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从互联网的角度提出了交互式情景化学习模式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希望这种学习模式能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
【关键词】交互式 情境化 应用
一、《家具设计》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互动较少
传统的家具设计教学过多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教师为主体,以填鸭式和满堂灌为主要特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积极的调动,学习自主性较差。教学模式仍然延续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模式,师生也缺少互动,相互之间不了解,这就导致当学生脱离老师的指导,单独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
(二)教学模式滞后于行业发展现状,信息获取效率低下
传统的家具设计教学模式仍以课本为中心,主要依赖教科书或者相关专业书籍,由于书籍更新速度较慢,获取的信息量有限,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的东西还是陌生的、茫然的。而家具设计需要紧密结合时代前沿,把握行业动态,所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于现代家具设计的教学,课程教学模式亟需改革。
(三)教学内容缺乏协同性
目前授课内容以传递理论知识为主,因为客观原因缺少市场、结构、材料、造价、工艺等方面的知识环节,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缺失,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真题虚做”的模拟设计课堂,无法实现知识体系间的有机融合,综合实践能力薄弱,不利于发挥设计学科的实践属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整体课程教学安排上缺乏协同性。
二、交互式情境化学习模式在《家具设计》课程应用中的主要措施
本课程将在现代新技术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平台、两个机制和三个模块。具体措施如下
(一)多层次的网络互动平台建设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家具设计专题论坛,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自己收集的优秀设计,交流设计心得,提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答复或提问,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会有更多的参与感,教师也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论坛平台上发布微课视频和各种比赛的信息,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家具设计的主观能动性。
(二)真实环境情境体验
家具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带到家具卖场、设计公司甚至是家具工厂,让学生理解家具设计中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家具制作的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参与家具设计,在学生需要应用某些知识或技能时,针对所需知识或技能进行即时地学习,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
(三)虚拟现实情境体验
虚拟家具设计是未来家具终端展示的主流,随着虚拟终端设备的逐步发展,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会逐渐深入。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将真实环境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真实环境中的交互动作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同步反映。在设计教学中引入AR技术,通过AR技术可以加强学生对空间立体几何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借助虚拟家具技术,学生可以把自己设计的家具作品虚拟应用到现实空间中,有利于学生对家具设计作品进行客观分析和改良。
(四)项目案例引入情境
商业化的家具设计不是想当然,在设计之前有诸多限制条件,设计师要和客户沟通,通过把真实的已经完成的或者正在进行的项目引入情境,确定项目任务,引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项目实训,然后把已经完成的实际案例和学生做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市场需求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市场接轨,提高学习质量。
(五)建立教学评价及反馈机制。
为保证教学质量,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严格的评价及反馈机制,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通过互联网的交互优势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善培养计划,对培养模式进行修改和补充,切实保证新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贯彻与实施,并发挥预期作用。
三、交互式情境化学习模式在《家具设计》课程应用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畅通校企沟通机制
企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项目研发过程与学校的教学安排之间存在时间差,与教学时间安排冲突,因此要建立和畅通校企合作的沟通机制,定期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企业研发计划,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时间安排与内容,保证课程训练的效果和课程考核改革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合理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明确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又要对互联网的消极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健康合理的使用互聯网。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我们既要运用互联网又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
四、结语
针对十九大提出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精神,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把交互式情境化学习模式融入到《家具设计》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带给学生最先进的家具设计理念,扩大教师与学生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明确学习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向东, 张茜. 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演示[J]. 中国电化教育, 2012(9):102-105.
[2]Kaufmann,H.,Schmalstieg, D. Mathematics and Geometry Educ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J]. Computers &Graphics, 2003, ?27(3):339-345.
基金项目:湖南理工学院2018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B10):交互式情境化学习模式在《家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李思(1983-),湖北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