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张慧
[摘 要] 文章详细归纳基础研究的基本理念,阐述基础研究的含义、特点、分类和动机,分析科学体系的结构;研究基础研究管理的现状,概括了整体状况、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研究高校基础研究管理的现状;对高校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路径进行相关思考,提出基础研究以人为本的观点,以及若干管理工作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发展路径 管理创新 高校
科技发展史表明,基础研究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科技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全面部署。2018年2月,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1]。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反映,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占比长期徘徊在5%左右。例如,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5.68%,已达我国历史新高,但与发达国家占比15%-20%相比仍有差距。对此,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回应道:“基础研究的能力和产出是我们的一个短板”,并表示“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是坚定不移的”[2]。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基础研究领域潜心积累,稳固国家科技体系的根基。国家科技发展的极限是受基础研究水平决定的。这种能力和水平不可能依赖技术贸易或睦邻友好,只能依靠本国的自主、原生地持续成长。同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以市场换技术”政策已显露出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3]。
在我国,基础研究被视为科技创新的“总源头”,引领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进程。其中,高校在基础研究中发挥着主力军的战略作用。基础研究在高校科研中是一个永恒的关键词:离开了基础研究,高校科研将失去主干;离开了高校科研,基础研究将失去重要依托。
一、基础研究的基本理念
(一)基础研究的含义
基础研究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主观能动认识活动。较为典型的定义主要有:
弗拉斯卡蒂手册中定义基础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研究工作,其主要目的是认识自然现象,从而揭示客观规律,是为创造知识而进行的探索活动,以追求新发现、新发明,创立新学说、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统计手册》中定义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可观察事实及相关现象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并不是以任何特定的应用为目的而开展的研究。
美国科学委员会(NSB)定义基础研究通常不存在特殊的应用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取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或更加综合性的知识。
在我国,《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将基础研究定义为以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者使用为其目标,为获取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有关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运动规律以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进一步解释道:我国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是探索性研究工作,以认识客观规律和自认世界为目的的研究;第二是定向性研究,以解决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第三是基础性工作研究,对科学数据、资料、信息的系统考察、采集、鉴定,并进行评价和分析。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基础研究的定义较为宽泛,包容了世界多种权威机构对基础研究的概念认知。
总之,基础研究是以获取新知识、探索新的自然规律、新的科学认识为目的,以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为崇高目标,兼具自由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4]。
(二)基础研究的特点
1.研究结果的不可预见性
研究人员对研究的最终结果无法做出精确的,甚至是轮廓的预判。这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或工程技术研究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基础研究重在探索,而不是生产。存在种瓜得豆的或然性,而不是种瓜得瓜的必然性。这也是基础研究区别于其他形式知识生产的重要特点。
2.研究的长期性和非竞争性
基础研究重在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需要研究人员进行长期的观察、积累、对比、分析,通过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靠近事物的本质。另外,基础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面向整个社会,以提高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研究对于社会而言是普惠的,非竞争性的。
3.研究投入的风险性
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但投入与产出通常并不具备正比线性关系,研究人员和投入者需具有强大的战略定力,不受各种短期现象或思维的影响。实际上,基础研究的产出是新的知识和能力,不能简单地用货币加以衡量,而且与投入的风险性相伴随的往往是得到全社会价值认同的另一种公共屬性(例如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具有投入能力的主体(如政府、产业)应该且必须承担的责任。
4.研究结果的高回报性
基础研究虽然具有不可预见性、长期性和高投入性,但它一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会在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科学体系、经济社会乃至国家利益都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科技部强调基础研究投入产出的正相关性应理解为高回报性特点。
5.成果知识的流动性和共享性
基础研究成果对应用知识具有概括性和指导性,可以从原理的深度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作出系统、全面、深刻的解释,相对于应用知识、经验知识具有显著的包容能力和“势差”,可以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质的升级再生,升华出崭新的面貌。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论文、专著,研究成果能够迅速地走向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专业群体,被他们认知、学习和使用,帮助他们登上新的认识高峰。
(三)基础研究的分类
基础研究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别。一类是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简称探索型基础研究。研究人员完全凭个人兴趣开展研究活动,所需资源由个人自主筹集,研究活动在一种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其成果没有特定的服务目标。这种研究带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另一类是以国家目标为导向,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重大需求等现实化问题为目标的基础研究,简称导向型基础研究。这类研究活动的目标明确,通常采取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协同合作完成。目前高校基础研究绝大多数是导向型基础研究。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纯粹的探索型和导向型基础研究都是无法单独存在的。有探索无导向,则探索将陷入盲目状态;有导向无探索,则导向将陷入低水平重复的泥淖。应当看到,探索型是基础研究的本原,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标志,也是保护和激励基础研究的抓手。导向型是基础研究社会化的关键,是基础研究得以顺利实施的切实保障。因此,在基础研究领域,行政命令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各行其是的方式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信任保护的基础上,引导研究人员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个人兴趣融入时代潮流,才是确保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四)基础研究的动机
我国基础研究主要受三种动机的驱动:一是研究人员的自主动机。研究人员的好奇心和兴趣是进行科研的一种心理动力,为此而进行的研究能够超越很多困难因素的阻碍,具有探索性、超前性和自主性;二是政府计划动机。以满足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导向,政府通过制定重大科技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基础研究,针对性、系统性地填补某些领域的空白;三是商业需求动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内部也能产生基础研究的动机,用以支持产业发展,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上述三种动机都有自己的逻辑解释,应统筹对待,不宜当成非此即彼或相互对立的关系。好奇心和个人兴趣是开展基础研究最基本的动机。这种动机须与政府计划或商业需求相结合,才能具备启动研究的所有要件。
(五)科学体系的结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学管理体系已经成熟。世界各国在政府、产业和科研主体三方面关系上形成不同的结构,常见的包括集中体系、二元体系、分散体系。
集中体系即对国家和区域的科学活动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对各级研究机构提供资助并加以管理,赋予公共研究机构独立于高校的重要地位。二元体系即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注重优先领域的选择过程,采用定向资助和竞争性手段相结合,从而保持高校和独立研究机构的平衡。分散体系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散管理,资助局限于导向性资金,依托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科学体系结构是基础研究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不同体系的结构特征和优缺点如表1、表2所示。
二、基础研究管理的现状
(一)基础研究管理概况
1.基础研究“穷困”面貌逐步改善
相对于应用研究而言,基础研究显得穷困。基础研究成果通常不能直接进入产业领域转化而得到经济回馈,再加上基础研究的资助渠道单一,使得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受到影响。经济上“穷”,环境上“困”,成为描述目前基础研究的关键词。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基础研究的“穷困”面貌将得到改变。
2.基础研究渐成体系
基础研究管理必须要有体系化的视野和境界。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正向体系化方向发展。这一体系涵盖了经典的基础科学以及交叉科学领域,体系化的基础研究(以及交叉科学研究)促使基础研究管理也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任何一个研究机构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基础研究领域,通常都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部分领域加以深化研究。目前,独立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很少再有个别学科单打独斗的局面,而是以多学科平行交叉相结合的协同推进。
3.知识价值受到关注
改变经濟增长模式,促进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激发“体制”内科研人员的参与活力。但长期以来,因受体制本身的僵化影响,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因科研成果的知识价值分配上获益不多,从而抑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改善这种现状,国家通过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激励措施,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2016年11月,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5号),要求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科研机构、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进一步发挥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强科技成果产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高校科研人员知识获利的合法化将有利于专注高校基础研究事业,而高校专注于基础研究可能更有利于中国科学进步[5]。这一政策旨在通过知识价值分配导向,激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为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增加动力。
4.行政干预基础研究的体制受到质疑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管理体系中,政府采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得科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偏离市场需求。在基础研究过程中,对行政绩效的考虑多于基础研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基础研究领域最重要和迫切的问题是改革科研资源在基础研究领域内的配置方式。很多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争取科研项目,消耗了科研人员的绝大部分工作精力。根据基础研究的认识规律,改善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评估体制,有助于形成稳定宽松的基础研究环境,保证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工作本身,更容易获得研究成果。
(二)基础研究管理的主要问题
1.基础研究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基础研究立法方面仅限于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条例规定,法律位级较低,还没有形成专门的法律制度,无法有效保障基础研究的需要。相关条例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相关责任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上存在模糊性,有逃避责任的隐患,另外,缺乏违规追究力度,不能有效制止经费滥用、行政干预过多、管理主体不明以及滋生腐败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迟滞了基础研究的发展。
2.基础研究产出水平低
基础研究的产出成果以产生新知识、新理论为主,论文是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通常人们把SCI收录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部门的科研能力的指标,并以此计算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产出的效率。据统计,近年来我国SCI论文数量规模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有些人因此觉得我国SCI论文太多了。而实际上,我国的SCI论文仅是美国的1/6,还差得远。另外,我国SCI论文影响因子偏低,影响范围受限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困难。所以,我国基础研究的产出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基础研究产出效益不高是基础研究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应用研究、工程技术领域不乏“机灵型”人才,但因缺乏基础研究的支撑难以成为世界水平的科学大师。
3.企业不愿参与基础研究
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首要任务。而基础研究时间、资本投入较大,通常又不会在短时期内产生可观的商业价值,限制了企业的参与其中的动机。同时,企业的基础研究合作平台不够稳固、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等因素,也限制了参与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三)基础研究管理主要问题的分析
1.基础研究管理观念滞后
基础研究普遍存在重应用,重效益的现象,过于关注科研活动的短期效益,忽略基础研究的科学价值。部分科研单位将基础研究的绩效与论文、职称、奖金挂钩,导致许多研究人员不愿意从事周期性长、风险性高、社会效应低的基础研究。同时,许多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宏观管理观念,对基础研究活动以传统管理为主,很少用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辅助管理等先进手段。
2.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一方面,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总量和强度均不足。经费投入的绝对值低,远不及美国同期的投入;投入强度我国长期在5%左右徘徊,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美国的19%。另一方面,基础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科研资源条块分割独立,呈现碎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经费的“潜规则”现象和浪费现象也拉低了基础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有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大约只有不到一半能够用于科研本身。
3.基础研究的评估体系不健全
我国基础研究评估起步较晚,多为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评估的模式,但对其精髓领悟尚不透彻,未能形成适合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本土化评估模式,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一,评估方式单一,其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估性质难以令人信服。由于缺乏国家目标评议准则,导致评价主体和评估原则的错位,异化了科研导向;其二,基础研究评估主体缺位。科研绩效评估的上级评议、同级评议、下级评议和自我评议组织机制不完备,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基础研究评估以官方评估为主,公众评估主体缺失,研究成果向提高经济效益倾斜,却忽略公众的需求和公共和社会利益;其三,基础研究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存在偏差,无法体现基础研究的规律和重成果质量的原则导向,评估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体现评估的指导价值;最后,基础研究评估方法侧重客观计量,轻视主观评语,对基础研究未来的方向缺乏指导作用。
4.基础研究的投资激励政策不健全
基础研究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较高的风险性,企业不愿意开展(或投资)短期内商业利益模糊的基础研究项目。同时,基础研究成果具有公共属性,企业不能独占,无法直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企业一般不愿投资基础研究。这其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企业缺乏自己的研发机构(占全国大中型企业的三分之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有效需求,难以稳定创新型人才,无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正常发挥作用;其二是国家在保障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上存在功能缺陷,不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降低了企业投资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三、高校基礎研究管理的现状
高校基础研究管理指高校对基础研究开展的管理工作。由于高校在基础研究中处于主力军的地位,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备受人们关注。目前高校基础研究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
(一)经费来源单一、不持续性
目前,高校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公开竞争渠道的自然科学类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地方政府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的投入,但主要依靠竞争方式争取,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来源存在不确定、不稳定性、不连续的问题,高校普遍感受到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分散的压力。
(二)缺乏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研究队伍不稳定
高层次领军人才是高校基础研究的稀缺资源,无论培育还是引进,难度都很大。因缺乏领军人物,无法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在争取国家基础研究项目中遭遇结构性困难;同时,高校基础研究团队成员完全依靠个人意愿,来去自由,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团队内部流动性大,不利于开展长期的定向研究。
(三)缺乏针对性管理机制
目前高校对基础研究普遍采用统一的科研项目管理政策,进行无差别化的过程管理,科研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在资源配置、评估考核、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对基础研究的特点关注不够,难以做到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导致转向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流失。尤其对基础研究项目的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重申报立项、轻过程管理的状态,项目结题即意味着对该项目管理的终结,宏观上没有延续性,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螺旋上升的循环,造成了前期研究成果的浪费和卓越成果产出少[6]。
(四)基础研究方向分散,难以形成特色
许多高校对基础研究缺乏战略意识和顶层设计,研究活动分散、自由,与学校办学宗旨以及科研主攻方向关联性不大,有被边缘化或自生自灭的隐患。学校的基础研究各自为战,多数研究人员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规划研究方向,疏忽学校科研的主流方向,使得基础研究领域显示度不高,多学科协同性不强,研究成果平庸乏味,难以形成特色。
(五)较强的离散性
高校基础研究的离散性,在研究本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向的漂移、研究活动的间断;在研究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完成基金项目或晋升高一级职称后,便偃旗息鼓,关张大吉,不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离散性导致基础研究难以稳定、持续、深入,研究活动只有设想而无实效,难以取得新知含量高的研究成果,有的人员滋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愿长期坐冷板凳、默默无闻地钻研,甚至干脆改行做应用研究,获取眼前利益。
高校基础研究的离散性表明,政府作为基础研究投资主渠道的政策定力不够,经费支持过度依赖竞争方式,忽略了定向方式;在学校方面,凸显了对基础研究机构和人员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四、高校加强基础研究的发展路径思考
(一)基础研究以人为本
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无论是基础研究投入、研究资源配置、社会环境营造,实质上都是围绕着基础研究人才来进行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是高校加强基础研究的中心任务。没有领军人才和稳定的队伍,高校发展基础研究就是一句空话。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对象主要有在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优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需特别重视科普活动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作用。科普活动能够展示高校的科学思想、科研成果,同时也可启蒙青少年的科学智慧,为高校吸引潜在优秀生源和优秀人才。
(二)完善基础研究管理
1.完善基础研究的管理机制
改变目前一些高校科研管理忽视基础研究特性的做法。针对基础研究活动制定专门的管理机制。即使在同一研究机构,也要对不同性质的研究活动采取不同的管理机制,避免管理实践中的“一刀切”,在資源配置、环境氛围和成果评价的制度上体现适应基础研究规律的特色,为平稳开展基础研究创造条件。
2.完善基础研究的制度体系
为保障高校新发现和新发明的创造性活动,巩固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贯彻国家科研法律,落实贯彻依法治校精神,大力完善校内制度体系。突出制度导向作用,对基础研究凝练定向提供指导;强化制度的保障作用,规范基础研究相关环节,特别是科研道德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行为。
3.完善基础研究的资源配置
第一,保障基础研究人员队伍的稳定;第二,为基础研究的硬件条件调配实行政策倾斜;第三,加强基础研究项目的申报组织。研究人员根据学校的特色优势做好申报项目的选题,科研管理部门积极提供指导和服务,并通过正常的渠道,积极介绍申请项目的必要性及前景,征求专业领域的专家意见;第四,学校在基础研究经费管理政策上有所区别。例如,降低基础研究经费管理费;第五,关注基础研究的氛围营造。
4.拓展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
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效益低,产学研合作的契合点不稳定,产学研合作方面难以深入。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得到广泛运用,目的是有效降低国家在基础研究的投入,通过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投入,一方面让高校基础研究直接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高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来源,这是一种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现状,我国政府需发挥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职能作用,激活平台的功能,促使合作各方都能最大限度地获益,创造基础领域知识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完善基础研究评价理论
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对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导向和保障作用。对基础研究的科学管理决策依据都来自评价工作。但目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在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缺陷,例如评价主体错位,制约了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加强高校基础研究评价理论的创新改革,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化评价平台,引进国际先进的科研评价要素,服务于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事业。
五、结语
高校基础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研究类别,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范式。加强高校基础研究需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确立学术意识,克服行政干预,特别是在管理方面,注意根据管理对象的特殊性,创新管理模式,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应用研究、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际需求,不断巩固发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EB/OL].(2018-02-26)[2019-03-18].http://www.cs.com.cn/sylm/jsbd/201802/t20180226_5721210.html.
[2]2019年全国两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答记者问[EB/OL].(2019-03-11)[2019-03-18].http://www.edushi.com/zixun/info/113-136-n4815495.html.
[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8)[2019-03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28/c_1122901308.htm.
[4]李乐.中美基础研究政策比较及其启示——以NSFC和NSF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15:7.
[5]21世纪经济报道.高校专注于基础研究可能更有利于中国科学进步[EB/OL].(2016-11-09)[2019-01-20].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11-09/doc-ifxxnffr7150177.shtml.
[6]韦元,张弘.普通高校基础研究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J].今日科技,2018(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