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斌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成效。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的前沿和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生命科学不仅是医学的重要基础,生命科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基因组学、元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技术、组织工程与干细胞技术、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医学(bio-medicine)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更新。这些前沿领域具有学科交叉的科学特性和医学转化的巨大潜力,其研究成果有望越来越快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使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发生革命性变化。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初探
引言
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迅速,生命组学、系统生物学、元基因组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技术、动物克隆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得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和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发展必将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医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师资提升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
1生物医学的前沿进展及其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影响
在近代历史上,19世纪中叶细胞学说、进化论和经典遗传论的创立,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中后叶分子生物学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使得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生命科学依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研究领域向着宏观和微观两级拓展,生命科学的实验手段不断现代化。医学是生命科学许多重要分支学科和技术的重要理论、实验和应用领域,其发展也直接受益于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成果转化。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科学。尽管当代的医学模式已发生转变,强调了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疾病和寿命状况的影响,但仍未改变医学的生物学属性。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医学,或将生物学原理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去,是生物医学概念的核心。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措施
2.1优化师资力量,打造一流教师团队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近三年来大力引进工科背景的海外博士,进一步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和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除了大力引进卓越工程师,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不断提高师资素养,学科组制订了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计划,进行一带一的帮扶,导师必须是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要求新进教师随堂听课、写听课笔记,并参加该门课程的结课考试。在新进教师主讲初期,老教师全程指导备课,写教案、讲稿,尽快帮助新进教师熟悉课堂、掌握教学方法。制订了科研团队帮扶制度,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组建团队,团队内部制订攻坚计划,按计划分步骤完成。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读博,学院出经费鼓励年轻教师多参加各类教学、科研培训,发表文章、写项目申请等。“双师型”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同样为组建一流团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不断从企业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和研发高级卓越工程师进入课堂,为学生传递企业卓越工程师需求、创新创业思维、企业管理、社会责任等多方面信息。
2.2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2017年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先后对珠海市2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进行了走访和人才需求调研,在深入了解国内外同类高校本专业建设现状以及学生就业志愿、就业现状等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生物学及药学基础,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生物技术与制药、生物制品等领域从事生产、研发、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标准设置课程,结合我们的办学定位,我们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既保留了传统的生物工程工科课程,如《发酵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等,又开设了《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等充分体现医药特色的课程,同时还开设多种选修课,延伸和拓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充分反映生物工程和生物医药交叉的前沿知识,促进学生知识多元化,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格局。
2.3积极作为,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生物医学前沿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生命组学、微生物组学等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许多实验操作或演示,例如蛋白质组的分析过程,包括样品制备、图像分析、蛋白质成分的分析与鉴定等步骤,其中的层次分析包括:肽质量指纹图、氨基酸分析、序列标签途径、N端埃德曼降解法降解蛋白、蛋白质内肽微量测序、质谱微量测序、DNA序列测定、质谱对聚偏氟乙烯膜或电泳胶上低拷贝分子的系统筛选、基因组文库中克隆片段的倾向性表达等,需配套相应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各种实验试剂耗材,以及信息资源、网络平台建设等教学实验条件,总的来说对教学资源的要求高,耗费大,医学生教育成本也大大增加。因此,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并进一步增加投入。
结语
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更加适应全球健康环境提出的要求,以服务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经过认证实践,形成了从浅到深、前后衔接、层次分明、从接受知识到培养能力的逐级提高的课程体系。打造了“教师、临床技师、医师”合作的“三师型”教学团队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朝银,赵声兰.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规范的比较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112-113.
[2]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J/OL].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4):8-12.
[3]黄睿彦.现状与未来:论我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9:18-25.
[4]肖纯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20(4):289-292.
[5]卢丹,戴跃侬,史宏灿.基于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育人新模式的路徑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8):67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