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清
摘 要:“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随着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深入,学校在加强学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于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单阐述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基于新课标下如何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 初中生
初中生学习科目众多,课业压力大,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而身体素质下降会导致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精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学校和老师应该重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改革。
1.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1学校和老师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学校和老师忽视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积极,在教务安排中,虽然有对于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任务安排以及课程时间的安排,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或者是自习的情况,老师不能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进行指导。由于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学生与家长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不重视,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1.2教学模式不完善
传统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基本是让同学跑圈,部分老师会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目标和任务,经常会坐着自己看书或者三五成群聊天,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毫无意义,没有达到开展课堂的效果;还有部分老师会根据本堂课教学的任务带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老师示范,让学生跟着做动作的方式,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学生处于体育健康教学的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对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积极性的提高。学生长期处于单调的教学模式中,学习主动性减弱。体育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学生进行重复的教学,没有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基于新课标下如何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2.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在进行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个合理有趣的课堂导入活动,在开始正课内容教学之前,组织学生先进行一个小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课堂导入的小活动要进行科学设计,把握好度,帮助学生在正课开始前进行热身,避免课堂正课教学的过程中,运动力度太大导致肌肉拉伤,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安全。老師在设计引导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让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课堂产生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正课教学中,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优化,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内容,对于趣味性不高,动作难度大的体育项目,老师在课堂中应该简单介绍动作要领,根据体育项目的主要特点来创新体育项目的规则,简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新规则来设计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堂的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学习自主性。
2.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当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课堂内容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3开展户外拓展训练
户外拓展训练是开展体育教学的方式之一。老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应的户外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开展户外拓展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勇敢、坚持的良好品质。在开展户外拓展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学业压力中放松,更有精力学习文化课程。例如,老师在讲解排球教学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开展班级排球赛,让学生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在比赛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学校和老师应该针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基于新课标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完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基于区教研员视角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J].科学咨询,2018,(38):7-8.
[2]陈秋贵.基于新课标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