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学籍档案管理对于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

2020-05-26 02:04王晓慧李青照张志军
卷宗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籍学历标准化

王晓慧 李青照 张志军

摘 要:学籍档案是真实反映个人学习经历的原始记录,是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内容,学籍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包含和补充证明的关系。规范学籍档案的管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丰富完善学籍档案内容,使学籍档案直接成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而简化补档工作环节,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效率。

关键词:学籍档案;部人事档案

干部人事档案历史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了干部个人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察评鉴干部的重要基础。少数干部为了个人目的伪造学历、年龄、身份以及个别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不仅破坏档案的真实性,影响档案发挥原始凭证作用,还扰乱组织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原则,对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的影响。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中央组织部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其中,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是审核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从学籍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学籍档案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规范学籍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1 学籍档案是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学籍档案,可以理解为承担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在从事学生学籍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学籍档案不仅包括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归入个人档案的内容,也包括各类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本校管理需要所形成的与学籍管理活动有关的档案内容。学籍档案不仅是各类学校开展学生学籍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更是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经历的重要凭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将干部人事档案主要内容分为十个大类,多达九个大类的档案材料中涉及学籍档案的内容。其中,第一类履歷类材料中涉及学生履历表;第二类自传材料中涉及学生期间的自传;第三类鉴定、考核材料中涉及团员鉴定表、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学校考核鉴定表等材料;第四类材料中的学历学位材料全部为学籍档案的内容,包括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高等学校、硕/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各阶段学历学生登记表、成绩单、学位申请书、答辩会议记录和决议书、毕业生登记表、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学历证明等有关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中涉及高等学校政审表等材料;第六类党团材料中涉及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等团员材料,以及在学校就读期间形成的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入党转正申请书等党员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和第八类处分材料中涉及在校就读期间形成的各类奖励和处分材料;第十类其他材料涉及在校就读期间形成的体检表、报到证等材料。尽管每一名干部的人事档案材料构成不尽相同,但从干部人事档案的完整性来看,一份完整的干部人事档案所包含的学籍档案的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可见,学籍档案是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干部人事档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 学籍档案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发挥凭证作用

学籍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包含关系,归入学生个人档案的学籍材料,待高校毕业生转正定级获得干部身份后即转化为干部人事档案的组成内容,也可以说,干部人事档案中包含一部分着学籍档案的内容。学籍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补充证明关系,一旦某些反映干部学习经历的档案出现材料缺失、记录有误、模糊不清等情况,可在学历证明和补档工作中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学历学位材料、党团材料,以及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档案馆(室)所保存的学籍档案是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审核的关键依据,发挥着重要的原始凭证作用。比如:干部年龄的审核可依据团员材料中的有关记载;干部党龄的审核可依据党员材料中的有关记载,一旦党员材料缺失,可依据干部入党时所在的高中、高校档案馆(室)保存的党员名册进行核实;干部工龄的审核可参考报到证中记载的时间,就业情况可参考高校档案馆(室)保存的毕业分配名册或毕业生档案去向;干部学历的审核可依据第四类材料中的学历学位有关材料,一旦某个学习阶段的档案材料缺失,可以干部在该学习阶段学校档案馆(室)保存的学籍档案为依据,进行档案材料复制或请学校出具相关证明来完成补档工作。可见,学籍档案是干部人事档案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关乎干部人事档案是否齐全完整,是真实反映干部学历甚至是年龄、党龄等基本信息的关键依据。

3 以标准化为手段,进一步规范学籍档案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标准化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在技术、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运用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原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和审核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的基本工作,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和专项审核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有必要以标准化为手段,依托学籍档案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相关内容的审核和补档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首先,要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相关审核工作的标准化,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干部人事档案中利用学籍档案进行“三龄二历一身份”审核的办法,针对审核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要制定明确统一的解决方法,同时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其次,要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相关补档工作的标准化,对于干部人事档案中材料缺失确要补充的学籍档案有关材料,进一步明确补充内容、途径和方法,争取实现各地、各单位的档案补充材料格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最后,要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议研究制定全国统一施行的学籍档案管理办法和标准,先以高校为试点,要求所有高校采取统一标准进行学生学籍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特别是对于干部人事档案要求的各项内容,做到内容齐全完整,格式相对统一。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再推广到中小学实施。以标准化为手段,不断规范学籍档案的管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减轻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任务量,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的规范。

2018年11月20起正式施行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审核干部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等基本信息,要审核档案内容是否真实、档案材料是否齐全、档案材料记载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是否合理等情形。随着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学籍档案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中的凭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希望以学籍档案的规范管理助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试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和细化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涂改等问题的处理,切实加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使“三龄二历一身份”造假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使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始终作为干部工作严肃性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黄洛锋,曹红.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及其研究述评[J].山西档案,2019(01):100-106.

[2]傅样.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政策法规综述[J].档案与建设,2017(09):7-10.

猜你喜欢
学籍学历标准化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标准化简述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教育部:不得将学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和转学条件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