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笔者结合所学所思和工作实际,从强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压实“两个责任”、形成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整治对策建议。本文贴近实际,着重分析阐述当前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及其对一个企业产生的危害和解决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那么作为国有企业,如何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的氛围,下面谈几点体会思考。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时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形式主义指在处理问题时,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使形式与内容脱节,阻碍实际工作的开展;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欺软怕硬、当官老爷、官官相护、贪污腐败的领导作风。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
新时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企业具体事务中的表现主要存在于文风、会风、话风、作风等几个方面。如:有的单位拟文、制文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不是结合单位本身具体情况,切合实际拟制文件;有的仅需要照章执行的制度性文件,也一味地要求基层单位制定相应的制度,造成基层单位不得不照搬照抄,没有依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文件予以区别对待。有的领导干工作喜欢拍脑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实际情况,想当然的决策、拍板,致使企业劳民伤财,发展倒退,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有的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重点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还未形成常态,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没有扎扎实实的实干精神。有的部门只负责制定文件,落实时无明确标准、无具体解释、无监督指导,造成基层单位有章不能循,有规不可依。有的部门见到有利益的就积极主动、有难处的就敬而远之,干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形成了很坏的工作风气,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根源及其危害
如此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经过分析发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党员干部都有如下的一些表现:一是一味追求政绩,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不结合实际情况,没有建设性的方案,胡乱作为,致使政策无法落地,只能以形式代替;二是懒政惰政、缺乏担当,不愿深入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实实在在的做事,只想走捷径来解决问题,只好以形式表现;三是能力不足,工作抓不住关键点,干事找不到抓手,没有作为,只能以形式应对;四是“官本位”思想严重,迷恋特权,作风霸道,目中无人,目空一切,拍脑袋决策,无法作为。总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都是由于工作作风不严、不细、不深、不实造成的,致使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危害。具体表现在:
危害一,贻误工作,問题频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脱离实际,务虚不务实,上面的决策者没有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而随意决策,乱发指令,下面的执行者没有正确对待工作的态度,仅唯命是从,做表面文章。所以,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地方,工作肯定是表面文章,不深、不实,走形式、走过场,问题频出。
危害二,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东西,不去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愿,不去认真关心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即使下去搞所谓调查研究,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走过场,搞声势,不仅掌握不了实际的情况,发现不了实际的问题,还给群众带来很多额外的麻烦和负担。所以,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地方,党群干群关系肯定难以融洽,甚至水火不容。
危害三,领导干部不作为,干事创业的风气缺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种腐蚀剂,如果久治不愈,会对干部队伍造成严重腐蚀。因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省力气,又不用担当责任,如果搞得好,上级没有发现问题,还可以得到欣赏,借机受到奖赏和提拔重用,如果干部从这种东西中尝到甜头,其后果可想而知。会导致领导干部只重形式,不重实绩,如果干部乐此不疲地去搞这种东西,长此以往,最终会形成不良风气,极大地伤害了老老实实干事的那些干部的积极性。
危害四,劳民伤财,阻滞企业正常的发展。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是要成本的。虽然搞的是假政绩,花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没有经过认真的研判、前期的调研,光靠拍脑门而做出的不切实际的决策,很可能白白扔掉企业辛苦积攒起来的家底,消耗掉地方多年的财政收入。对企业、对政府的生产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不正确的决策,不仅会消耗资产,还会使职工群众白费力气、做无用功,影响大家干事创业的心气,阻滞企业的正常发展。
危害五,形成腐败的土壤。领导干部不作为,还只是作风层面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为可怕的是会进一步造成腐败。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很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大量国家钱财打了水漂,但是,往往当事的领导干部却因此大有收获。他们有的私占私贪私分,有的从各种承包商那里接受回扣贿赂。这是因为,不负责任的决策,临时起意的面子工程,本身就缺乏严格的规划和监管程序,漏洞很多,容易给贪占者造成可乘之机,加上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人中很多人主观上就不过硬,经不起考验和诱惑,遇到机会,问题就出现了。
三、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方法
一是完善企业的内部管控机制,杜绝随意决策。在企业做长期规划、投资、重组、改革等重大决策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论证,杜绝出现拍脑门、拍胸脯、拍屁股的“三拍”干部的随意决策。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企业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制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企业发展是一个逐渐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和制度,要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管理、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对权力的制衡机制。要用健全的机制来制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出现和滋生,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将易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漏洞堵塞,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是对规章制度有明确的解读,防止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项政策、一个文件制定前,不仅要征求主管领导的意见,更应该征求具体实施人、执行部门的意见,进行意见反馈。通过论证,发现文件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制度;对制定的相应标准给予解释,便于文件下发后,制度顺利的贯彻执行。文件制发后,也应对其中的制定相应标准有明确的说明,便于下级部门执行到位。
四是实行干部定期轮换制,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一名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一个部门执政,时间久了往往会存在惰怠懒散、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工作习气,也容易滋生腐败。所以要定期对干部实行任职轮换,杜绝出现以上的问题。(作者单位:河北港口集团秦港六分分司综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