语。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两则谜语。”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笔者出示“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发光,声音震山谷”(打一自然物)“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物)两则谜面让学生猜。猜谜语这一传统文化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在有根有据的陈述中,运用相关信息,捕捉事物的特点,既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思维。如一位学生回答:“第一则谜语的谜底是雷,因为打雷时就像敲鼓一样,发出巨大的声响。”“第二则谜语的谜底是雨,下雨时雨就像一条条细线,从空中落下来。”在肯定学生的见解后,筆者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对雷雨的讨论。学生在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基础上给出很多说法:“我见过雷雨,下雷雨前又是闪电,又是打雷,很吓人的。”“雷雨很大很大,外面一片白茫茫。”笔者顺势激趣:“一位作家也将雷雨写成了一篇文章,想读吗?”这样的导入,既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又始终围绕“雷雨”展开相关文化的交流,充满了语文的味道。
二、生字积累,实现词串的融合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字教学往往只停留于读音和字形的分析强化上,鲜有字理、字义的疏通。其实,要想让每个生字新词植根于学生脑海并为他们所用,理解意思是必不可少的。以教学《雷雨》中的“垂”字为例,首先,笔者引读:“雷雨前,乌云密布,天气十分闷热,这时候,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儿——(一声也不出)。忽然,空中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这时,我们看到了一只蜘蛛在干什么呢?”在学生朗读、回答之后,笔者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一句,在指导学生读出味道后,提醒学生读准翘舌音,并借助多媒体演示“垂”的字形演变,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垂”字像成熟的果子从枝条上坠向地面,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垂柳、垂枝”,后来引申为一个动作向下坠落。笔者创设情境动作演示,如妈妈把头发放下来叫“垂发”,爸爸将鱼线垂到河里钓鱼叫“垂钓”,小朋友被老师批评了,低着头,心里很不高兴,这叫“垂头丧气”。通过这样的扩词,学生在想象画面中理解了“垂”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了”中的“垂”字,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描述看到的画面。这样的说话练习,对于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语言运用表达能力有促进作用。学生在思考后给出:“一只蜘蛛在网上吐出来一根丝,它沿着这根丝快速地笔直地落到了地面上。”这样的完整、具体、形象的描述,并从“逃”字感受到蜘蛛很害怕,生怕大风把它刮走的心理。生字“垂”也是本课要求会写的一个字,笔画比较多,笔者首先用动画演示笔顺,让学生跟着书空,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垂”字的结构,第一笔撇和下面几个横之间的距离要均等,中间长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笔者边示范边提醒学生书写要点,让学生描红,临写一个。点评时,笔者先展示一个学生写的字,引导学生对照例字进行比较评价,哪个笔画写得比较到位,哪个笔画还要改进。最后,学生进行比较,再临写第二个“垂”字。
三、新词的品读感悟,侧重意义上的积累
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认词量很大,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合理安排好词句的品悟、积累,这样方能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新鲜的词句”,为写话以及今后的习作储备语言材料。教学《雷雨》时,笔者先出示第一幅插图,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给出了极其形象的语言描述:“天空中堆满了乌云,一片连着一片。”“几道闪电划过天空,好像要把天空劈开似的。”“大风把树枝都吹弯了,叶子掉到了地面上。”我趁势发问:“看到这些现象,我们知道,雷雨要来了,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请你们打开书,找一找,并读一读。”出示课文中第1~3自然段内容,再指名分自然段朗读之后,笔者给学生播放乌云的视频,引导他们交流自己的发现:“雷雨前的云跟我们平时见到的白云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给出了答案:“雷雨前,云乌黑乌黑的,天空都变暗了。”“乌云很多,天空中看不到一片白云。”“乌云在空中不停地向前跑着,好像都要到我们的头顶上呢。”接着,笔者相机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指导学生读出乌云的多和来势凶猛,突出“满天、黑沉沉、压”。然后,让学生进行与“黑沉沉”形式一样的词语积累,启发学生回忆,说出“金灿灿、红彤彤、白花花、绿油油、黄澄澄、红艳艳、白茫茫”等ABB式的词语。这样的由此及彼,学生兴味盎然,一类词语的感悟和积累顺利完成。
如此,让语文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在各种文化因子的吸纳、运用中,广泛积累语言,发展语感,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