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
【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在语文教育界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处于想象美好、现实骨感的尴尬。基于此,笔者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策略的价值和教学要领研究,以期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深度阅读带来的魅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比较”阅读;策略
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增设了“快乐读书吧”,将整本书课阅读课程教学教材化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已经受到了上至国家下至一线教师的重视。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当前,推进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缺乏对一线老师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法的指引,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推进处于想象美好,现实骨感的尴尬处境中。怎样把理论变为实践?笔者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策略的价值和教学要领研究,希望学生能在比较中体到验深度阅读带来的魅力。
一、 “比较”的价值分析
“比较”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较量”。出自《周礼·天官·内宰》:“比起大小,与其粗粮,而赏罚之。”引申为考校。整本书阅读中的“比较”,更多的是取其引申义。通过考校,来了解和掌握被选择比较的内容之间有何异同。在“同”与“不同”之间找到比较的意义和价值,以此来触发阅读者的思考。甚至以此为联结,荡漾开去,寻找更广泛的阅读素材,从而让阅读者更加深入理解和研究自己所关注的内容。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老师根据阅读的需要,在适切的时候引导学生“比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比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一直倡导自由阅读,他用“连滚带爬”来描摹这种状态。“连滚带爬”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得开心,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二是不必字字落实,句句较真,不刻意追求主旨的把握,也不理会别人的阅读感受,借用陶渊明的话来说,就是那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见,小学阶段让学生快乐地读下去,才是重中之重。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策略中,学生刚刚接触新的阅读文本时,预测策略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猜”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但是,导读的方式本身就是多样化的,如果比较策略运用得好的话,通过“比”也是可以很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比的往往不是文章的优劣和高下,屙屎两个通过精心选择的阅读点,放在一起,可以比出意料之中。还可以比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比,读的兴趣就来了,因为要一探究竟。
(二)借助比较,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学生而言,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写作是将已经内化了的知识进行表述的过程。比较阅读是两者之间进行联结的有效桥梁。比较,可以让学生感悟语言表达的魅力,理解文章的内涵,实现由阅读到写作的过程。同一个事物或者同一类事物,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不同点,会促使学生思考:如果我来写,会写成什么样呢?特别是当该事务是所有人都熟悉的,甚至经历过的,那就更不用说了。部编教材在许多名家名篇后面的阅读链接里都有体现,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老舍先生的《猫》这篇文章的课后练习第二题,在阅读链接里就收入了夏丏尊先生的《猫》和周而复先生的《猫》的片段,为的就是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三)借助比较,激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比较往往能将本文和现实生活中虚和实两个世界的“人与人”相联结。使得文本人物形象立体化,富有生活感之外,儿童对文本中的人物也有会一个自我的投射或者映射,会从书本中的人物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价值取向乃至世界观进行一个自我的解读、筛选、吸纳、和反馈。找到“自我”或者未来 “自我”的精神结构与灵魂气质。一部作品中人物的群像,构成了一个书中的社会,这种社会化的人物图谱,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孩子们在进行阅读时,很容易将书中人物和现实世界的人物进行比照,书中的人物是如何看待他人的身世身份,如何看待人物的生理心理缺陷的,怎样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现实世界的自己,在遇到书中人物的处境时,又会怎么做,或者说又该怎么做。作品的叙事视角往往是全知的,这非常有利于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的处境和人生,引导他们在比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当他们阅读的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时,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例谈“比较”策略的实施要领
比较策略的运用并不是随意的,有两点要提别注意,第一是要找准比较的点,其次是要把握好比较的度。
(一)找准比较的点
1.内容的比较
(1)比较人物,产生阅读共鸣
林海音的童年在《城南旧事》中可见一斑;萧红的童年可以在《呼兰河传》中找到影子;黑柳彻子的童年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引人发笑和思考。孩子们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没学过骆驼咀嚼,也一定看过狗狗啃骨头吧?没养过小油鸡也许养过小鸭子、鸽子或者仓鼠吧?没有抓过吊死鬼也许追过蝴蝶,捕过小鱼吧……没有祖父的园子,也许有外婆的菜园吧?没有往外祖父头上偷偷插过玫瑰花,也许悄悄躲在某一个角落里蒙过妈妈的眼睛吧?没有为了想吃一顿油腻腻的小烤猪去追赶小动物,也许和小伙伴在春天的田野里烤過番薯吧……上课的时候没有把抽屉合起来、打开,又合起来、又打开过,也许有把一块小橡皮想象成汽车,把尺子当成车道,在桌子上玩得忘乎所以,被老师点名的经历吧……这一系列作家们(下转第21版) (上接第20版)的童年,是如此的精彩,读着读着,学生们就会不知不觉和自己的童年比较起来,再来一场作家书中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趣事分享的聊天活动。相信,课堂一定会非常有意思。因为,学生们有共鸣,他们会发现作家们的童年虽然和自己的童年有一定时代差距,但是,孩子们的情感却是共通的,所有的孩子都是调皮的,都是细腻的,都是有喜有忧有小秘密的。
(2)比较情节,产生阅读期待
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比较情节的方式由很多,可以是同一步作品相似情节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部作品开头和结尾的比较。例如,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小说的主要人物青铜在开头本来是不能说话的哑巴,但是最后,因为妹妹葵花要离开,青铜居然能开口说话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以给学生呈现文本的一头一尾,主人公的巨大改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许多的问号,阅读期待自然就产生了。
2.写法的比较
(1)比较谋篇,习得布局
谋篇的比较,适合用于开篇悬念设置很明显的小说,也适合用于结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或者戛然而止的小说中,《警察与赞美诗》《项链》等小说都可以比较。用正常的方式来叙事和用作者所采用的方式来叙事,比较着一读,就能够很快读出作者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了,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可以模仿着用这些方法来写文章的。
(2)比较词句,习得表达
统编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组织单元,这对于整本书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向指引。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运用比较的策略,精心选择阅读片段,既“关注内容”又“关注表达”,从这两个维度去设计,引导学生比较词句,让他们习得表达的技巧。例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序言中有一个小英子看骆驼咀嚼的片段:
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类似的描写在《城南旧事》中还有很多处,例如,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小英子看金鱼儿的片段:
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啦!我就这么看着,两腿跪在炕沿儿上,都麻了,秀贞还不来。
在《惠安馆》中,小英子捉吊死鬼给小油鸡吃的片段:
那些吊死鬼装在小瓶子里,骨碌骨碌地动,真是肉麻,我拿着装了吊死鬼的瓶子,胳膊常常觉得痒麻麻的,好像吊死鬼爬到我的胳膊上了,其实没有。
将这些词句描写片段放在一起比较着读,就很容易发现《城南旧事》中林海音就是通过很多类似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才让小读者们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
老师们可以品读其中一段,提炼出细致观察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欣赏另外两段后,创设一个类似的情境,让学生们用这种抓住动作描写的方法来写自己的故事。
3.同一作品,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比较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学生看书后,可以引导他们也看看电影。例如,《西游记》《三国演艺》《城南旧事》《草房子》等等。引导学生来比较读原著和看电影之间的区别,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文学和电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呈現的不同。书本中的世界更丰盈,更细致,更有想象的空间。书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中却只有扮演该角色的演员这一个。
4.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很多孩子都爱看。《第七条猎狗》《狼王梦》《骆驼王子》《最后一头战象》《斑羚飞渡》等等,同一个作家,不同作品比较着读,引导学生从写作内容和手法出发进行比较阅读。然后,结合作者生平进行分析,作者为什么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来?所有的作品虽然是写不同的动物,但是,这些动物是否有相同的地方?例如,这些动物似乎就是一个人,披着动物的皮囊在思考、在行动,在为了生存在挣扎。如果所有的作品风格都类似,那么是否需要每一本都读,或者应该选择一两本代表作来读就可以了?
5.不同作家,同一类作品的比较
除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外,可以推荐学生们看看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将两位作家的生平和作品对比着来读,你会发现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里的动物更像人,而杰克伦敦的作品里的动物更像是动物。不同的作家,同一类题材的作品往往呈现出迥异的风格,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情感角度着手,运用多种情感剖析得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把握“比较”的度
1.出发点的把握
比较阅读策略是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点”,由这个点出发,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用一本书或者多本书打开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一条线。无论是事物前勾后连的比较,还是人物和事物的不同侧面、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比较,出发点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能力,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大脑能生成对文字更为丰富、完整、深刻的认识。
2.归结点的把握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如果老师在整本书的教学过程中多次运用 “比较”阅读策略,学生能自己掌握“比较”这种阅读策略相关的知识技能,不用老师教,在读到某一个特定的内容时,学生能够由心出发,找到那个比较的点,自己去比较,去寻找更多的阅读生长点,从而激活思维,探寻自己想要寻找的结果,这应该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呈现出来的一种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丁芒.中华当代词海(第一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
[3]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页[J].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