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苹 田文海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运用于学校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由于各种局限不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在智慧校园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借助各种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实现美术育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中;美术欣赏课
注:本文系淮北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智慧校园背景下高中美术的个性化学习研究”(HB201938)研究成果。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智慧校园”概念[1]。智慧校園是指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到校园的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以此来节省人力、物力,提升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效率,提高老师执教水平,拓展学生学习方式,助力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高中美术欣赏课,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被列为高中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同时,在塑造和完善健康人格、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中,美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突出艺术特点,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于美术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艺术欣赏方法,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传统美术欣赏课的局限
(一)教学资料的局限
传统高中美术课能用的资料有限,主要是美术欣赏课本,而课本中的各种绘画、雕塑、摄影等图片尺寸小,清晰度不够,无法进行全面立体的展现,且相关资料介绍较少。虽然有些学校购买了一些大尺寸的挂图,但仍与现代化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二)老师的局限
传统高中美术欣赏课,限于可用的教学资料,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在缺少全方位、高清晰的形象展示时,老师只能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进行讲授。老师讲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学生可能听得迷迷糊糊、稀里糊涂,老师和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得不到及时恰当的信息反馈,以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欣赏课
智慧校园概念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而产生的,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日渐成熟,趋于完善,把现代多元智能化设备运用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立体全方位的形象展示,触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欣赏水平,提升审美能力[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3],使课堂生动有趣。美术欣赏课中的作品多为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创作的,有相关时代背景或传奇故事。比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老师带领同学一起欣赏这幅画时,老师可以先通过教学短片介绍作者[4—5]。达·芬奇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著名画家,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很多实用的东西,有些至今都还在使用。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录制的短片,介绍《最后的晚餐》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显示屏幕上放大或局部放大的画面,让同学猜测“是谁的最后的晚餐”,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或依据,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猜测、讨论,然后老师总结性发言。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找出美术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比如著名雕塑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女神的美丽时,可以问一问同学们为什么维纳斯看起来那么美,或者也可以问问同学们为什么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拍出的照片那么好看,而我们自己拍的照片却看起来略显平常。学生思考、讨论之后也许会知道,这些漂亮的作品之所以看来起来那么美、那么顺眼,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把握住了“黄金比例”的定律。很多艺术作品、建筑等都符合黄金比例定律。除此之外,对称性也是艺术作品中最常见的,当然,这也是艺术作品的现实需要。
艺术作品不仅和数学有密切联系,和文学、史学也关系密切,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处于一定时代的作者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创作完成的,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迹,是作者性格或感情的表达。有时候,一幅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或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也说明艺术作品不仅可以用于欣赏,还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相关的知识。再如欣赏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画家画这幅作品的原因,画中的蒙娜丽莎的情况及其与达·芬奇的关系,这幅作品名气这么大的原因,如何欣赏这幅名作等问题。通过学生思考、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欣赏水平。
艺术是相通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也是相通的。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媒体中看到美丽的画面,如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青青的远山、绿绿的小草、潺潺的流水、五彩的鲜花,配上舒缓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这就是现代媒体技术下的艺术作品的融合。
三、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有很强的接受能力,接受与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很快,对于智能化的现代新媒体设备,能很快掌握并熟练运用。因此,只要稍加训练,同学们可以很快掌握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学习知识的技能。
(一)自主探索式学习
自主探索式学习[6],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智慧校园的建设给学生自主学习美术欣赏课提供了可能。如果学生对我国名画《清明上河图》感兴趣,他就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网络搜索到高清的画面,检索到作者生平信息,了解到作画背景,借鉴到欣赏方法,浏览到他人的评价,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二)合作式学习
两人或多人合作,一起研究或探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把不同性格的同学分配到一组,这样学生在探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相互配合,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此外,这也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四、智慧校园的要求与局限
智慧校园要求学校要配备足够的硬件设施,如电脑以及移动终端,还要有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智慧校园还对软件有较高的要求,其日常维护需要专业人才。同时,对使用智慧校园的教师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于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博学多才,要不断学习智慧校园的操作与使用技巧,把智慧校园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地兴起之际,也需要保持理性思考,虽然智慧校园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也要看到它的局限。目前,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具备建设智慧校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智慧校园的智慧程度还不够高。相对偏远的贫困地区,短期内建成智慧校园的可能性不大,年龄较大的教师在利用智慧校园终端时也存在实际困难。目前看来,智慧校园存在构成复杂、建设资源不足、管理难度大、智慧性不够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杨萍,姚宇翔,史贝贝,等.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9(1):18-24.
[2]王菲菲.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9):202-203.
[3]刘婧思.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4]彭爱平.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5):58-59.
[5]杨洋.高中美术欣赏课中融入现代媒体艺术的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08(7):45-46.
[6]潘颖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实践[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4(35):120.
作者单位:
安徽省濉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