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睿
摘要: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故事。神话传说想象力丰富,内容多样,表现力强,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文艺创作的不竭灵感之源。本文通过分析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的长诗《奥美罗斯》(Omeros)与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长篇小说《秀拉》(Sula)中的神话元素,探究神话在20世纪后期文学作品中的解构与重建。
关键词:神话;奥美罗斯;秀拉;解构;重建
一、《奥美罗斯》
《奥美罗斯》首版于1990年,该作品以圣卢西亚为背景,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存状态、殖民历史造成的伤痛以及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改变,是沃尔科特荣获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作品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系统地运用了西方神话,尤其是荷马史诗。
在形式上,《奥》借用了荷马史诗的史诗文体,以长诗的形式展开叙述。这种文体非常适合讲述篇幅较长且相对复杂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学与历史的结合,该文体无疑是重写加勒比历史、建立加勒比文化身份的极佳选择。
在内容上,《奥》中的主要人物名称取自古希腊神话中的人名或其变体,如菲洛克忒忒(Philoctete,取自 Philoctetes, 菲洛克忒忒斯)、阿希尔(Achille,取自Achilles,阿喀琉斯)、海伦(Helen)与赫克托耳(Hector)。《奥》还借用了古希腊神话与《神曲》中的相关情节,如海伦引起的争端、航海返乡、地狱之旅与菲洛克忒忒斯的伤口等。
虽然《奥》在内容与形式上大量借用了西方神话元素,但其并不是对西方故事的堆砌与模仿。相反,对这些古老的元素借用正是创造新作品、讲述新故事、表达新思想的开端。在这部作品中,加勒比人掌握了话语权,从他们的角度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前的讲述者,荷马,则变成了一个听众。这个新的故事也不再以西方为中心,而是以加勒比为中心:故事的发生地从地中海转到了加勒比海,昔日的古战场成为了今日的渔村,西方的英雄则成为了加勒比的渔民。许多普通的加勒比人也受到了特别关注,如运煤的妇女、被背叛的印第安人与戴镣铐的黑奴等。由此,沃尔科特颠覆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充分肯定了加勒比的普通人在缔造历史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系统地借用神话并转变话语权和叙事角度、改造部分情节,沃尔科特创造性地将神话与历史、过去与现在、加勒比与西方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西方对加勒比的刻板印象,成功重建了加勒比独特的文化身份,书写了属于加勒比自己的篇章。
二、《秀拉》
《秀拉》首版于1973年,该作品以秀拉和奈尔的友谊以及秀拉成长历程为主线,描绘了俄亥俄州一个黑人社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境况和变迁,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主要作品之一。盡管《秀拉》也借用了大量神话元素,但与《奥》不同,《秀拉》对神话的借鉴更零散也更隐晦。
在形式上,《秀拉》并没有像《奥》一样借用荷马史诗的诗歌形式,而是采用更灵活、更易读也受众更广的小说形式。在内容上,莫里森通过对神话故事碎片化的借鉴与情节的反转,对西方文学英雄中心与男性中心的倾向进行强烈反抗。
与传统神话中主角往往是神祇或者英雄不同,《秀拉》的主角秀拉和奈尔是黑人社区里两个饱受种族与性别双重压迫的女性。与传统神话中建立丰功伟绩、受万众景仰的英雄不同,秀拉是一个在当地非常不讨喜甚至背负恶名的人,而奈尔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从世俗的观点来讲,二人并没有出众的才华与辉煌的成就,不能称之为英雄。而莫里森侧重的是二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心灵成长的历程。她认为,二人直面生活,特别是直面自己内心阴暗面并实现心灵觉醒的巨大勇气是难能可贵的,是那些英雄们都未必能及的。
莫里森也对一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做了反转,驳斥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倾向。《秀拉》中的海伦娜(Helene)与希腊神话中的海伦(Helen)在命运掌控上截然不同:传说中天下最美的女人海伦其实是被物化、被男性掌控命运的女性,而海伦娜则是把握命运的强者:她在外能让社区的人服从自己的意志,在内则能游刃有余控御丈夫。同样,《秀拉》中的夏娃(Eve)也不再是圣经中那个由男人的肋骨制作并诱使男人堕落的依附于男性并拉男性下水的女性。相反,在《秀拉》中,是夏娃不着调的丈夫把夏娃拉下深渊,而夏娃却绝地反击,自立自强,历经磨难再度重掌生活的主动权。
总之,通过把被边缘化的黑人女性放在中心位置并突出其在面对外界逆境与内心自我时的勇气、将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与传统神话故事形成鲜明对比,莫里森在反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同时成功书写了属于黑人女性自己的故事。
结语
沃尔科特与莫里森都通过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打破了西方文学传统并进行了大胆革新:《奥》打破了以西方为中心、以加勒比为边缘的传统,赋予了加勒比话语权、新的文化身份与属于自己的史诗;《秀拉》批判了以英雄人物和男性角色为中心的传统,歌颂了一种全新的英雄主义,谱写了属于黑人女性的史诗。尽管日往月来、时移世易,千年前的神话依然活跃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为其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Derek Walcott. Omeros [M]. London, 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90.
[2]Karen, F. Stein. Toni Morrisons Sula: A Black Womans Epic [J], African American Review, 1984, 18 (4): 146-150.
[3]Toni Morrison. Sula [M]. UK: Penguin Random House, 2002.
[4]王克冬. 来自加勒比的呼声[D].四川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