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
摘 要:新时期,如何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需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实践研究,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分析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及创新意义,总结了具体的管理方式,希望结合有效阐述,能够不断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为事业单位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分析
随着经济时代发展,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此才能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价值。通过实践探索,本文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具体途径,旨在通过实践研究能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原则及创新意义
档案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的信息汇聚处,有很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首先,要具有实用性的规范方法,也要有应对复杂情况的特殊方法。其次,当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要具有责任心,要具有公平自律性,认真履行职责和相关权责,要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最后,要坚持动静一体化的方式,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实现科学平稳发展。现如今,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发展大趋势,这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具有全方位的发展意义。应强化档案管理方法,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对其加强创新教育和培训,从而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数据优化和系统优化具有重要影响,可大大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应解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管理系统,查缺补漏。
2 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途径
2.1 树立新理念,构建科学体系
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理想水平的前提之一便是科学、严明的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向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应充分重视科学实施档案的管理工作,并将其正式纳入单位的工作目标中。管理层中应至少有一位领导专职全面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设置专门的管理科室和负责人员,直属于该领导管辖,及时解决资料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并对所有涉及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负责。此外,单位应搭建具有现代化信息水平的管理网络,以信息科技手段参与单位内部的档案整理、查阅和归档等工作,并明确规定档案管理的所有环节的具体内容和对应的责任,由专门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同时以此作为考核点。管理制度中还需明确规定应纳入档案的资料范围,并对档案的接收、完善、检索、鉴定及销毁等各环节制定明确的要求,从而作为管理和使用档案资料的标准依据。
2.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要想有效的落实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必须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每个部门在管理的工作过程当中都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有效的落实各项工作机制。在工作过程当中,还要对档案管理负责人加强监督和监管的力度,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对于表现积极的员工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对于表现比较差,没有有效落实工作责任的员工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此外,不仅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还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协调和配合的力度,建立完整的工作体系,明确责任负责人。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还可以结合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和管理体系,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此一来也能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
2.3 引进现代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在资料管理工作领域应用的技术水平也需不断提升,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能,满足各类信息查阅与检索需求。当前,事业单位对档案的管理普遍形成了较高的重视,并积极研究新型的管理方式,优化自身的管理效果。参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手段之一便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若想全面转变档案管理的思路和方式,首先需将人工整理模式转变为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主动运用计算机、复印、投影等设备参与资料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信息的准确性,扩大信息存储的规模,体现出信息科技的优势作用。此外还可针对档案存储的领域和类别等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并加大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意义,提升信息服务質量,倡导各层级的人员主动借助档案资料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最大效用。
2.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首先需加强人员素质的管理和提升。只有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才有可能为档案管理工作增添新的生机,促进管理工作实现长远的发展和提升。第一,要不断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再学习和进步的途径,以行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促使从业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前沿管理技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适应新的管理体制要求。第二,要同时优化专职与兼职人员的人才队伍。一方面对于专业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单位应将核心的管理任务交付给他们。由于此部分人群的岗位和职业技能较为稳定,因此可保证资料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并能实现较为理想的工作效果。此外还需全面调动更多的优质人才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全面利用各类资源提升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成效。
2.5 强化专业技能和内部设施建设
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管理方式的不断融合,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新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对档案管理室进行优化建设,有适应工作需要的档案专用库房办公室和阅览室,保证档案管理室的干净、整洁,有符合标准的档案装具和必要的设备,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给水、排水以及雨水管不应该从档案室穿越,档案室内不能设置消防栓。档案室应避免日光的直射,使用人工照明时需要选择防爆灯,避免长时间用电发生火灾。同时,还需要保证档案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档案库房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4℃-24℃,湿度在45%-60%,并安装湿度测量仪器,随时掌握湿度变化,并进行调节。事业单位在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对纸质档案的保管。建设专门保存纸质档案的库房,并配备高质量的档案储存柜,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工作。档案管理员需每天对库房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察觉库房中的安全隐患,并将这些隐患消除掉。
3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当中,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要有效的加强经费的投入力度,推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积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以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红霞.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兰台内外,2019(36):36.
[2]满雪萍.事业单位改革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9(36):55-56.
[3]周春紫.电子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分析[J].兰台内外,2019(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