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0-05-25 09:11何伊凡徐竹君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校区校园文化高校

何伊凡 徐竹君

摘    要: 随着多校区高校的日益增多,文化建设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结合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总结常州大学在多校区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及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多校区    校园文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和国际化,传统的高校单一办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国家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进,很多高校采用合并整合或开辟新校区的方式提高自身竞争力,优化校内资源。越来越多高校由于学生人数激增而建成了多个校区,形成了多校区办学的局面。然而,高校的合并和扩建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对高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了困扰。因此,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的整合与优化就成为急需面对的重要又迫切的课题。本文将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结合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总结常州大学在多校区格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及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亚文化,是客观存在并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仍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文化定义较为全面的当属潘懋元提出的界定。他将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校园内学生、老师产出的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反映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往往体现为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将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和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和校内师生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并对全校师生的行为方式、文化素养与精神面貌具有重要影响。高校需要更好地完善物质文化,规范制度文化,丰富行为文化,升华精神文化,促进校园文化融合与建设。

二、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多校区办学已然成为趋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办学呈现出两种特征:一是多个高校合并重组形成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高校;二是由于本身实力强大或空间发展受限而自我扩张。据不完全统计,在2019年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中,前30名高校无一例外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校区(表1),由此可见,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主流。

在高校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多校区建设模式已不再新鲜。就目前完成多校区建设的高校来看,无论是校园管理还是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多校区办学模式对于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方面,多校区办学促使办学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凸显文化辐射作用,提升整体文化内涵。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受到地理位置、文化差异、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状态,使学生可以体会多样的文化氛围,展现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提升了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区分散,为校园文化的交流、融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空间上的阻隔使得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之间失去了交流的平台,减少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信息交流的不通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拓宽。除此之外,由于新校区大多位于偏远市郊,导致教师除了上课时间外几乎很少待在新校区,不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再加上学院和学生的分散很容易造成不同校区之间出现管理上的巨大差异,需要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多校区办学下的常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常州大學地处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名城江苏常州。学校始建于1978年,由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发展而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于1981年更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最终于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齐备。经过长期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有武进、白云和西太湖三个校区。学校共占地面积达到2498亩,学生人数接近两万人。经过40年的沉淀与发展,2019年,常州大学入围US News排行榜,并在武书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居第156位。

1.做法及成果

(1)以项目化运作为抓手,夯实较园文化建设基础。

加强办学理念创新,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凝练出“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及“责任”的校训,适时提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国际化建设。这些新的发展理念为学校改革发展理清了思路。

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常州大学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充分调动校内资源,加强各校区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了协调统一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建设了以《常州大学章程》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加强各校区的物质文化建设,突出校区特点,挖掘人文特质。根据地理位置、学科、学生的分配,充分利用不同校区间的文化资源,依据各校区专属的文化特质,对校区建筑风格进行定位,对建筑、道路等进行命名,由此彰显文化底蕴。

打造具有高校特点的专属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学校形象。建立起网络、广播、新媒体(微信、微博)整体联动、相互补充的全媒体宣传渠道,加深高校文化品牌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积极打造“常州大学年度人物评选”“一院一品”为代表的文化活动品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不同校区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2)以校庆校友为突破,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庆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丰富多彩的校庆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的校庆活动以学术讲座、文娱活动、校友联谊为主。2018年,常州大学举办了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校庆活动,将此次校庆作为常州大学对外宣传的“名片”,更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新起点”。通过举办院士论坛、建校四十周年发展大会、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学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借校庆的契机,加强各地校友联谊,推进校友会的建设。校友是学校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体现,校友参与校庆可以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校庆是学校向全社会展现发展成果的平台,也是供师生交流感情、供校友追忆往昔的节日。校庆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在校庆文化中,有无形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校史校情,了解学校历经的风雨和取得的成果,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了解优秀校友的杰出事迹,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对于高校而言,教育的目标是百年树人,通过校庆让师生传承先进的知识和思想,从而实现美好的中国梦,所以说校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利用学校在地方的优势,不断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常州大学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立足常州,服务常州,充分发挥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作用。

常州大学加大与地方政府、企业、院校的合作力度,依托常州大學史良法学院的法学学科优势和雄厚师资力量,成立常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常州大学商学院与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签署党建联盟结对共建协议书及征信宣传教育合作备忘录;全国首家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在常州大学成立,将致力于馆校合作、馆院合作、院企合作,协同创新,强强联合。

发挥文化辐射作用,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和对外文化传播。常州大学成功举办“2019年海外华裔暨港澳台大学生——经纬江苏营”“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泰国文化日活动”等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常大师生根据自身专业服务于社会,走进中小学课堂和工厂企业,开展“今创集团-常州大学产教融合(今创班)”项目,与常州格力博公司共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走进湖塘实小花园分校进行诚信教育宣传活动,举办“小学生走进大化学”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大学实验室,体验化学的魅力。

2.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①统一管理的困境无法彻底解决。

首先,多校区高校往往具有校区分散且占地面积大的特点,与传统的单一校区相比,管理难度明显增大。其次,多校区高校的不同校区之间一般空间距离较远,为学校统一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每个校区的文化特性不同,管理方式应当因校区而异,然而管理差异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协调多校区间的统一管理成为影响高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②活动组织的难度有增无减。

多校区高校空间上的距离感,给组织全校性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了较大难度:一方面增加了活动组织的成本,另一方面使活动组织在内容和形式上受到限制。另外,不同校区地域上的隔离,影响了信息的沟通速度和质量,组织活动时经常出现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人员不能按时到位或缺位的现象,影响活动的进程和效果。

③各校区之间缺乏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多校区高校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校区历史、校区人员组成等因素影响,不同校区之间容易产生思想、文化、交流上的隔阂,加之校区间学生性别分布、学习专业等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不同校区间的校园文化虽然呈现了各自的校区特色,但是也影响了校园整体文化的融合。

(2)解决对策。

①强化学校标志系统,统一价值追求。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校园文化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可以通过校徽、校训、校园内建筑风格等建立一定联系,因此通过物质文化的统一性能够加强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②完善统一管理模式,严格制度和纪律。

统一的制度文化是促进多校区管理统一的重要方式。校区文化融合需要制度的支持,多校区一体化管理能够加速各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降低不同校区之间的文化融合难度。校区文化建设并非独立完成,通过制度建设能够达到“1+1>2”的效果,形成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③建设数字化校园,加强多校区信息互联。

多校区高校往往因为空间分布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因此,加强网络平台建设能够有效减少地理位置导致的隔阂。例如,利用VR技术模拟现实校园环境,使师生深刻“触摸”学校各个角落;利用微信、网站等实现学校日常和活动运作的现代化和自动化,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建设数字化校园不仅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还能提高各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程度,促进校园文化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榕,陈伟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认同性的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11(06):44-47.

[2]张育广,黄桂标,张倩怡.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的整合与优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57-59.

[3]赵玺,苟世祥,陆婧.论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27-132.

本文为常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课题(18SZGZ29)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多校区校园文化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谈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多校区办学格局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