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较多,合唱这种活动的形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应用合唱的活动形式,能够促进更多群众的参与,通过集体行为增加对某种理念与自我身份的认同感。然而,在实际的活动组织中,由于群众的音樂素养与歌唱能力差异较大,提升合唱的艺术水平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专业的音乐人员应用音乐知识,引导群众做好合唱准备学习,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与合作能力,发挥合唱活动的积极作用。本文对群众合唱水平的提升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群众合唱水平;提升策略;音乐指导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活动的也在持续性的发展。应用合唱这种形式的群众活动,既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也能够满足群众的一般社会参与需求。群众合唱的热情程度较高,由于受到先天条件与音乐基础素养的影响,合唱活动的组织与表扬往往不尽如人意。对此,群众工作的人员需要借助音乐专业人员的音乐素养,对工作展开建议与调整。
一、群众合唱活动的现实状况
群众合唱这种活动的形式,在不同的地区与组织中展开较为普遍,一般分为两种状况。其一,是在某一个社会范围内,群众为一种活动的主题参与到合唱当中,其二,群众的合唱是为了自我的娱乐与艺术需求。在这两种情况中,群众的参与热情都较高,尤其是为了自我娱乐需求的合唱活动中,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高。
合唱的这种群众活动形式,在组织形式上较为简单,活动的开展也并没有复杂的过程。群众中不同的音乐素养导致在音乐的审美、音乐情感的感受等能力上出现差异,在一些情况下,观念的差异会使得活动的进行不顺利,群众意见相左,同时没有专业水平的裁决人。群众认识的音乐知识以及歌唱知识通常是片面的,这是由于绝大多数的群众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这种情况下,合唱活动的艺术表演水平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1]。
从世界平均群众合唱水平角度进行审视,由于受到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的限制,同时现代音乐的发展水平有限,群众合唱的水平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相比,并不乐观。应对这种状况,需要应用现有的艺术资源,对群众的合唱活动进行指导,提升群众合唱的艺术表现能力与整体的艺术水平[2]。
二、提升群众合唱水平的策略
1、应用科学的合唱方式
在一般的专业合唱中,需要根据不同歌曲的具体演出内容,以及不同歌唱演员的条件,分为不同的声部,不同声部完成各自的表演任务。这种形式,能够使得合唱中歌声的层次更为丰富,增强艺术表现力。
在群众合唱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引导,对不同群众的嗓音条件未进行审视,在声部的划分上通常存在一些问题。也有一些合唱活动组织形式较为粗糙,未经过声部的划分。面对着这种情况,需要专业的音乐人员,对合唱中声部的划分进行指导,根据不同群众歌唱演员的嗓音条件,将其划分为低声部、高声部等。同时,也要对演唱的歌曲进行划分,不同声部的演唱人员演唱不同的部分。目前有许多人声合唱团的演出资料,在音乐的划分上可以结合相应资料进行学习,并且进行训练。训练方法为:选取具有表现力、情感色彩鲜明的歌曲作为训练曲目,通过歌曲感情与力度的变换,使各声部统一完成变化[3]。
如果想要组织形式更为简单,在人员的划分上,就可以根据性别划分声部,一般女性的声音较为高亢、男性的声音较为低沉,以此来作为歌唱内容分配的标准也是可行的。例如,在如今受到欢迎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中,应用性别划分的方式就经常出现,可以对其演出的形式进行观看与参考。
2、提升群众的基础合唱素养
合唱素养的提升需要不断的练习,在群众合唱水平的提升中,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对群众的演出练习状况进行持续性的指导。在不同形式下的群众合唱活动中,一般都能够找到专业或者半专业的组织人员,群众需要对这些人员的引导积极配合。在目前的社会综合文化条件下,应用应募的方式,寻找专业人员为群众的合唱演出工作进行指导也具有可行性[4]。
需要定期就不同的演出内容进行练习,保持合唱演员的演出状态与嗓音的条件。在群众合唱团与作品的磨合中,一般能够找到适合于这一合唱团体进行演唱的作品。要对这种类型的作品,进行不断的强化型联系,使得合唱团能够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提升群众合唱团参与者的参与信心。
3、提升群众的综合艺术素质修养
在一般水平稳定之后,可以就群众的综合艺术素养进行提升。艺术素养的提升包括对群众艺术鉴赏能力与感受能力的提升,也包括对群众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
初步提升的综合艺术素养包括群众的艺术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可以在训练中要求群众集体对其他专业合唱团的作品进行欣赏与聆听,也可以通过观看高水平合唱比赛的形式,引导合唱参与者鉴别不同合唱团的特色与区别,领悟合唱中丰富的形式。此外,需要引导群众对音乐的作品具有更多的认识,最作品中的表现内容、创作的背景进行讲解。应用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群众在音乐鉴赏中的情感投入。由于不同演出参与者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热情是不同的,引导者可以给予演出人员更多的学习资料。例如,建议演出者应用视频课程的方式,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与西方音乐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认识,并且对演唱中各种技巧性表现有所了解。
在艺术认知能力提升之后,参与者对演唱内容的理解程度,对演出的认识深度都会有所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艺术的表现能力就会得到提升[5]。
结束语:
合唱形式在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群众合唱活动而言,其不但能够让每一个合唱团体的参与者获得良好的个人展示契机,同时亦能够给周边的人群带来卓越的音乐艺术体验,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属于比较受欢迎的形式。有鉴于此,广大群众合唱团体应当结合自身团队的实际情况,遴选契合自身实情的曲目,遴选契合自身特点的合唱风格,如此方才能够确保合唱活动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龙庆. 如何促进群众合唱水平的提升[J]. 大众文艺,2018(11):6.
[2]崔兵. 群众合唱中声乐训练方法与策略探析[J]. 北方音乐,2016,36(22):211.
[3]聂朋胜. 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J]. 宜春学院学报,2018,40(10):117-120.
[4]杨庆华. 如何提高社区群众的合唱水平的思考[J]. 才智,2016(25):235.
[5]王海龙. 论群众合唱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 赤子(上中旬),2017(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