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丁扬?张杏灵
摘要:由于历史的不可复制性,在考古纪录片的创作中,往往需要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法。使用CG动画来还原历史的手段,已经成为了最流的呈现方式之一。本文将以纪录片《良渚》为切入点,谈谈CG动画在考古纪录片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考古纪录片;情景再现;CG动画 《良渚》
考古纪录片是将考古过程中的真实事件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拍摄、编辑、制作、合成后展现在大众面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考古纪录片主要有五大类:一是以文物为中心点的专题片,二是宏观时空叙事的考古发现片,三是考古人物纪录片,四是涵盖考古发掘技术或实验分析方法的影片,五是单一考古遗址综合纪录片。纪录片《良渚》就是单一考古遗址的综合纪录片。
一、考古纪录片中的动画使用
从单一考古的遗址综合纪录片来说,想要实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和环境进行拍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CG动画技术的运用,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直观画面。
纪录片《大明宫》中,金铁木导演倾向于用CG动画去讲述那些精彩鲜活,戏剧纷呈的历史故事。大明宫是唐朝盛极一时的权利中心,也是风云人物指点江山的历史大舞台,大明宫承载着唐朝的权力变迁,他用了近一半时长的CG动画向观众逼真地展现了彼时大明宫的雄伟华丽,使观众的氛围感油然而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与魅力。《良渚》和《大明宫》一样都是遗址综合纪录片。虽然良渚先民生活的时代距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但是运用CG动画技术能够让原本不可能重现的良渚被重新构建出来,因此观众能够画切实地感受到良渚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大明宫》中也运用了不少人物扮演或者搬演,这样的手法使历史显得不再枯燥,细节更加丰富,故事更加深刻,大唐景像在观众的眼前一下就活了起来。人物的扮演虽然提升了观众的兴趣,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人物扮演或搬演的手法还是有待考究。显而易见,人物扮演或搬演的形式并不能适用于距今已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很难用具体的人物或者道具去还原当时的场景。与人物扮演或者搬演相比,使用CG动画手段代替演员或道具,既能较为准确的还原良渚先民当时生活居住的环境,又能避免演员表演的痕迹,以及道具还原不真实的尴尬。不存在表演和非表演的争议。观众以更客观的视角去看待整个片子,符合纪录片对客观性的要求。
大到整个良渚古城的地貌、水利系统,以及城墙堆筑的质感和土层,小到玉器表面刻纹雕琢,CG动画给观众展现的远比文字性的描述、旁白解说直观的多。从符号学的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把纪录片中的符号系统看作由声音和画面两个部分组成,这两部分都可以成为独立的表意系统。在传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画面和声音的关系往往表现为画面是声音的附庸物,画面的表意能力有时需要依赖解说词。反观,在涉及到一些具体事物上时,如果单纯依靠解说词或者字幕的叙述,会显得苍白无力。创作团队利用CG动画,将观众在解说词中听到的“有形的信号”进行模拟并制作出来。例如给观众展示玉器雕刻的具体手法,土层堆积横切面的土质结构,水坝的位置分布等,这样可以有效辅助观众对形状和空间上的理解。
二、考古纪录片中的CG动画美学
彭吉象教授专著《影视美学》中讲到:21世纪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虚拟美学,正是要创造出一种“真实的非真实”。这里所谓的“非真实”,是指情景再现中的人物、事物或景物的影像,并不是由摄像机拍摄出来的,而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或者是由数字影像合成的。这里所谓的“真实”则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这些影像在观众看来是真实的,它们在银幕上可以栩栩如生、以假乱真;另一方面,这些影像的存在符合观众的心理真实,虽然纯属想象的产物和创造的影像,但是因为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而得到观众的认可。
CG动画建构的景观,特别是良渚遗址全景式的大场景,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拓展了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审美空间。必须要明确的是,任何通过试听传播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观众的审美需求。纪录片不像是剧情片有设计好的剧情和桥段,纪录片所展示的是客观真实,然后通过声音和画面的传播带给观众审美的体验。在观众看到模拟的良渚古城动画之前,五千年前良渚人的生活在人类的脑海中可能仅停留在审美想象的阶段,一旦通过CG动画直观地呈现出来,便带给观众一种特定的审美认识,这样的审美认识是带有良渚文明特色的,它包含了良渚人的智慧美,勤劳美,等人性之美。既能作为视觉效果丰富纪录片的审美体验,也能增加观众的审美联想和乐趣。动画的设计抓住了观众对于认识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功引导观众进入良渚的美学世界。
在良渚这个片子中,CG动画的介入,开启的是观众对于未知领域的一段新的审美认识。他们本身存在着文明之美,但是觀众对于美的感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比如,在良渚古城建筑过程的模拟动画中,随着模拟镜头的拉伸,画面中夕阳下光影位置变化,再结合宏伟大气的配乐,观众能感知到这些展现历史美的元素,发现历史中的美,并且得到美的共鸣。
三、动画在纪录片中的使用原则
1.尊重历史
如今,使用CG动画逐渐成为了考古类纪录片创作的一种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动画的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纪录片的创作者容易忽略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创作考古纪录片时,很多历史事实需要去求证,CG动画的创作源于客观事实,又高于客观事实,因此在创作前,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更不允许偷梁换柱,不尊重历史。
2.避免过分追求技术
必须要明确的是,CG动画起源于人类用绘画记录和表现运动的欲望,它是指造型之间的运动过程,只是技术和手段。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弥补创作者素材的缺失,任何的技术技巧只是为了辅助故事的衔接。而创作者容易陷入一种思维定势,执着于技术上的要求,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导致创作失衡。
四、结语
我们已全面进入数字时代,观众对于纪录片的审美鉴别力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考古纪录片利用数字媒体这一独特技术手段进行二次创作,在不违反历史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将CG动画元素融入纪录片。或者根据真实记录的史料对故事的人物、场景进行CG动画还原。使一些珍贵的史料能够以直观的形式重新与世人见面,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历史,不仅拓展了考古纪录片的表现空间,也加深了考古纪录片的表现力度。因此,今后我们更应该打破传统限制,驱利避害,利用好CG动画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参考文献:
[1]樊华伟 张自如.试论历史类纪录片情景再现美学风格的实现[J].北京:中国电视(纪录),2013(01):70-73.
[2]李国泉.历史题材纪录片“情景再现”应用探析--以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为例[J].北京: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