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恒博 赵军辉
摘 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良好应用,如果出现防渗防漏现象,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防水防漏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希望能够提升施工的精准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对于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而言,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部分。如果建筑工程中,采用不恰当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那么就会导致建筑屋面、地下室、卫生间等区域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问题。所以,施工人员在进行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时,必须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地质环境以及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的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和工艺,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稳步发展。
1 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分析
1)防水防渗对人们的安全影响很大。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防水防渗质量也逐渐重视起来,一旦建筑出现漏水的问题,一方面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另外还会对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国家的发展也会有所制约,所以防水防渗技术对人们的安全、建筑的质量、国家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2)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所有建筑施工的施工技术中,防水防渗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防水防渗施工能够有效防止建筑受到外来的侵蚀,同时也能保护建筑的结构和质量。在防水防渗施工中使用合理有效的防水防渗材料,尽量避免侵蚀和渗漏的问题对建筑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延长建筑的施工寿命。
3)防水防渗对建筑的质量影响很大。在建筑建设中,防水防渗技术同建筑的整体质量是有很大关系的,建设建筑的施工是很复杂的,覆盖的内容也非常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果都是很严重的,不仅会出现渗漏的问题,建筑的整体质量也会大大降低。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情况做过调查,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但是防水防渗施工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2 建筑工程渗漏影响因素
1)材料因素。由于建筑施工材料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不同厂家的施工材料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材料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材料采购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而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选择了质量低劣的施工材料,从而导致建筑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渗漏水的问题,对建筑居民的整体居住质量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2)技术因素。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工程结构的设计也日趋复杂。假如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施工技术与工艺使用、操作不当的问题,不仅会造成工程工期的延误,严重的还会导致建筑工程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的问题。所以,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选择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在确保工程按期完成的前提下,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3)设计因素。建筑工程设计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工程设计阶段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必然会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前,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考察,所以导致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参数不符,专业性也相对较差。
3 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合理选择防水防渗施工材料。如今在建筑材料市场中防水防渗的材料越来越多,如以高分子形式出现的卷材,密封性比较强的物料以及一些用来堵漏的物料,都是比较好的防水防渗材料。对于如此多的新型材料,建筑商应学会对不同物料进行选择,根据所建设建筑的需要选用合适的物质料。此外,在对防水漏水物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对物料的性能有一定的掌握,要清楚它们的优势与劣势,合理利用其优势进行建筑,避开劣势,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2)屋面部位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屋面作为建筑物中重要、关键的部分,其防水防渗技术理应受到工作人员的重点关注。在墙面施工时,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屋面板周围被预留出一定范围的空间,这一空间能起到屋面板保护层的作用,有了保护层,房屋屋面的质量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同时要强调的是,屋面施工一定要严格按规范推进,要把防护措施做好做全后,再施工。在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养护也是不可少的,而且养护要及时,避免挤压而导致的面板钢筋变形现象。在寻找屋面建筑的平层时,分隔缝是为保证施工现场的洁净而必须设置的,并且分隔缝还能规避大水量导致屋面保温层裂开的情况。分隔缝的位置要设置恰当,应当选择那些不易吸水、保温性能强的建材,因为这种墙面材料能很好地实现保温、防水、透气的目的。
3)外墙部位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进行建筑外墙施工时,尽量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砼,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以缩小建筑结构伸缩沉降作用,减小其对建筑物产的破坏影响;为强化建筑的刚度和强度,防止墙体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或开裂现象,在墙下面设置圈梁或过梁,防止墙体产生渗漏现象;为了尽量减少施工缝,尽量选用一次成型的建筑外围竖向结构形式;通常建筑围墙需要预留许多的孔洞,相邻两个孔洞的高差要大于10mm,要防止在高温或严寒环境下施工;做好门窗和外墙结合处的密封工作,做好外墙连接部位的施工;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修复外墙表面遗留的孔洞,对外墙表面进行清理,对存在的砌筑和砂浆问题开展修复,这样既可增加外墙的美观与性能,还能确保外墙表面的整洁。
4)地下室部位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相对于普通住宅,地下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环境十分潮湿且没有阳光照射,很多的地下水管道都是铺设在地下室中,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极其重要,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有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选择防水材料的过程中,地下室的防水材料需要特殊考虑,往往需要挑选延展性能比较强、抗腐蚀能力过关的材料。同时,进行地下室工程的维护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材料用一段时间就出现质量问题,后续的保养将会非常复杂。防水材料一般来说是应用粘贴手段施工的,首先把防水材料铺设开来,而后利用粘结剂粘贴防水材料和模板,避免出现气泡或者是松动的问题,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性,确保防水材料不会出现分离的情况,为整个建筑的质量做出保证。
5)加强卫生间及厨房防水。卫生间、厨房的防水防渗漏除了要保证建筑质量的通过外,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的楼上和楼下的管道安装到位,并且顺利通水。卫生间最好在1.8m以下的整层及墙面上全部涂抹防水材料,之后进行检测,确保不会有渗水现象的发生。同时,根据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卫生间内设置合适的内置管道,以保证管道与墙体混凝土的接触面。整层管道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楼层之间的接缝必须用混凝土浇筑,以布置预留洞口。如果洞口留得较大,多余的空间需要用材料填充。而卫生间地面最好在室内地面下2cm左右,在有水流的情况下保证卫生间的地面不影响到室内的地面。
4 结语
渗漏问题是建筑行业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会影响工程的坚固性,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损害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材料、人员等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全面解决漏水问题,提升建筑工程的严密性,实现理想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卢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14):69~70.
[2]項增远.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2):200.
[3]丁兆良.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2):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