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务千头万绪,应付始料未及的新情况新变化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这也使得他们常常能发现问题,或是对上级任务的可行性提出意见。只是,基层干部反映问题的危险系数较高,常常有怨无声,其结果可能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东部某县召开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工作交流会议,一乡镇干部为此开会讨论,准备向上反映问题。问题说完了,自己却“摊上了事”:“问题抓得很准,但这次就不往上报了,这件事要不就由你来落实吧。”
有基层干部直言,上级督查的问题下级得干,下级反映的问题最后也得自己干,到最后也就没有人去反映问题了:“所有吐过的槽都会变成锅砸在自己身上,就像迎风吐口水,糊自己一脸。”
有记者走访发现,基层干部不愿意向上级反映问题,很大程度是担心遭遇“秋后算賬”,被乱“扣帽子”,即“谁反映问题,谁就成了问题”。
中部一名园区干部受访时回忆,此前上级以行政命令强制推广某App并纳入绩效考核,他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了“此举不符合基层实际”的意见后,领导当时表示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及时回复。然而,没过两天,回复他的却是顶头上司,他也成了“不顾大局”的典型。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学平等专家指出,为基层减负,也应减去基层干部“反映问题之负”,应当给反映问题一定的“独立性”,让其不必与“接锅”挂钩;也要给予相当的“容错率”,让大家不必猜着领导的心思,掂量自己的说法。
当前,作为治理末梢的社区、村组,为防控疫情,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但部分基层管控措施层层加码,有些甚至已经偏离法治轨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月10日明确,防控措施只能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依法实施,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未经批准擅自采取设卡拦截、断路堵路、阻断交通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但一些地方仍然流行“土政策”,乱索证明。家住合肥某小区的住户们说,从外地回来的小区住户想进家门要有5个证明:一是政府开具的准许企业复工证明,二是企业复工“需要你”证明,三是当地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四是租户必须让房东出具责任书,五是签署一旦发病自己承担后果的承诺书。一名企业负责人表示,他所在的城市,员工从城区东部到西部,需要开3种证明才能去办通行证,各级部门还相互推诿,甚至直接不给办。
此外,还存在一味设限的问题。长租公寓公司优客逸家负责人反映,一些小区直接拒绝办理进出证,返回的租住人员无法进入。湖北一名村民说,当地是山区,每户之间相隔数百米,遇到晴天,自家人在门口晒太阳都会被村干部拿着大喇叭训斥,让回屋里呆着。
抗“疫”要于法有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旭建议,各地有必要发布执法权力清单和执法规范手册、指南,确保基层防疫在法治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