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瑜 白杨
4月10日,“味动力”母公司均瑶乳业再次向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虽然此前一直失联的均瑶乳业创始人王均瑶之女王滢滢如今已取得联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均瑶乳业可以顺利上市,业绩依赖单一产品、王滢滢态度不明、乳酸菌饮品市场巨头林立等仍是均瑶乳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再度冲击IPO
在此次招股说明书中,均瑶乳业拟募集11.99亿元用于均瑶大健康饮品湖北宜昌产业基地新建年产常温发酵乳饮料10万吨及科创中心项目、均瑶大健康饮品浙江衢州产业基地扩建年产常温发酵乳饮料10万吨项目以及均瑶大健康饮品品牌升级建设项目。
这与2019年5月均瑶乳业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一致。不同的是,此前均瑶乳业发起人之一王均瑶的女儿、持股比例0.1875%的股东王滢滢未出席相关会议,也未进行表决或签字。
最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王滢滢持有公司67.5万股,持股比例为0.1875%。针对本次发行事宜,虽然王滢滢已经取得联系,但尚未对此次上市发表意见。
实际上,均瑶乳业已经拥有了宜昌工厂和衢州工厂。虽然已经建立了工厂,但均瑶乳业部分产品还是选择依靠代工模式生产。2019年,均瑶乳业代工厂整体占总产量的比重仍接近36%,并正在与11家代工厂进行合作。
对此,均瑶乳业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自有产能有限的问题凸显,存在相关生产线实际持续满负荷开工运作却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本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拟投资于两个基地的生产建设项目,一方面拟进一步提升自有产能以突破现有规模瓶颈,另一方面将对部分代工厂进行产能替代,将有利于公司加强产品及品质管控,降低对应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据了解,均瑶乳业是国内最早开发和生产塑瓶长效灭菌奶的企业之一,先后开发出利乐包、塑瓶奶、AD钙奶、屋顶包、塑杯酸奶和贝贝牛等品种。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2019-2020年是中国食品饮料企业扎堆上市的一年,可见企业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瓶颈,需要上市融资来进行进一步发展。
依赖味动力
对于上市后的风险和问题,均瑶乳业认为产品系列相对单一可能成为主要风险之一。均瑶乳业表示,为抵御产品系列相对单一所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公司已持续进行其他含乳饮料新产品的研发,将于合适的契机推出更加丰富的产品系列。
实际上,所谓单一的产品系列指的就是均瑶乳业旗下的常温乳酸菌系列饮品味动力。2011年,均瑶乳业推出味动力,并陆续推出了主打产品的味动力系列等。数据显示,2017-2019年,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7.53%、96.51%和89.48%。
近年来,我国乳酸菌饮品市场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发展,2015-2019年,乳酸菌饮品保持了11.2%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64.8亿元。其中,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快于整体乳酸菌饮品市场。2015年,中国的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仅为77.2亿元,至2019年達到148.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8%。预计至2024年,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有望继续增加到211.9亿元。
对于是否存在依赖味动力单一产品的问题,均瑶乳业在招股说明书中称:“虽然公司已持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但相关项目实现预期的目标任务仍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公司短期内存在产品系列相对单一的风险,如未来出现该系列产品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面临挑战
据了解,乳酸菌饮料市场包括三大品类:酸性乳饮料、常温乳酸菌饮料和低温乳酸菌饮料。“均瑶乳业主要处在常温乳酸菌饮品行业中,目前行业并无过多技术壁垒,市场上已有优乐多、小样、小洋人为代表的品牌,同时也不乏光明、蒙牛等乳业巨头。”业内人士称。
2014年之前,国内常温乳酸菌饮品行业主要以三四线小品牌为主;2014-2015年,以优乐多、小样、小洋人为代表的品牌企业逐渐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2015年后,低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上表现较为成功的品牌,如伊利、光明及蒙牛也选择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对于均瑶乳业来说,常温乳酸菌饮品巨头林立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意味着市场够大,未来各企业需要比拼的是渠道布局、品牌力等方面。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随着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发展,常温乳酸菌企业加速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发展,渠道下沉加速。目前,全国一二线城市基本进入成熟期,而三线城市及县镇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均瑶乳业方面表示,“公司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县域市场并双向延伸,根据当地市场行业销售数据确定发展经销商的数量,通常一个特定区域只发展一个经销商,保证公司有效扩大营销网络覆盖范围和营销效率。”截至2019年底,均瑶乳业已发展味动力乳酸菌饮品经销商1306家。从经销网络深度来看,均瑶乳业在对全国覆盖范围内的县域市场进行重点开发的基础上,已往上延伸至地级市和省会级核心城市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