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
课文的标题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文本内容,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它是文本连通读者的心桥,是打开文本的瞭望口。透过这个窗口,读者也许就可以看见无限的风景。文章的题目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巧用课文标题,可以有效激活语文课堂,生成无限精彩。
一、改写标题,改出情意重重
文章的标题是对文本内容或中心最精准的概括,是作者思虑再三的结果,教者在教学上应注重引导学生对题目的赏析和学习,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时候,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甚至改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生成。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其中描写老人和海鸥相处的场景及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景更是动人心弦。对于情字贯穿始终的文本,《老人与海鸥》这个题目就显得有些平淡,在教学中,我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改写,教学效果让人欣喜。
师:同学们,课文以《老人与海欧》为题,老师个人觉得太过于平淡,文中的深情深深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给文章再取一个标题吧,让标题成为我们传情达意的窗口。
生:《守灵的海鸥》。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只有人才会守灵,现在守灵的却是海鸥,可以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师:很好,抓住读者的心。
生:《那一片翻飛的白色》。
师:好一个诗意的题目,说说你的理由。
生:那一片翻飞的白色代表了海鸥的多,同时也蕴涵着老人那颗纯白美好的心灵。
师:意寓深远,有创意。
生:《最后的告别》,可以表达出海鸥对老师深深地依恋之情。
生:《守灵的白翼天使》,白翼天使代表了海鸥,白色有纯洁的意思,表现了海鸥们知恩图报的美好心灵,守灵的白翼天使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想要知道它们是为谁守灵,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好美的题目,让人听了怦然心动。人们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看来,你们都是,既能围绕文意来取题目,又可以抓住动物的动作、情意来取题目,真佩服你们。
给文章改写题目,并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思考和总结,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既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概括、表达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质疑求新的精神,一举多得。
二、补充标点,引出思考一串
身残志坚的杏林子以一篇《生命 生命》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索。一只飞蛾,一颗瓜苗,对生命都充满了敬畏,充满了热爱,更让我们深受启迪。学完课文以后,为了更深一层地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我以文章标题为引子,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给课文题目加上标点,说说你的理由。以下是学生的回答:
生:我会加上两个感叹号。因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它,我们要让它变得更有意义。加上感叹号,是为了表达我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
生:我会在第一个“生命”后面加上问号,第二个“生命”后面加上感叹号。加上问号是为了拷问自己的内心,我该如何对待生命?加上感叹号是为了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生:我会在第一个“生命”后面加上逗号,第二个“生命”后面加上句号。加上逗号是因为生命还在继续,我要继续努力,让它变得更加精彩,加上句号是希望经过我的努力,我的生命可以写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生命没有任何遗憾。
生:我会在生命后面加上省略号,因为生命有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我要在这个省略号中书写无限的精彩。
《生命 生命》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就是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去补充标点符号,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就等于用学生的思考过程替代了老师的灌输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更优于后者。学生在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水到渠成了。
三、品析文眼,倾听美好情怀
《唯一的听众》里的那位老妇人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以一个艺术家的耐心、爱心去呵护一颗好学上进、热爱音乐的心,读来让人倍感温暖。课题中的“唯一”一词,写出了这个听众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明白这位听众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我紧扣课题中的“听”字,让学生深入展开思考。
师:同学们,这位唯一的听众,也就是老妇人,她听到了什么?
生:她听到了像拉锯一样的琴声。
师:只是这样吗?如果只是听到了这样刺耳的声音,她完全可以离开树林呀,为什么还要继续听下去呢?
生:但她同时也听懂了这位年青人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
师:所以?
生:所以,她说了一句善意的谎言,让这个年青人有勇气和信心继续练习拉琴。
师:说得真好,你听到了老妇人的心声。我们继续来思考一下,当作者知道这位老妇人并不是真的聋子,再回想当初老妇人静静聆听的模样,你觉得作者能从这个“听”的动作中听出什么呢?
生:作者能听到音乐家的用心良苦。
生:作者能听到音乐家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生:作者能听到音乐家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
师:由此,作者对音乐家一定会……
生:心存感激。
生:感谢她的静静倾听。
师:心存感激之心,不忘感谢之意,永怀感恩之德,才有了心中这“唯一的听众”。听众千千万,懂我者只一人!知遇之恩,以此为报。同学们,音乐家和作者“听”到的内容对你一定有所触动,请问,你从他们所“听”所“行”中又听到了什么呢?
生:我听到了一个音乐家的美好心灵在跳动。
生:我听到了一个知恩图报的年轻人上进的脚步。
生:我听到了年轻人在树林里拉出的琴声正在慢慢变得动听悦耳……
……
师:看来,善于倾听的,不仅是老人,不仅是作者,还有我眼前的每一位同学呀,了不起。
文章的主人公是“听众”,关键词就是“听”,教学中,紧扣课题中的“听”字,让学生走进老人的内心,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进自己的内心,曲径通幽,意境深远。
课文标题是一种特别好的教学资源,利用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课前的质疑和想象,可以是课中的补充和改写,可以是课后的辩论和赏析。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所收获的不仅是对题目的剖析,更是对全文内容和主旨的把握及其它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多种形式利用课题资源,促成语文课堂的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