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研究
——以泉州“海丝”文化为例

2020-05-27 08:00
科技和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海丝泉州数字化

林 剑

(泉州师范学院 陈守仁商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文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既以有形的历史文物、建筑和遗址呈现,又以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间技艺、习俗等非物质性的方式浸润在百姓的生活中。地域文化资源对于一个地区彰显地方魅力、发展地方经济、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大力普及,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年来,泉州市积极推动“海丝”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互联网、三维、AR和VR等数字化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使文化遗产“活”在当下,走向未来。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开发数量庞大、结构合理的“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1 相关文献探讨

美国、法国、英国和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在法律体系、资金保障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很多成功经验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日本为例,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有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工作。2008年,由日本文化厅运营的“国家文化遗产数据库”正式开放。日本文化数字化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效仿英国的全民参与模式[2]。日本不仅较早在高校设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同时民间团体和非营利组织对文化传承的数字化保护也起了很大的作用[3]。美国除了在立法、教育层面确立人才的重要地位之外,还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开展文化渗透活动,倚靠丰厚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来吸引优秀的文化人才。

国内学者肖远平和王伟杰[4]指出要依托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来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从文化内容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示范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打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文化数字化人才队伍。黄体杨和欧阳光[5]、谈国新和张立龙[6]认为传承人的数字化保护是非遗数字化活态传承的核心,需要对传承人进行数字化建档。邹文兵[7]提出强化文化传承群体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构建数字化传播渠道是泉州提线木偶戏实现由“非遗”资源到文化产业的路径。龚春英[8]则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构建了泉州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开发框架。

纵观国内外现有研究,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研究内容和视角也较为丰富,而对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的专题研究尤其是聚焦地域情境的并不是很多。本研究以“海丝”文化为背景,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举措,以期能够为文化传承人才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2 泉州“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的优势

2.1 泉州“海丝”文化底蕴优势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公元10~14 世纪中国海洋经济繁荣的代表。宋元时期,泉州就已经与 100 多个国家地区有着密切的商贸联系,被马可·波罗誉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近年来,泉州更是凭借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东亚文化之都”四大文化品牌。2016年3月,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启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才培养工程”,正式揭开了“海丝”人才开发战略的新篇章。现阶段,为了让“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具时代特点,必须培育一批数量庞大、结构合理、富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文化新人。泉州实施“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战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唤醒全民“海丝辉煌”的文化记忆,重温“海丝精神”,同时对于拓展文化传承发展空间,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竞争力,扩大海丝沿线国家(地区)的人才合作有着深远的意义。[9]

2.2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近年来,泉州市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文化新兴业态等举措,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质量效益显著增强,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市文化产业总量常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具体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工程方面,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化”保护,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来推进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以非遗戏曲数字化记录工程为例,梨园戏、提线木偶、高甲、花灯、刻纸等非遗数字记录工作不断推进中。由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和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开展的提线木偶数字化人偶互动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把木偶的数字模式输入到计算机里面,人站在电脑前面与木偶进行互动来展示提线木偶的表演,这项创举不仅丰富了传统木偶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探索的新尝试,更是泉州提线木偶由“非遗”资源到文化产业转变的新路径。[7]

2.3 人才“港湾计划”实施优势

2017年2月,泉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泉州市人才工作史上改革力度最强、含金量最高、覆盖面最广的一份纲领性指导文件。该文件对泉州市特色文化人才“传承工程”提出了新要求。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等涉及“海丝”文化传承的人才均被列入到泉州高层次人才目录中,可以享受资金补助、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等19项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在市级政策的引领下,各县区相继出台相关落地方案。以晋江为例,晋江市把福建省戏剧会演单项奖(含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剧、杂技、曲艺等)的主要作者(含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前2名也纳入到该市高层次人才目录中,并规定享受常年人才津贴待遇。德化县的《“青年陶艺人才领航工程”实施方案》,把40周岁以下,从事陶瓷生产经营、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专业人才纳入到人才工程中,通过实施陶艺人才“双导师”制和“陶瓷艺术创业导师行动”、“电商创客孵化计划”服务好“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开发。

3 “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的限制因素

3.1 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传承对接融合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新要求

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工作属于人才、文化和科技相融合创新的新生事物,而人才的异质性、文化的多样化以及科技的专业化决定了文化传承的数字化并不是单纯的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叠加。从纵向看,文化传承人才开发的管理部门,既有国家层面,又有地方层面;从横向看,既有文化主管部门,又有人事、科技、档案等部门。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海丝”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共创,然而,这一探索性的工作并不能够一蹴而就,需要长效共享的工作机制和系统全面的学习规划。以文化数字化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的人员培训为例,据了解,虽然目前文化资源保护的管理人员都有经过必要的数字化培训,但是多数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诸如拍照、摄像和访谈等数据采集层面,或者是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层面,诸如后期文化数据资源的存储、加工以及数据挖掘等内容涉及的比较少。加之各个部门、单位的数字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了信息孤岛。事实上,文化数字化传承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顶层设计中,需要把文化数字化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放在首要地位。[10]

3.2 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传承对接融合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数字化技术让文化以更加直接和生动的效果呈现,通过网站、手机、电视等多媒体客户端,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海丝”文化产品的历史渊源、技艺展示和艺术表达,增加了文化传播受众,拓展了地域知名度,而且对文化产品的销售也能够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目前,“海丝”文化传承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和知识结构陈旧,年轻的传承人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文化经济预期效益前景不乐观的原因,导致后继乏人。数字化技术的跨界使用,又对文化传承人才的工作内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高校是人才培育的基地和摇篮,学校传承培养则是实现“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规模化、标准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泉州地面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关的专业, 甚至有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 这些为其人才传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需要正视的是, 由于高校自身缺乏相应师资、理论与实践不匹配、培养的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等诸多条件所致, 导致了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传承人的培养面临很多困难。[11]

3.3 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传承对接融合对文化生态营造提出新要求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与文化生态的协同发展问题,一直都是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已有的研究表明,保护传承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是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准则。当传统文化生态因为现代生活方式和技术改变而产生阻碍的时候,创新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6]近年来,泉州“海丝”文化不断融入到旅游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采集,把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信息、地域文化信息、文化发展历史信息系统性输出来呈现文化产品,这是寻找文化新生态的一种表现。毋庸置疑,在新文化生态营造中,与新的文化业态、文化消费需求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过度数字化,容易造成文化活态资源展示的失真和体验重点的偏离,导致文化生态氛围受到破坏。以泉州国家非遗“拍胸舞”的数字化为例,目前一般采用虚拟环境的创设以及仪式的电子化展示这两种方式,但时间和地域环境尤其是居民参与的活动氛围在数字化的呈现中却难以实现。因此,数字化技术在文化传承的广泛运用仍然需要鼓励和带动人们通过实地参与、现场体验来感受文化生态氛围。

4 “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实施文化数字化传承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

1992年,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在全世界展开,该项目旨在提升全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1999年,欧盟推出了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为核心的欧盟国家“内容创造启动项目”。随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启动国家记忆项目,通过虚拟数字化重建历史建筑环境、复原民风民俗。[4]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文化传承成为世界各国文化工作的新潮流。早在2012年7月,文化部牵头的“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就列入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该项目从国家战略高度为文化数字化工作树立了典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数字中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涵,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是当前文化工作的着眼点。近年来,在《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2020)》等重要文件,在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对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

4.2 实施文化数字化传承是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金以上的时候,人们在精神文化的消费比重将日渐提升,这也标志着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引擎的时代已经来临。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力普及,数字技术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传承也呈现出了新特点。从传承主体来看,越来越多的文化传承人自发通过拍照、摄像的方式进行民俗、技艺、表演的资料搜集和储存。从传播方式来看,民众不经意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图片、视频、文字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文化心理和行为习惯对文化数字化表达的内在需求。从数字技术来看,不同文化消费涉及的关注、搜索、选择和分享等环节所留存的信息资源汇聚,又为文化资源数字化决策指明了方向。[10]因此,可以说,实施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并非产官学界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是人们生活方式转变下的大势所趋。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和智能化让文化信息的传递能够突破时空与地域的限制,既让文化形态魅力得到更好的传播,又扩大和延伸了文化资源的产业链,为“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带来更多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3 实施文化数字化传承是泉州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先行项目

2015年11月17日,福建省发改委、省外办、省商务厅联合发布《福建省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提出支持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强调要发挥地缘、人缘、历史文化及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等优势,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先行先试作用。2016年1月,《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发展规划》出炉,创建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推动“海丝”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放在了规划的首位。传承弘扬“海丝”文化也是泉州“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指出,泉州要打造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城市文化品牌,着力加强文化资源平台建设,推进文化内容数字化和平台互通互用、共建共享。同时规划还明确提出了培养引进“海丝”合作急需人才,积极向新生代传播海丝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2019年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泉州云”纳入重点建设项目中,该项目基于千年“海丝”文化底蕴,旨在汇聚全市公共文化资源,打造涵盖文化服务提供、文化产品配送、文化消费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数字共享服务平台。

5 “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举措

“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基于一个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开发模式,才能使文化传承人才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根据上述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泉州“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的战略框架体系必须在把握文化传承人才的基本特征与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前提下,基于泉州“海丝”文化的独特优势,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以产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支撑、以科研机构为载体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提升文化产业科技能力、构建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营造文化生态氛围等方式,最终才能共同培养具有扎实文化素养和现代技术创新能力的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队伍,如图1所示。

图1 “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机制

5.1 创新文化传承人才工作理念

1)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提高文化人才工作的科学性。“人才港湾”计划的推出,从战略层面对“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具体到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健全文化人才工作责任制,落实县区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深入了解本区域“海丝”文化传承的历史与现状,及时分析制约文化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根据文化和科技融合项目的不同目标制定人才方案。其次,要提升文化工作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加大文化数字化技术培训学习力度,将重心放在文化数据信息的分析与挖掘,以及文化数字化研究学术伦理的反思上。把信息采集工作延伸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数字化统筹管理上,进而提升文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2)做好文化传承人才信息搜集,建立人才基础数据库。为传承人建档是“海丝”文化数字化工作的起点,也是确保人才开发持续性的重要方式。建档保护又是一项多方参与的工作,涉及文化部门、档案部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等。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政府服务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平台作用,建议由各地人才办牵头设立文化人才储备库,并依托第三方专业人才机构,利用科学方法和工具对辖区内的文化传承工作者基础信息(如年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状况、收入、生活地区等)采集,纳入到文化传承人才数据库管理。同时做好基础数据库的分析、挖掘,并做好定期更新和预警监测,逐步实现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5-6]

3)抢抓“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推进中的战略机遇期,加大人才合作力度。文化人才共享资源机制是实现“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开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础。首先,要抢抓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先行项目发展机遇,利用其深厚文化底蕴的先天优势,借助媒体为量,构建电视、报纸、网络多方联动的大宣传格局,对外传输“海丝”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传承人才和文化企业关注泉州、落户泉州。其次,要积极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走出去”活动,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大型文创周、精英周、数字文化交流活动等,通过开展区域人才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泉州市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竞争力。

5.2 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能力

1)依托大数据加持,拓宽文创发展新途径。文化产业是文化人才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载体。当前IT技术日趋成熟, 互联网体系更加稳定, 充斥其中的数据资源急剧膨胀, 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 应用大数据资源来挖掘行业发展先机, 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纵深发展的新途径。[12]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累积科技与文创融合的应用经验, 积极寻求多产业跨界发展新出路,如加强源和1916、领SHOW天地等老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意集群、云计算创意园;“文创+民俗”推动“海丝”文化旅游业实现休闲、观光、体验“链条式”发展;“文创+电商”打造线上“海丝”文化产品,并赋予线上门店特色,继而吸引更多人融入到文化数字化传承系统中。

2)打造城市IP,实现文创融合发展。城市IP的打造不能仅仅落在知名景区的传播层面,而是要有以城市历史人文及所代表的区位文化价值为核心的IP元素,并且还要有以核心IP元素衍生的主力文化产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域,“IP”概念较为丰富, 游戏、影视文学、动漫等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文化形式均可视为“IP”。泉州市可以借鉴西安模式,将历史文化遗迹视为原生“IP”, 在“IP”衍生进程中, 将其与铭记历史、发扬传统文化、保护名胜古迹等关联起来, 经过产业融合发展, 开发若干“文旅”体验项目,持续挖掘“IP”经济价值, 继而通过体验化、生活化、互动化及综艺活动等相关渠道落实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策划目标,从而拓宽“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思路。

5.3 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1)发挥学科优势,开设相应课程。文化部关于非遗传承人的研培计划为泉州地区高校开展“海丝”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培育提供了参考思路和方法。地方高校可以依托“海丝”文化遗产资源,制定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培育方案,增加地域性文化项目的学习内容,塑造学生服务地方、保护和传承“海丝”文化遗产的责任和意识。同时,通过发挥高校原有学科的优势,如华侨大学的旅游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黎明职业大学的信息技术、建筑设计专业,泉州师范学院的历史学、南音专业等。倡导在高校内或者高校之间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文化数字化专业或者学院,为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奠定专业基础。

2)完善师资配备,组建双师队伍。学界与业界的相互联动是培养优秀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主要方式,其主要分工体现在学界注重文创理念的引导和基础知识的传授,业界负责文创思维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实践指导。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需要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这为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培养师资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建议地方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要不拘泥学历和职称限制,大力引进“海丝”文化传承人才进课堂,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和文化传承名匠大师共同培养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方式和途径。

3)推进实践教学,产学研用结合。目前国内较多的院校采用了实践教学和工作室培养的方式来培养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这种方式不仅仅将实践渗透在课程中,而且贯穿在企业、产业的人才管理当中。例如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建立的 “文创工作坊”,采取实验教师课堂讲授和企业现场指导学生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复合型的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泉州师范学院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到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和教学实践环节。[7]这些方式值得在其他高校中推广。除此之外,高校应当鼓励并支持教师和学生从事“海丝”文化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科创训练,在教与研的互通管道中,培育师生投身地方文化研究的热情,为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有利的学术支持。

5.4 营造文化传承生态氛围

1)开展全民文化素养教育,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全民文化素养教育是实施文化传承人才养成计划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泉州市利用元宵节邀请非遗传承人带领中小学生制作传统花灯、航海日走进海交博物馆馆看古船做船模,在参观感知“海丝”文化的同时,博物馆举办的主题活动,已逐渐成为中小学生动手体验传统文化技艺、提升文化素养的“第二课堂”。这种经验值得在全市进行推广。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可以尝试通过把地方文化项目融入到课程中来加强学生文创思维的训练;通过引导文化机构和文化传承名家参与到青少年的日常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文创热情。

2)优化城市文化配套设施,营造优美温馨的人居环境。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的培养根植于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知名的文化馆、杰出的博物馆、形形色色的图书馆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既是传播文化的主要平台,也是激发创意源的重要基地。日前,泉州公共文化中心——“四朵金花”(泉州科技馆、泉州工人文化宫、泉州图书馆和泉州大剧院)已经陆续投入使用,而要发挥文化中心的集聚效应,则需要在内涵建设中更多融入“海丝”文化元素,让文化传承人才担任主角。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文创生活圈”、“文创社区”等人才孵化基地、人才驿站的建立,将文化、艺术、设计、商业等与文化数字化相关的行业整合到特定的区域中,以汇聚大量的文化数字化传承人才,为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合作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实现“文化赋能”。

猜你喜欢
海丝泉州数字化
我校成功主办2022年闽港澳大学生海丝文化研学夏令营活动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