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金
摘 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始暴露出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需求,因此需要教学工作者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组织水平。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较符合教育改革要求,因此本文尝试分析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影响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旨在推动基础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寓教于乐;有效性
引 言:
系统的数学学习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数学思维培养等多方面教学目标展开,以保证学科教学活动质量,为后续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怎样构建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课堂呢?我们要求教学工作者可以立足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角度,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体现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和趣味性,给学生营造利于学习和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需要继续努力,深化教学改革。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中提高课堂效率
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显然利于提升学科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因此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需求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实践的趣味性[1]。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00元、50元、3元5角等数值,要求学生换算成几元几角几分时,学生就会计算混乱,因此笔者在这个过程中就创设游戏情境,一组学生当老板,二组学生当顾客,顾客想买七个本子,每个本子6角钱,顾客给了10块钱,老板你该找回几块钱?学生本来认为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实际经验,主动寻求答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于优化学科教学模式。
2.提供学生实践与合作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乐趣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在设计和指导教学的时候要真正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契机,使其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把握主动权,且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领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实现互助学习和优势互补[2]。比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内容之后,学生若已经掌握了计算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拓展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借助之前学习的测量知识,如何快速获取正方形周长? 在提出这一问题后,各小组学生纷纷思考,有小组展开正方形的方式计算周长,有小组学生则更聪明,通过测量一条边的边长,将测量的边长乘以 4 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得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这样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掌握关于课程更多的知识,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显著,直观教学方法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简化教学知识,帮助化解重难点。为了实现直观教学的目标,我们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呈现一场视听盛宴,缓解数学教学的抽象性[3]。比如,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一课时,很多的学生对单位面积不能获得形象的认识,不了解 1 公顷到底有多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为学生展示,以学生所在班级面积为参照,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 1 公顷与 1 平方千米的面积大小,通过对比展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点的直观认识。从实际教学结果来看,多媒体技术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个过程给学生吸收知识提供了便利。且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教师在备课以及教学指导上都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板书时间,对优化课程结构也有积极影响。
4.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带给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
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心理体验产生绝对影响,合理选择教学评价方式利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也能够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反馈,利于其后续改进学习方法、吸取失败教训。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建议正面评价占据主导地位,避免直接批评和一味否定[4]。如教学“乘法交换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分层评价方法,比如,A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且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创新能力水平高,针对这类学生在能过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并能够参与计算,准确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对于C层次学生,他们基础知识薄弱,课上注意力集中困难,因此成为“后进生”,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在提问的时候以简单的问题作为基础,学生回答正确后给予鼓励,如果问题太难,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如果简单的问题依然回答不出来,教師可以适当给予提示,然后帮助总结方法。总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已经不再适用,要求教师可以转变教学评价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较好的心理体验,对其后续学习有积极影响。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影响之下,小学数学课堂也开始发生变化了,更多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开始立足教学实际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其实是一项比较艰巨的教育任务,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提升自我,做好长期备战的心理准备,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体现全新的教育改革面貌。上文主要针对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路径展开研究,希望本研究的内容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熊金凤.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25):162-163,166-167.
[2]贺梅.试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与生活化的融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21(05):140-142,145-147.
[3]王相国.趣味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优化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7,21(02):1167-1168,1170-1171.
[4]闫会琴.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中的“数学味”[J].学周刊,2013,32(05):132-13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