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姝涵
摘 要:信息型文本注重信息的传达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向读者传递信息,并强调传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目的论的三原则能够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提供正确可靠的翻译策略。本文正是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技术报告的撰写指导》图表3.1的汉译为例,探究在信息型文本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认为文本可分为三大类,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互换型文本”。不同文本类型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纽马克认为,“信息型文本”翻译应突出真实性,考虑读者层面。因此,本文以《技术报告的撰写指导》图表3.1的汉译为例,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探究“信息型文本”的翻译策略。
1 目的论及其三大原则
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和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了著名的“目的论”。该观点认为,译者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根据翻译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以此决定原文内容的去留与修整。目的论的“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这意味着译文要通顺流畅,具有可读性,且与原文内容基本一致。
2 信息型文本特点
信息型文本注重向读者传递信息,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读性,其语言严谨客观、逻辑缜密。这类文本重视读者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译文语言准确流畅、结构整洁规范。
3 翻译策略
(1)直译。直译是译者普遍采用的翻译策略之一。为体现信息型文本内容的准确真实等特点,译者在翻译中多采用直译方法。例如,“Edit for consistency and accuracy; Use the chosen technology to produce the report; Meet quality benchmarks; Consider legal, ethical, and global issues;Create an audience profile;Create an audience profile”译成“校订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选定技术生成报告;符合质量标准;考虑合法性、合理性、全面性;创建读者画像;创建文档计划”。直译可充分体现信息型文本內容的准确,语言简洁有力,使读者一目了然。此外,直译不光要考虑某一单词或句子,更要把握整体篇章的内容。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应当了解原文的思想和风格,以便根据字面进行翻译。
(2)意译。意译是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在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例如,“Who is involved; Medium of final product; Dont finish too soon; usual forward path; paths back to help yourself;Develop a production schedule”译成“参与人员;最终产品呈现形式;切勿操之过急;前进路线;改善路线;制定产品进度表;”。若采取直译,不但使读者读起来晦涩难懂,也完全不符合篇章的行文逻辑,既未清楚表达作者意图,又未体现信息型文本的准确真实。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应结合语言、历史、社会及文化等背景选择恰当词语进行翻译,强调内容对等。通过采取意译方法,译者能够更好的展现原文内容和作者意图,既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又使读者读起来通顺合理、逻辑清晰,从而准确理解原文内容。
(3)增译。英语语言注重形合,而汉语语言注重意合。在翻译过程中,为使得汉语语言达到语言意境与原文高度吻合,可采用增译的翻译策略。例如,“Situate yourself; Research to discover information; Test for consistency, accuracy, helpful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Assign duties and deadlines, establish methods of review”可译成“进行自我定位;通过调研来发掘信息;进行一致性、准确性、实用性、恰当性测试;分配任务小组、确定截止期限、制定评审方法”。若译成本意,会使得译文含义模糊不清、过于笼统,导致信息型文本内容严重失真,上下文逻辑不通,结构参差不齐。因此,为使得传达的信息更加准确严谨,可以适当采取增译的方法来表明上下文逻辑关系。这不但能保持译文与原文内容高度一致,也使得译文结构整齐、逻辑清晰,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读者更好的接受文本内容的信息。
4 小结
根据信息型本文的特点,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翻译时应注重文本内容的准确再现,结合文化背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无论使用何种翻译策略,译文都应该清晰易懂,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把读者和翻译目的放在首位,使读者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参考文献
[1]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5).
[2]黄海英,邓华.浅析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
[3]刘莉.专业笔译领域中信息类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4]徐玲霞.英文信息类文本汉译的语言顺应关照[D].辽宁师范大学,2017.
[5]喻莹.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6]赵欢.英汉语篇类型对比与翻译研究[D].山西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